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变化及其教学启示

2018-09-27吴海茵

赢未来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道德与法治

吴海茵

摘要:通过对两版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新版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相较于《思想品德》的改善之处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教学启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研究;教学启示

一、《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变化

(一)《道德与法治》的改善之处

根据新时期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形势和要求,《道德与法治》对《思想品德》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有相同之处。两版教科书都体现了生活德育课程理念。两版教科书作为在新世纪出版和投入使用的德育教科书,在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内容上删简了繁难、抽象的部分,呈现上力求保持逻辑性、结构性的同时追求设计活泼新颖,强调与学生的生活、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密切联系。但《道德与法治》也有许多变化。

首先,从编写依据来看,《道德与法治》不仅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编写,是依据新时代新要求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等要求的背景下编写的,在编写理念上也体现出以上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渗透和强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也及时反映出了时代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其次,从内容设置来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增加和强化了刚升入中学时代的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内容,如人生理想教育内容、人际交往内容、生命教育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地体现最新版课程标准的精神,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坚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课程原则。删减和弱化了不符合学生年龄层次、过于幼稚化和灌输教育痕迹强的内容,如删去《思想品德》中“探索世界的奥妙”的内容,替换成“学习点亮生命”内容,提高内容的理论层次;强调在对社会价值矛盾相冲突的情境问题中去思考学习,如删去《思想品德》中直接灌输教育的“培养高雅情操”等休闲教育内容,替换成对贫乏与充盈的生命现象思考中认识到充盈生命的需要、在体验美好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正能量情感需求等内容,提高内容的理论难度和深度。

最后,从结构与呈现方式来看,《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一步优化了《思想品德》教科书在活动设计、案例选择、插图设计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呈现方式。活动设计类型多样,案例选择直面学生成长问题、社会价值冲突等,语言风格凸显美感和可诵性,总体上呈现方式也较好地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道德与法治》存在的问题

与《思想品德》相比,《道德与法治》为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在内容设置和呈现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内容。如根据笔者授课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经历,在学生刚进初中,对自身评价还没有具备客观完整的能力情况下,就在第一课设置《少年有梦》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比较“遥远”,而还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联系,其中的关联容易走向直接灌输的反道德现象,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教科书内容。另外,为了强化课程改革理念,提倡活动情境等学习方式,较于《思想品德》设计了大量的探究与分享活动,这对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深入研究文本、在活动选择中有所选择的要求。

总的来说,新版教科书有许多亮点,也有各种不足。正因为如此,所以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使用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等能力。

二、教学启示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新版教科书在内容和结构呈现方式上的变化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在备课中重视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读

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资源和工具。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逐渐转变了“教材观”,由以前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但是改变“照本宣科”的现象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教科书,而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更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前提工作。然而现实中,仍存在有教师不重视备课、不重视研读和利用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文本的现象。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数据显示[1],有23.1%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的帮助,有30.8%的教师认为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可以不需要用到教科书。而根据笔者在新教科书教学实践中教研和观察的情况来看,由于《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初步的投入使用,教师参考书和相关配套资料都缺乏,许多教师习惯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或者过度依赖集体备课,缺乏自己独立备课、亲自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研读的经验。这样的“高效率”做法貌似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但是却难以准确传达新版教科书《道德与法治》的改革理念和核心内容。

因此,本文提出重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研读的建议。教师需要认识到新版课程标准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变化,才能在教学中意识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开展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研读工作,需要教师“减少本位意识”,理解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调整背后的背景和意义,提高研读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对教科书内容的浅显化解读和处理,而是结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深层次地理解和处理教科书内容。

(二)在教学中重视对教科书文本资源的挖掘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提供了许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范例。重视挖掘和利用教科书资源不是简单地重复,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对教科书内容已经有所了解,要求教师对教科书的文本资源进行创造性使用。

注重挖掘教科书内容的主题脉络和蕴含价值。由于《道德與法治》教科书采用的也是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相统一的设计方式,内容主题具有明显综合性,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生命成长,勾勒出整个学期教学内容的结构,从结构中强化内容的联系。此外,在每个内容主题的处理上,都需要思考其背后蕴含或渗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法治教育等价值,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提高教学实效性。

提高开展活动课堂设计和教学能力,于活动中进行德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设置了大量精心筛选的活动场景和案例材料,需要教师意识到活动栏目不再是“正文文本的辅助”,而是具有引导学生生成“道德知识”功能和地位的设计。因此,教师对其功能和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针对不同类型的栏目活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活动的选择有所取舍,精选其中贴近学生生活且具有讨论和思辨价值的问题,但也要注意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进行替换;强化活动教学设计的意识,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实质的前提下,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收集情境材料,设置情境问题,开展探究活动。

重视色彩、插图等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于美育中进行德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插图数量的增加肯定了图文并茂对于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教师需要重视丰富插图呈现的多样性,充分发挥“美育具有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2];准确分析《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插图功能和类型,有必要的话激活插图的静态画面,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动态材料,甚至拍摄学生的校园生活片段实现文本资源到教学资源的转换,弥补教科书插图仍有脱离学生生活的不足。

(三)在备课和教学中树立开放性的课程资源观

《道德与法治》对原《思想品德》教科书的修订和完善,体现出教科书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时代特征”,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并与学科发展、时代发展密切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科书内容的稳定性和发展性这一关系,在对教科书的使用上树立开放性的课程资源观。首先,重视教科书文本资源不意味着“唯本”式的照搬文本,相反需要树立开放性的教科书资源观念,不断学习和吸收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本学科理论的最新成果[3],调整和充实《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联系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资源,不仅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题材和案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还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为本,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准确把握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最后,联系社会的时事热点,扩充课程资源,以社会发展作为课堂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感受与社会发生着的联系。《道德与法治》增加“运用你的经验”和“拓展空间”等栏目,为教学面向学生经验开放、面向社会实践活动开放提供了土壤和平台,教师应该注重对其利用和发展。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科书的工具性质已经由“教材”转换成“学材”,也就是说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的引导上。

关注学生,对学生有效阅读教科书案例、插图等内容进行有效指导。《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在整体上给人印象是眼前一亮,内容上贴近生活,形式上印刷精美,符合七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认知需要。学生领到教科书后也通常会自主翻阅其中的故事案例和插图等内容。但是由于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漫无目的和容易受表层经验影响,其对教科书的素材理解仍不够深刻。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教科书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疑惑点,有針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与学生在课外的交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重视对学生阅读教科书导语设计的指导,发挥导入的引领作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课题导语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相比于《思想品德》的导入方式更具有经典性和思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此外,《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没有像《思想品德》一样设计课程导语,这是新版教科书在较短时间内出版带来的弊端,但这并不代表着课程导入的不重要。这就教师需要在七年级开学第一课上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整体内容建构和学习方法指导。

重视课前读书,发挥《道德与法治》教科书语言表达的可诵性优点。《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另外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取消了原《思想品德》在辅助文的“名言警句”栏目设置,转变成在正文内容表达上引用经典的诗句或民俗谚语。这样的呈现方式转变启示着教师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读书法运用到体验式、探究活动式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育人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道德情感。

(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教科书的更新,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4]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政府、学校定期举行的针对新版教科书培训活动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这些外在的因素的内化还有赖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学习和反思。同时,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更是要求教师不能再仅限于增强对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如心理卫生常识、法治素养等,还要注重非本专业的素养提升。尤其地,《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大篇幅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给教师对教科书解读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教师需要自觉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适应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对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榜样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菲菲.初中教师教科书解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解读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6.

[2]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61.

[3] 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7.

[4] 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20.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