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评弹的来由及流派

2018-09-28钮惠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流派

钮惠清

摘要:才苏州评弹大约形成(或有正式文字记载)是在明末清初。明朝时期我国情节性艺术(指故事、有情节内容)已经成熟。由于演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出现和发展,就直接影响和推动了苏州评弹的兴起,明代戏曲兴盛,特别是昆曲的兴起,繁荣不仅影响其它戏曲,也影响了说唱艺术。后来昆曲逐渐衰落,各种地方戏曲兴起,用各地方言演唱的地方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青睐,这也促使说唱艺术加速与各地方言的结合。

关键词:苏州评弹;由来;流派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153-01

评弹表演艺术在当初经济发达的苏州,是符合他们欣赏要求的文艺,能反映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所以越来越希望有表演性的通俗文艺来满足他们对表现声色的需求,又由于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唱曲为生的卖唱队伍,这就影响着苏州评弹的形成和发展。

一、评弹艺术的由来

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评话(只说不唱)、苏州弹词(有说有唱),是两个不同曲种的合称。“评话”早在元朝已有记载。当时有句话:“讲论只凭三寸舌,称评天下浅和深。”这就是评话中“评”字的来源,不光是讲故事,还有评论的意思。后来发展为南方的评话和北方的评书。评话和苏州方言相结,就形成了苏州评话。除苏州评话外,还有扬州、南京、杭州等评话。“弹词”最早历史记载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当时曾记载:“优人百戏、渔鼓弹词、声音鼎沸。”弹词流传到江南和苏州方言结合形成苏州弹词,除苏州弹词外还有扬州弹词、长沙弹词、贵州弹词等。

明末就有人将董其昌编为故事以说唱形式来表达。然而以文字记载较多的是说书先生王周士的故事,乾隆41年第四次下江南去玄妙观听王周士说书,并将其请至皇帝下塌行宫——沧浪亭说书,听上瘾,就把他带至北京皇宫御前说书。半年后准其回乡,并封他“七品书王”,并提了“光前裕后”四字。王衣锦回乡后成立了说书先生第一个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即现在第一天门苏州市评弹团团部所在地)。

苏州平话和苏州弹词俗称说书,平话称大书,弹词称小书。评话讲述的故事内容其题材多为战争场面,或是朝代更替,反映面广而大,它可以把几十万人的战争场面描绘的淋漓尽致,所以称大书。而弹词的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描写爱情或好人受害平反昭雪,虽也有反映宫廷斗争的故事,也大多局限在人际关系上,描写细腻,刻画人物生动,故称小书。说书的场合称书场,或称书厅、书苑。到书场为什么不叫“看书”而称“听书”,因为它是一种听觉艺术,是一种以形象思维。

二、评弹艺术的主要流派

评弹主要有马调、徐调、沈薛调、俞调、周调、杨调等;其中马调是评弹艺术中流传最广的一个流派。马调以吟诵为主,音乐性不强,但节奏明快、流畅。经其后辈师承的发展,马调已初步形成体系。如有魏玉卿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而成的魏调,魏玉卿又传子魏含英,他又对魏调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加强了音乐性。马如飞以擅唱《珍珠塔》而闻名,人称“塔王”。

徐调是徐云志所创的流派唱腔。采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创出了“长腔”、“短腔”、“长短腔”、“长长腔”、“变腔”、“新腔”等9种唱腔,丰富了苏州评弹唱腔的表现力。形成了唱腔委婉、节奏舒缓的“徐调”,人称“糯米腔”、“迷魂腔”。

听众称沈俭安的唱腔为沈调,薜筱卿的为薜调。虽然也有并称为沈薜调的错误说法,但是始终这是两个演唱流派。沈、薜调共同的特点是吐字清晰、明快流畅,但由于二人的个性、秉赋及在书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沈俭安嗓音哑糯,行腔委婉,韵味醇厚,而薜筱卿嗓音清脆,吐字锉锵,口角爽利、两种唱腔正好互相映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夏荷生继承“俞调”所创的流派唱腔。夏荷生(1899-1946年),浙江嘉善人。少年时从伯父夏吟道学唱俞调,后从演唱《描金风》、《三笑》名家钱幼卿学艺,出师后声誉胜过乃师。他定音较高,以响弹响唱为特色。演唱时,上半句用假嗓,下半句用真嗓,真假嗓结合十分贴切自然。他演唱的《描金风》有很多创造,人称“描王”。

周调以亲切含蓄、溫文舒缓为特色,结构严谨、节奏平稳、板眼分明、咬字清晰。叙事、表达内容明白晓畅,既充分发挥说唱音乐的吟诵行腔特点,又注重唱腔的音乐性,婉约多姿,稍带鼻腔共鸣,饶有韵味。三弦伴奏,亦显雅逸。

俞秀山(生卒年、出身、籍贯不详。为清嘉庆、道光时人)吸收江南民间音乐,丰富了唱腔旋律而形成的流派。“俞调”立域宽,唱腔包涵了高亢与低沉,委婉与平直,刚劲与柔和,曲调十分优美动听。主要传承人有朱耀笙、朱介生、朱慧珍、江文兰等。开篇《宫怨》为其代表性唱段。

杨调唱时,真假嗓并用,转换自如,音域宽广。常根据感情需要自由行腔,并以跌宕起伏的散板形式和句末顿挫分明的长拖腔,同时,加上速度快、跳跃性强的戏剧效果。其唱腔雄健、豪放、声闳气贯,问有凄切苍凉之处,激情撼荡,感染力较强。其弹唱注重语言因素,吐字清楚,行腔自由,充分显示了弹调音乐的说书性,其唱词一般不受七字句格律的限制,接近白话,通俗易懂、因此其唱腔也灵活自如,力求对内容表达均贴切。

评弹是评话和弹词在流传过程中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相结合的产物,它便于接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又容易反映百姓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容易与老百姓产生共鸣、沟通,如果能说当地发生的故事,那就会使听众感到非常亲切,更容易交流思想感情。

猜你喜欢

流派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试谈赵长卿流派归属
京剧老生表演三要点
浅论二胡音乐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扬剧青衣概说
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与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探讨
三湘大地上的一株艺术奇葩
京剧老旦浅识
ABriefHistoryofLinguisticsbefore18th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