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完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分析

2018-10-13李刚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社会化

李刚

摘 要:我们在很多活动场合,会经常的询问一些孩子家长,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听到这个问题,很多数家长的面目表情很疑惑,很不以为然,每天生活在一起,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呢!当我们继续问大家,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哪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每个阶段,我们的孩子在知、情、意等方面都有什么特征和特性呢?这个时候,家长们马上陷入了沉思,不知如何回答!其实,我们当代年轻的爸爸妈妈们的知识水平都很高,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唯一欠缺的就是科学的育儿方式与方法等系統知识的掌握与途径,为此,我们希望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社会化

一、注重家庭教育,重视婴、幼儿阶段孩子的科学养育

我们始终认为,婴、幼儿阶段是每个孩子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家庭的重要性、父母亲的重要性、监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在孩子的最初社会化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周围有不少年轻的父母们,在这方面都存在或多或较为严重的问题。我的一位近亲,小两口都在医大系统医院临床工作,他们有一个很招人喜爱的小女孩儿,今年刚满四周岁。有一天周末,我到他家敲门后,听见里面有小孩子蹬蹬瞪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门开了,果然是她!我进门后,小女孩和我打完招呼,想跑回房里继续做自己的事,没成想被地上的物品绊倒,小女孩当即很利落的爬了起来,一边拍着自己的衣服,一边苦笑着还带有些“自嘲”的口气嘟囔着“嘿嘿,摔倒了”,可以说,这个小女孩儿能够以如此的方式应对“危机”,真的很了不起了!对于此情此景,作为家长应该怎么作?“宝宝过来,就是这个东西把你绊倒的,下次再跑的时候,最好先看清楚脚下;让爸爸妈妈看看摔到哪了?如果严重我们必须赶快到医院处理下…!”既帮孩子分析了原因,得到了“教训”又让孩子认识了应对身体“伤害”的办法。我还看到过类似的场景,那位爸爸不仅不去关心孩子,而且还大声的斥责道,“告诉你别跑,就是不听”,紧跟那句话更伤孩子的心,“活该”!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仍然继续强调。

通过我们多年来在全国重点省份进行的走访、调研、跟踪,过去包括现在仍然是,我们只强调和重视学龄期孩子的教育与培养(即使是重视,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们在各个成长阶段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我们大家是完完全全可以想象的到)恰恰忽视了,在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艰难过程中,作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建构健康的人格结构的关键时期,这一初级社会化阶段--婴、幼儿阶段孩子的培养。在每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家庭作为孩子社会化过程合格与否的最重要载体之一(四大载体,后面依次为学校、公众传媒、社会(大社会、小社会,大社会指整个国家、民族的主流、信仰、社会道德、规范等,小社会指人所生活与工作的团体(包括朋友圈)的风气、价值观等),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及健全的人格的重任,过去我们每每告诫大家,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我们要更进一步强调这句话,只是这次强调的寓意更加深远,这个“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更加艰巨了!

婴、幼儿阶段,是每个人在成长(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期”。我们坚持认为,培养孩子可不是简单地事情,这是肩负着的一项重大的责任、是一项工程,需要家长付出代价,需要有耐心、细心更需要恒心,而这个阶段恰恰处于学龄前,由社会化的第一重要载体--家庭来承担。

