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在此岸,不在彼岸

2018-09-28韦春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菩提

韦春霞

摘要:《坛经》记载慧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文章从世俗百态及人生追求分析《坛经》一书,认为《坛经》所表达出的“向内关照”倾向性十分明显。

关键词:《坛经》;慧能;佛性;贪嗔痴;菩提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8-0001-02

一、前言

《坛经》一书是六祖慧能大师对佛学的参悟。慧能大师是禅宗的第六祖,南宗的创始人。他虽然不识字,但是凭借着对佛学的参悟,得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授予的衣钵,成为了禅宗的第六组。弘忍的弟子神秀没有得到衣钵,于是和慧能结下梁子,慧能南下,潜心修道,遂开创南宗一派。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是我们人生在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尤其是对慧能“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动”观点的批判。我认为这种断章取义的态度不可取,仅凭借这一点就否定佛学经典,甚至斥为迷信的做法不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正是犯了没有从全局把握而对局部锱铢必较的错误,我们虽不是佛教弟子,却可以从佛学经典中了解到佛家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学习对待人世间种种纷繁复杂的现象的人生态度。

佛说: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意思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生老病死的此岸;而永恒存在的,没有生没有死没有痛苦的世界是彼岸。佛家有一句诵经常念的话是:摩诃般若波罗蜜。这句口诀的意思是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以求得从众生皆苦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彼岸。可是被尘世间的各种世相所迷惑的人们有时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却总是陷入苦痛的轮回无法自拔,众生皆苦,不过如此。

二、此岸之相

前面已经解释过此岸是我们生活的世俗世界,这个世俗世界,最不缺的便是五蕴烦恼尘劳。“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总的来说就是尘世间人们最容易受到蒙蔽的所有物质和意识,具体说来无外乎贪、嗔、痴三种最为典型的执迷不悟。

贪悭,指的是迷心对于一切顺心之境的求取无厌。人的欲望没有止境,不知哪里才是个头。古代的人们出行依靠的是马车、船等交通工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现在出行已经有很多方便快捷的选择,公共汽车、大巴、火车、飞机等等。

远古时代的人们以打猎为生,靠着吃生肉便可过活。而以后的人们,不止为了存活,却也追求着味觉上的享受,满汉全席、山珍海味、饕餮盛宴,比比皆是。为了追求穿着上的享受,人们不断地从动物身上剥下它们的皮毛穿到自己身上;为了追求住房的舒适,人们不满足于现状,有了房子便想着换大房子,换了大房子便想着如何装修得华贵;为了追求感官上的满足,有的人甚至会不顾后果地吸食毒品。这种种的现象,都表明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就算是得到了自己追求已久的东西,也想着能一直占有;得到了一点,便想着更多;得到了一时,便想着一世;自己得到了,还想帮着身边的人也得到。无止境的贪欲便会招来苦难。人若放纵性欲,便有患上艾滋病的风险;人若为了感官上的刺激而吸食毒品,便有上瘾叫人欲罢不能的风险;人若贪食,便有生病、发胖的风险;人若为了利益过分榨取自然界,便有生物链断裂、自然秩序破坏而造成天灾接踵而至的风险。人类对于顺心之境的求取无厌,往往会造成苦难,而若是不能正确看待由贪欲遭受的苦难,那又陷入了另一重苦难:嗔恚。

嗔恚,指的是迷心对于一切不顺心的境缘起忿怒嗔恚。遭遇了苦难,一味地自怨自艾,哀叹命运不公,更为严重的是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恶意并疯狂报复的行为。当初神秀为了得到弘忍大师传授的衣钵,整日心心念念坐立难安,得知慧能得到了衣钵之后,便起歹心想将衣钵夺回。神秀认为自己所遭遇的不顺都是由于慧能的存在,所以只要除掉慧能自己就能名正言顺地继承衣钵。他的行为正是犯了嗔恚的错误,所以正是应验了弘忍大师先前对他的评价:没有明心见性。

我又想起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有的人因为蒙受苦难便对无辜的人下手,报复性自杀,恐怖性自焚,毫无道理地去伤害无辜者的生命。自己蒙受苦难,便想将这种苦难转嫁给他人的行为实在是不可取。每个人的人生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谁也没有权利擅自夺走别人的生命。

