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2018-10-13何梦莹

青年时代 2018年26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青年核心价值观

何梦莹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演讲、回信和座谈会上都表达了对广大青年的关注和期望,并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自信、红色基因四个方面来说明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是对我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为社会各界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认真研读、充分理解、总体把握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年;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文化自信;红色基因

一、创造性地提出,“扣扣子”理论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进步则社会进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提出了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要尽早抓,“从小”、“从现在”、“从自己”做起,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明确要求:“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对于青年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一要勤学”、“二要修德”、“三要明辨”、“四要笃实”。四点要求明确要求青年人要勤勤恳恳去发扬爱学习的精神,注重加强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在是非对错面前有自己正确的立场和观点,然后要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不搞花架子。

指出了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强调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让我们知道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现实意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是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抓住这个关键养成社会需要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因此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那么接下来的扣子也会跟着错了,所有人生的扣子从以开始就要把它扣好。

二、形象地提出“补钙”“总开关”理论,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对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一)提出了新时期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要求青年做到自觉增强和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树立的人生信念”。当今社会要想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当其冲的是要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共产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矢志不渝的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与青年成长成才的关系,强调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当年社会青年的功利性日趋突出,当前青年人的价值取向主要趋向于“求知热”、“创业热”、“入仕热”,求知热强调的是青年理想信念中的理想色彩;创业热强调的是青年理想信念中的务实色彩;入仕热强调的是青年理想信念中的激越色彩。在这几种价值取向中,青年的功利性趋势日渐突出,在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非常关注并多次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指出,“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三)全面阐释中国梦与青年一代的关系

“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曾多次对中国梦的内涵方向、实现路径世界意义等进行深刻阐述。他强调“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将中国梦做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三、明确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等具体要求,强调党史、国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

(一)明确提出了把党史,国史作为必修课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在学习传承历史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實践及其经验,当作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二)明确提出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要教育引导青年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习近平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

继承”。

因此,广大青年应该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正确的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四、首次提出了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命题,“四个自信”教育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与魂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四个自信”,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重要命题。加强青年群体的“四个自信”教育是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根与魂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此,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缺失文化自信的民族,就如同丢掉了灵魂,难以自立。这既是对文化复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明确要求。

五、全面深化,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主张突出法制和道德教育在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要坚持严格执法。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明确强调,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尊法守法,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方式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党的十八届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通过新兴媒体等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弘扬法治精神,使广大青年养成法治观念和思维方式,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而推动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05(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

[4]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23(2).

[5]習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7]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8]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1).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青年核心价值观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