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写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8-09-28尹文雯
○尹文雯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爱写”的国家,夏代开始的青铜艺术,开启了汉字美的历程,自从有了汉字,我们就用它来表示我们所有的情绪与感怀——先秦的孔孟之道,开启了我国的传统哲思;从楚汉浪漫主义作品,我们打开了对象化的精神世界;从魏晋玄学的潇洒飘逸,我们发现了诗的自觉;从佛陀世容的教诲,我们走进了佛教典籍;从盛唐之文,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盛世——文化融合、音乐和美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宋元词曲,我们明晰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从明清跌宕的小说,我们卷入了与正统古典主义相抗衡的浪漫主义的洪流,再到现当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我们一直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着,我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语言彰显情感,“写”一直是我们记录生活、观照世界的方式,而“怎样写”是我们所有人穷其一生所要追寻的答案。
在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会写”的人才一直是“退而求其次”的目标,大家普遍对高校的写作教学有着很大的误区,认为大学之前的求学阶段,一直在写作文,所以没有必要研究会不会写,怎么写,因为一直都在写,所以高校的写作教学还一直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很多理论家和学者毕生致力于写作论和创作论的理论创新和研究,很多的作家和写作爱好者一直在写作的路上艰难前行,纷纷创作出一批批优秀的作品,但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至关重要的中间环节——写作教学却往往被冷落。因此,审视当代写作教学的现状和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为什么写”——写作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为什么写”是写作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写作主体的创作意图和感情表达的动因,只有有了写作动机,接下来的写作过程才能发展下去,直至写作的终结。写作主体“为什么写”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写作教学“为什么”的问题,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问题。
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培养一批有创意、有理想、勇于抒发、会写、能写”的人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在制定这样理想的目标时,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十几年的传统应试教育对于写作的影响。在从小学到高中的传统写作教育中,学生们目标从来都是“考试”“得高分”,一篇文章的高下之分,是靠分数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的课堂上坐的都是“为考试而写”的学生们,而我们的“能写、会写”的目标定的显然有些脱节,要实现这一目标,很明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会写、能写”是完全建立在写作主体有创作意愿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是面对一群有创作意愿和表达意愿的学生,来与他们探讨怎样能够完善其作品,正如在一个良好的地基上盖出巍峨的高楼来。但是现实并未如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灾后重建”,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把写作的目标转化为“想写、愿写”看起来更为实际一些,这样的定位看起来“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但是确实是最符合我们的教育实际的,与其好高骛远的长远计划,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一些实在的努力。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素质教育是今后教育改革的核心,而写作正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有创意、有新意、有真情实感的实践活动。它会向社会提供一种昂扬向上、新颖的精神产品,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正如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中说:“所有的写作都是创造性的。”①创造性和创新精神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主旨所在,而这种创造性其实我们天生具有,只不过在漫长的求学生涯和考试的重压下已经慢慢减退了。记得有一天,我的孩子盖着晒过的被子对我说:“妈妈,被子有太阳的味道!”这种充满了童真的创造性是一个8岁的孩子所具有的,但这种童真和童心却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消失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课堂上的学生们寻回“初心”,找回“童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核。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写作也被裹挟到滚滚洪流之中,于是网络文学等多媒体写作应运而生。从以前的纸质媒介的兴起到一部分功能被网络阅读所取代,我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直接导致了写作方式的变迁,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家,比如炙手可热的《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等,这一类大IP的出现,使得写作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写作可以作为一种产业化的商品而带来经济利益。在高校的写作教学中,不能故步自封地一直绕着传统文学创作兜圈子,更应该将目光放得长远,以“兼容并包”之心对待每一个创作类型的写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乐于写、愿意写”的创新精神,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写作的动因问题,写过过程才能得以顺理成章的进行,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二、“怎样写”——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开放与创新