江苏卫视有个《最强大脑》的节目,2012年举办首场所谓的国际赛中,第三轮出场的是12岁的中国男孩“李云龙”,对阵同样是12岁的意大利男孩“安德烈”,当这个李云龙率先抢答完主持人的问题后,突然就手捂额头,当着众多的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失声痛哭起来,眼镜也从鼻梁上掉落下来,嘴里还不停的叨咕着......而同样是12岁的安德烈在比赛中的表现则让人刮目相看,整场比赛表现的很从容,即便是这个李云龙答题速度比自己快得多时,安德烈仍然是不慌不忙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当看到这个李云龙痛哭流涕,安德烈也留下了同情的眼泪,当李云龙最终获胜时,安德烈站起身,走到李云龙的面前送上了大大的拥抱。赛后,安德烈曾对记者说:“我看到他如此的难过就想去拥抱他”。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个“猛将”李云龙如此的“失态”呢?就是因为他自认为答错了一道题!(其实并没有答错)为什么这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此的脆弱呢!这得请我们的家长先从自身上找找原因了!我们的家长不能总是一味的督促孩子每次都要取的好成绩,考多少名次,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毕竟人生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要与挫折和失败相伴,如何教会孩子从挫折和失败中获取什么、得到什么,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具备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而这些品质恰恰是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建构与培养的关键期才能够基本完成的,错过了这个阶段,对于人格修正与性格调整虽然部分可以做到,但是,为此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就好比我们对房子重新装修,为了达到个人居住舒适的要求,就不得不拆改房屋原本的结构一样,虽然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但是,不论是安全风险还是付出的代价都不可避免的需要承担,请记住,有些风险与代价是承担不起的。

前面的那个“李云龙”,他的家庭为了后期培养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通过记者采访还了解到,李云龙的爸爸李勇曾向媒体透露,李云龙从小就有过人的天赋,“儿子是我的骄傲”!他七岁时开始接触魔方,八岁就拿下了WCA(世界魔方组织)比赛儿童组的世界冠军。李云龙最厉害的就是二进制记忆,最好成绩超过了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他爸爸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为达此目的他愿意倾其所有!

如此看来,我们觉得这只是这位望子成龙的父亲的一厢情愿了!当然,我们希望“李云龙”这个孩子后面的路能够走好,但是,我们有理由担心的是,如果“李云龙”这个孩子长此以往依然是这种性格状态,那么,这位爸爸期盼这个孩子今后的成功之路将会非常之艰难!也许会永远的停留在梦想。

二、和谐的家庭是“社会化”的保障

每一个家庭是否和谐,这与家庭成员的社会化程度与水平密切相关,过去,由于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使得人们的社会化水平较低,重要的标志就是-生活的“依附期”③较短,多数人在初中毕业,一部分人在高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任。一般来讲,正常情况下,生活“依附期”的质量,决定着每个个体的社会化水平和程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每个社会成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标志就是“依附期”的延长,而生活“依附期”的延长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要求,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延长自己的生活“依附期”,表现之一就是,当今社会年青一代的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与水平普遍提高,为了提升自己的水平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很多人大學毕业后,有的是专业要求,还要继续深造“考研”、“读博”。

当然了,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家庭而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大家还没有忘却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期的社会状况及发展水平),使得各个家庭内部成员的生活“依附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当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提高了,社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沃土”,具体到每一个家庭,现在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年轻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接受新知识的热情空前的高涨,他们渴望进步、渴望为高质量的生活而努力付出,这些主流汇集成了建设和谐家庭的强大动力与能量!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状我们无法回避和忽视,多元社会的形成,造就了社会上的各种观念、意识,各种势力,各种利益团体为了自己的一些诉求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人们的思维和视线,干扰着家庭的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非常典型的就是,婚姻家庭的危机频现,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社会化进程。

有一位司法界的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十年前,他接手的离婚案件,每年不过二十几件,五年前,达到四、五十件,而今年,头三个月,还赶上春节长假,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件,案件缘由真是五花八门。

这种局面还在继续恶化!但我们最关心的是那些家庭解体后孩子的命运,经过询问这位权威人士,他告诉我们,那些判离的家庭,学龄前儿童占到23.17%。多么触目惊心!多么令人忧虑的数字!

家庭一旦解体,最受伤害的首当其冲就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性格缺陷将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

为此,我们全社会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各级政府一定要始终引领正确方向,主流媒体应该始终准确把握舆论导向,此外,街道、社区应利用扎根基层的优势发挥强有力的补充作用,定期开展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宣讲活动。

一个人的社会化水平,首先关系到家庭成员的社会化水平,一代人的社会化水平,又关系到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几代人的社会化水平,又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盛衰兴亡,关系到国家与民族长远的发展与延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孙非,李振文 .社会心理学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