愚痴,指的是愚迷的癡心,迷于一切境缘而不能觉悟其理事真实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这种愚痴的最好体现。用佛家的话来说,愚痴也是“无明”的一种表现。“无明”指的是智慧未开化,对于一切事物没有分辨能力。这让我想起了《朗读者》里的安娜,安娜是二战中德国纳粹组织俘虏看守营里的一名看守员,二战后她受到裁决。在法庭上,她格格不入,和她同样身份的看守员都在想着怎么让自己脱罪,而她却觉得把她们关起来,不让他们逃跑只是她的工作,并没有错。我想,是因为无知和固执让她在残害了众多性命之后毫无悔过之心。安娜不识字,喜欢听人给她念书,她会因为故事的跌宕起伏而产生情绪波动。但是,除此之外,她就像一个工作机器,工作岗位需要她做什么她便做什么,不去考虑自己的工作意义在哪,只知道执行命令。所以她无视那么多条人命,在哪些俘虏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能毫无同情心地执行命令,直接导致了哪些俘虏丧失生命。这样的无知,也是阻挡人们脱离苦海的一大障碍。

三、彼岸之求

人们意识到自己生存的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时,便想着如何脱离苦难,以寻求不生不灭的永恒世界——彼岸。但是,往往人们在追求达彼岸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误入歧途,非但没有达到,反而陷入另一种苦难中去。

求福不是功德。梁武帝问达摩祖师,自己一生造寺、供僧、布施、设斋,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的回答是,没有功德。慧能说,梁武帝想积累功德,却误把求福当成了功德。慧能认为,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意思就是功德并不在于人们做了多少件好事善事,而仍在于自己内心的修炼,明心见性,佛法自在心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句耳熟能详的句子成为人们心中的真理,人们认为只要行好事、做善事,便会获得好运、有福报,于是才去做善事。这样的行为,是以获得福报为前提而去行善,目的不纯,是功利性的。所以,一旦人们觉得自己行善也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那种心中的愤恨便如滔天的焰火如何也压制不下去。

形式的局限不是求取佛法的阻碍。慧能在遭到追击的时候跑到了屠户的家中避难,在吃饭的时候,慧能将白菜放到肉锅边煮,他说“但吃肉边菜”。佛教认为杀生会给自己造下业债,严格来说慧能并没有遵守清规戒律,他吃的菜里还有肉汤。但我认为,在当时的慧能寄人篱下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实属不得已,不必過分追究。修道悟道,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影响。

另外,慧能不能识字,他说难道自己不识字就不能悟到佛法真谛吗?这无疑是对众多修道之人的当头棒喝,文字确是求得佛法的重要工具,但是若是被文字局限,便又生执念。

四、不二菩提

此岸和彼岸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抛却对这两者的错误认知,修身养性,达到不二境界,烦恼即菩提,即得佛法真谛。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思是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佛法的目的在于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慧能还说,“众生的心本无所往,因外境与根身相接触,于是随境生心动念,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境,即佛土净”。佛法的修道,讲求的是向内心观照,拨开笼罩在我们身上的五蕴、六尘迷雾。

戒、定、慧,此三者,是对贪、嗔、痴的修正。有了贪欲,不能放纵,要“戒”;有了嗔念,要“定”,切记不要暴躁;若是愚痴,则要“慧”,要多读书以明智开化。于是我们便可参照这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反省自己,平时是不是贪玩不学习?是不是容易为了一点点小事就暴躁不已?是不是读了些书就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便骄傲自满?

不要逃避苦难,要与苦难共存。人生在世,苦难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人的降生,便给母亲带来生育之苦;人的成长,便给父母带来抚育之苦;人要在外求学,便给父母带来离别之苦;人若是生病或者死去,不仅有肉体上的痛苦,也让身边的人痛苦……种种一切苦,我们是逃不开的,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如果我们一味地逃避痛苦,没有认清现实,那么真相来临的那一刻我们便会面临崩溃。既然我们的身体无法脱离世界而存在,那么去考虑不切实际的事情,与社会完全割裂的行为就是不正确的。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心经》的时候老师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的人,觉得生活在世俗世界太苦了,便要遁入空门,出家以寻求心理安慰。我记得老师当时的话是,佛门并不是接纳“残疾人”的地方,那人心中有苦,无论到了何处都是苦。

求同存异,心存包容。我们生活的世上,有将近70亿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性格、不同环境、不同历史,这种种的差异决定了世界是多样性的而不是统一性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认同我们的价值观。比如说,有的人喜欢吃香菜有的人不喜欢香菜,我们不能依据自己的喜好而将别人看成异类,喜好问题只是自身的习惯,纠结于此,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真心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要对过去犯下的错表示真诚忏悔,洗清业债。只有识得过错,我们才能提醒自己有所不为。

五、结语

总之,佛法的求觅须得向自己的内心观照,不断审视自己。般若不在别处,就在自己心中,不必遁入空门求取佛法,不必执着与是否得到菩提。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猜你喜欢

菩提
青丘
惊蛰
无题(2)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南山公园谒尼泊尔佛陀堂
菩提之心
白玉菩提和菩提根有什么区别?
千眼菩提
千眼菩提
再一次写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