在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语文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每天都有语文课,讲授作文的课时数更是占到了语文课时数的一半,可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写作课时被大大地缩减了。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中文系的基础写作课仅有72学时,大约占大学总学时数的1/20,这样一个比重显然是很低的。美国著名学者E.D小赫尔斯明确指出:“写作在大中学校的学科中应有自己的地位,它不是另一个学科的某一部分,而本身就是实践性知识的一派分脉。”②在以前的大学校园中,阅读和写作的社团作为主力军占据着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半壁江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量与科技、电讯、艺术、动漫等相关的社团吸引了大学生的目光,写作更是被边缘化了,几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大学生课外写作热情的减退、写作动力不足已经成了提升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制约因素。
写作不仅仅是一个创作过程,更是写作主体的综合呈现,将自己的情感、学识、内心、素养等等凝结成一部作品,“将自己的自由理想、生命智慧物态化、凝晶化到文本中去,使读者不断地通过文本阅读拓展自己的心理结构、完善自身的生存智慧,更新个体的写作价值需求,体现和完善人的自由本质”③。小说家张承志说:“写作有时候就是映照自己的一面镜子,如果你借着这面镜子,看不见自己,看不出自己的精神指向,那么,你的写作,无非是堆砌了一点文字而已。”所以创作的过程不仅仅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而是创作主体对于世界的感知反向呈现,大凡卓越的作品,都不是单纯地堆砌华丽的辞藻,都是以个性和人性书写的,是自我意识觉醒和提升之后完成的,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这里说的就是一个审美活动的问题,写作和文学都是对于生活的观照,没有了这种因人而异的观照,生活也将毫无色彩,这种“因人而彰”就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凸显,只有强调和培养这种主体意识,才能够真正做到“美,因人而彰”。只有将这样的思想贯穿到教育的始终,才能真正培养“乐于写、善于写”的写作人才。
说起教学方式的创新,写作教学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写作早已从过去的“一支笔、一块黑板”模式发展到了全方位、离题的展示,写作教学方式的创新从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扬弃,过去全凭教师一张嘴讲授写作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写作教学方式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向现在的“开放式”教学转变,现在写作教学方式是开放性的,以前培养的是一项基本能力,而当今的写作教学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不仅仅要作为一种技能,而应该是一种必备的、有创造性的能力,写作也不仅仅作为一种“方式”,而应该是一种“习得性的行为”,是一种惯性。我们当今的写作课堂,不应该是教师单纯的知识灌输,而应该在师生的交流中迸发出灵感、碰撞出火花,甚至应该产生“写作虹吸效应”,师生在平等的交流中将阅读的“整体化”“碎片化”整合起来,互相吸收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整理、融合,整合成比以前的知识更为强大的知识体系和灵感来源,这种互动的交流是整个写作过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一步。
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师生比例随之加大,写作课堂只能拘泥于大课堂的讲授中。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开始寻求最为理想的状态,于是,从国外开始,“工坊式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起源于国外的创意写作教学,是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研讨学生作品为主,其交流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如何发展学生的创作个性而展开。写作教学采取小班额的交流模式,师生以平等的关系沟通交流,从而寻求写作的灵感和动机,激发写作的潜能。
要打破写作的课堂局限性和狭隘性,我们的所有学科都是写作的对象,所有的生活都是写作灵感的源泉,除了课堂上的工坊式教学,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写作动力,如“家庭工坊式”教学。原生家庭是一个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的根本,如果家庭生活中可以融入写作的元素,那将写作培养成一种“习得性行为”就变得很容易了,我们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学校——家庭——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机制,父母与学生共同阅读、共同写作,互相促进,达到家校结合的最为理想的状态。
传统的写作教学一向“重理论传授,轻实践训练”,这是高等教育中写作教学的一大痼疾,我们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已经提升了对于写作的训练,但加大了比重的写作训练的成效也不是十分显著。这是因为现在的写作教育“重写作训练,轻精神养成”。这也已经成为写作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只有不断通过“工坊式教学”“家庭工坊式教学”等全新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动力,“精神养成”与“写作训练”并行不悖,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三、“写什么”——写作主体与载体的进步与融合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中,老师教,学生写是惯常的方式,学生们阅读的手段也是极为有限的,纸质媒体的局限性依然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众多新兴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人们的阅读便捷化,随时随地都可以掏出手机来尽心阅读。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的出现冲击了纸质媒体,这种轻便的阅读方式也逐步取代年轻人对纸质媒体的热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阅读的碎片化,纸质媒体的经典化阅读被逐步解构了,所以现在“回归经典阅读”的呼声越来越高。
