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效果评价
2018-09-27刘红平
刘红平
(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金昌 737100)
小儿脑性瘫痪俗称小儿脑瘫。此病主要是由患儿存在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听觉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
相关的文献指出,用运动疗法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1]。在本次研究中,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联用运动疗法和针刺疗法对43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中选取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患儿。试验组患儿中有男21例,女22例;其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3.0±1.1)岁。参照组患儿中有男20例,女23例;其年龄为0.5~5岁,平均年龄(2.7±0.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为参照组患儿应用运动疗法(包括Vojta疗法、Bobath疗法、运动神经发育疗法和上田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进行Vojta治疗。对患儿进行七项姿势监测,根据其实际情况协助其进行反射性腹爬训练和反射性翻身训练。2)进行Bobath治疗。采用反射性抑制手法、反射性促通手法、叩击关键点法等3种手法对患儿进行治疗。3)进行运动神经发育治疗。采用诱导特殊运动及反射活动、刺激皮肤等方式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正常。4)进行上田治疗。采用颈部法、肩-骨盆法、上肢法、肩胛带法和下制法等方法刺激患儿的肌肉和神经[2]。5)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1小时,连续治疗3~4个月。在进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对试验组患儿进行针刺治疗。方法是:1)进行头针治疗。对于四肢瘫痪的患儿,应以其两侧运动区、运动前区作为主要的针刺治疗区域。对于智力低下、存在精神障碍的患儿,应选取四神聪穴、额五针穴、颞三针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视力障碍、语言障碍的患儿,应选取布洛德曼1区、2区及3区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要区域。对于存在肢体平衡失调症状的患儿,应选取锥体区、平衡区、制痫区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要区域。使用捻转法对患儿进行针刺治疗(捻转的频率为180转/min),每次捻针5min,共捻针3次。在得气后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15d)。2)进行体针治疗。对于上肢瘫痪的患儿,选取合谷穴、肩髃穴、外关穴、曲池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下肢瘫痪的患儿,选取悬钟穴、环跳穴、阳陵泉穴、伏兔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剪刀步症状的患儿,选取风市穴、髀关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流涎症状的患儿,选取地仓透颊车穴、廉泉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膝反张症状的患儿,选取委中穴、承扶穴、承山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尖足症状的患儿,选取昆仑穴、解溪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腰膝酸软症状的患儿,选取腰阳关穴、肾俞穴作为对其进行针刺治疗的主穴。在进针时需要做到快、稳、准。在有针感后,将毫针取出。每2d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应间隔15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运动功能的评分。采用自制的运动功能评价表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运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参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76.74%(33/43)〕,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患儿运动功能的评分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3 48.1±1.9 69.1±2.2参照组 43 32.6±2.6 52.5±2.1 t值 31.5629 35.1908 P值 0.0000 0.0000
3 讨论
近年来,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此病是导致小儿发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运动治疗是指通过协助患儿进行一系列的肢体恢复训练的方式刺激其运动功能的恢复[3]。有研究指出,联用运动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有效地改善患儿大脑皮质缺血的情况,唤醒其处于休眠状态的脑神经细胞,提高其脑组织的摄氧能力,促进其脑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4]。李华伟、马丙祥、琚玮等[5]的研究结果证实,联用运动疗法和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其运动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儿。
综上所述,用运动疗法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