新时代如何改革和创新国企监管工作
2018-10-14宋建明
宋建明
摘要:新时代要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国企的监管工作,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要之举,是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保障,是适应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在實际监管工作中,因企业领导者的认识偏差,监督作用难有效发挥,同时由于委托代理链条的长短直接影响监督的有效性和利益的异质性,而且目标导向设置不合理导致了各监督主体无法形成监督合力。针对国有企业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新时代就必须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来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监管工作。
关键词:国企监管;国企改革;监督合力;出资人制度;监督协同机制
新时代要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监管的实践经验,不断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监管工作,有效整合各类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确保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一、搞好国企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以及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对国企和国有资本进行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搞好国有企业监管事关国企改革的成败和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搞好国企监管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要之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搞好对国企的巡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要完善国有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由此可见,搞好国有企业监管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二)搞好国企监管是深入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保障
当前,虽然国企改革正在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断破除影响国有资本服务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但仍存在诸如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健全、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下,企业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切实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保障国企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深化改革。
(三)搞好国企监管是适应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
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方向,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有效推进监管的市场化、法治化和信息化的改革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又高度契合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科学管理要求和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的改革发展目标。
二、当前国企监管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开展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者的管理和控制,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却往往需要直面如何正确处理好企业监督主体与治理主体之间、强化监管和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之间的关系的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一)企业领导者的认识偏差,监督作用难有效发挥
近些年,尽管我国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却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工作。很多国有企业领导者仍固执地存在“只重生产经营,片面强调企业发展的各项经济数据”的思想和认识,错误地认为监督掣肘企业的经营决策、削弱企业经营的自主权,从而对国有企业监督工作存在表面配合、内心反感的敷衍现象,致使企业的监事会成为摆设,职工监督也流于表面。这种“监督不好、监督不了、不知怎么监督”的现象,致使监管工作被动开展、监督作用难有效发挥。
(二)委托代理链条较长,信息易被私利化
由于委托代理链条的长短直接影响监督的有效性和利益的异质性。委托代理链条越长,委托人越难有效地监督代理人。此时,代理人越容易依仗其私人信息为自己牟取私利,其利益的异质性也就越大。国企的委托代理链条中有全体国民、政府及国资委等诸多委托环节,较之政府要长要复杂。在此条件下,国企经营管理者就有许多机会将国企经营管理中的信息私人化。一旦监督不到位、不完善,他们就可能故意扭曲信息,将原本应该公开透明的信息隐蔽化和选择性公布。通过操纵信息进一步用于损害所有者利益而为己肥私,从而偏离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和逃离委托人的有效监督。
(三)目标导向设置不合理,各监督主体尚未形成监督合力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监督中的监督制度设计较为复杂,多头监督现象较突出。在整个国有企业监督治理体系中包括纪检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监事会和企业内部监督等众多监督主体,各种监督手段看似设计周全和严密。但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监督职责不明晰、监督职能混同和重叠、内外部监督机构协调存在障碍,甚至监督政策和监督手段相互制约和冲突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监督效果,致使监督存在漏洞和缺失,最终形成多头监督反而无法有效监督的尴尬局面。近年来,国有企业层出不穷的虚假财务报表、投资经营巨亏、高管贪腐等问题,就是对国有企业多头监督效果的质疑。
三、新时代改革和创新国企监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国有企业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新时代就必须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来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监管工作,重点围绕重大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以及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特别是要对企业内控体系及有效性进行检查,及时反映企业决策和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危及企业国有资产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侵害国有资本权益的问题和事项,着力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明确权责边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国有企业应按照現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明确的出资人制度,缩短委托代理链条,进一步明晰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权责边界,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体制,解决所有者缺位和监督约束机制弱化的问题。股东会、董事会应按照《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等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按规定程序履行职权;经理层应认真落实股东会、董事会所作出的决议,董事和监事应加强对经理层执行决议情况的监督。同时,要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董事会集体决策和董事会管理经理层,切实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二)整合监督力量,构建协同、高效的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出资人即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构建高效、协同的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建立高效顺畅的外部监督协同机制。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创新监督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查核问题,实现监督信息共享。二是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应当建立涵盖各治理主体及审计、纪检监察、巡视、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工作体系,强化对子企业的纵向监督和各业务板块的专业监督。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联动配合,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流程管控的刚性约束,确保内部监督及时、有效。三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外派监事会监督与国资监管工作的深度融合。由国资委监督平台统一协调内外部监督力量,联合布置与实施监督,建立各类监督信息汇总机制,牵头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协调国资委职能部门、企业有关人员参加,实现监督协同。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
(三)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立足我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国企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国企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筛选政治坚定、业务扎实、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优秀人才,加入国有企业监管队伍,不断充实监管力量和提高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