阅读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写作方式的变革,并随之而来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即新媒体写作。互联网的发展为写作提供了高效的写作、传播平台,人人都是写手,人人都是作家,并且阅读网文的付费模式也激发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的创作热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们也对于网络文学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在笔者执教的学校,提起网络文学,学生们经常滔滔不绝,有数不清的阅读体验和创作灵感,如唐家三少、江南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阅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新媒体写作也应运而生并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写作方式。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更是把微写作融入其中,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写作学界对这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手随心动的小型写作展开探讨。我们似乎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从这种短小精悍的微写作练起,让学生的习作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为传播载体,这是一种短小精悍、具体而微的写作形式。微写作微在篇幅上、精在意蕴上,能在有限的字数上传递出无限的内涵,表达出广阔的思维空间,释放出强大的感染力,从而可以迅速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写作方式微写作,对于接受新鲜事物极为迅速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一种写作训练的捷径。
30年前,叶圣陶就曾指出:“作文课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高校写作课教学更是应培养学生增强自我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传统的写作中,这种写作成功的喜悦学生们很少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们写作的成就感和喜悦基本也就局限于作文卷子上的高分,从而导致学生写作丧失真情实感,一提到写作就是空想,丧失了对于周围生活的灵动感悟,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写作失去了兴趣,而微写作以其篇幅的短小性、情感的真实性、表达的即时性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当代的多媒体微写作以其即兴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打破了写作的时空限制,使写作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写作内容也变得丰富多彩,不仅仅靠以往的虚构和想象,身边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这种极为自由的创作模式使得写作的主动权重新回到了学生的手中。看着自己的文字迅速传播和点击量的急速上升,使得学生们能够真切体会到写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其写作热情,下一步的写作过程得以自然而然的发生。
四、“写成什么”——测评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写作测评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创作热情,以往的测评机制都是凭借一次考试的文章做评断,这样的测评机制就是使学生一直在“被动作文”,仅凭这样的测评机制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属勉为其难,所以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测评机制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的测评首先应该树立以“发表”为核心的测评理念,这里的发表,不仅仅是指在纸质媒体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同样指学生在网站上、公众号上、班级群等媒介中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学生社团、班级刊物,只要一经录用,就相应给予奖励评分,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这种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作品,弱化学生的写作理论掌握水平的方式比以前的测评方式更能够凸显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往的测评机制一直都是以考试的卷子为准,平时的积累和修改则被冷落,但是本着“一文多作”和“少做多改”的方式,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作文做不同的修改和文体的尝试,对于整个修改的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分,作为期末成绩的参考。这样的测评方式,更能够将整个修改的过程贯穿到写作的始终,使学生从创意到写作再到修改,每一个写作要素都能纳入到测评体系当中,对于学生的创作行为有一个总体的、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
在漫长的写作长河中,有时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犹如涓涓细流,不易察觉;有时我们的变革却是石破天惊的,比如新媒体的出现,迅速改变了阅读和写作的格局,而高校写作教学的改革应该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进行强有力的、颠覆性的改革,迅速适应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时代在奔跑,我们也要在这个跑道上极速而行,才可以领略到别样的风景,也更能够带动学生,既体会到终点的成功喜悦,也可以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
①[美]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M],章熊,章学谆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83页。
②刘锡庆《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③白嶷岐,张学军《写作智慧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