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出快乐 “戏”出思维

2018-09-26李雪琼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游戏初中数学

李雪琼

[摘 要] 在七年级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趣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能提升数学学习整体效率,为打造高效化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基于此,笔者对七年级数学游戏的设计与运用进行了探索,希望达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学游戏;初中数学;七年级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玩依然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学时可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游戏活动,这样既有助于活化课堂,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游戏正是这样一种结合了数学知识大众化特点的益智娱乐活动. 这一概念的界定,首先明确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游戏活动,但其中也有数学问题的存在. 所以,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不能缺少娱乐性. 数学游戏活动能够和当前学段学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同时符合其认知特征,所以既能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保障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恰当地引入数学游戏,必然可以显著地提升教学实效.

利用游戏,让课堂导入“趣味化”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一些“儿歌化”的游戏进行激趣导入,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1 七年级起始课教学片段.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儿一个游戏. 这个游戏也许你们小时候都玩过.

生(齐):什么游戏啊?(学生们充满了惊喜和好奇)

师: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青蛙跳水”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咕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咕咚咕咚”跳下水……我点谁的名字,那个人就需要站起来继续往下说. 老师想看看你们能数到第几只青蛙.

游戏点评 借助学生们都比较熟悉的儿歌类游戏,能在起始课的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途径之一.

利用游戏,让概念引入“生动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概念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但是针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往往枯燥且乏味,所以教师可以在引入环节为学生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这样必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案例2 “无理数”教学片段.

教师首先拿出一个骰子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

生1:骰子呀.

师:哪些活动会用到骰子呢?

生2:打麻将的时候.

师:还有其他时候吗?

生3:下飞行棋的时候,用骰子扔到几,就可以前行几步.

师:(充满神秘感的解释)实际上,骰子还有一种我们想不到的用途,这一点和我们的数学知识相关. 借助骰子可以产生新的数,我们先找两个同学走上讲台,一个同学掷骰子,一个同学将掷出的数字填写在小数点的后面,每投一次就写一个.

很快,黑板上就出现了数字“0.544847561…”进行十次之后,教师让同学们停了下来,继续提问.

师:如果我们继续投骰子,继续写数字,这个数字能写完吗?

生4:如果继续扔的话,应该还可以写下去.

师:是的,如果一直不停地扔,那这个小数就永远……

生5:写不完.

师:现在大家再看一下黑板上的这个数字,如果这样永远地写下去,是不是存在规律呢?

生6:没有规律,因为骰子扔出的数字是没有规律的.

师:像这种可以永远写下去又没有规律的数,我们称为“无理数”. (板书课题)

游戏点评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游戏,既充满趣味性,又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提升. 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知识和概念形成了具象化感知,保证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游戏,让铺垫新知“渗透化”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学习必然建构于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 所以,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适当增加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以带领学生发现新知.

案例3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向大家展示一个充满魔幻的游戏——“猜猜我的心”.

生1:啊?是要玩读心术吗?老师有这么厉害吗?

师:大家可以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一个数字,然后按照我的步骤往下计算. 先与5相加,把得到的和乘2,之后再加4,再除以2,最后将所获得的结果减去你心中所想的那个数字. 大家有没有计算出结果呢?

生2:老师,你知道我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吗?

师:是7.

生2:(非常惊讶地提问)这个数字是我想出来的,你都不知道是多少,怎么能知道答案呢?

生3:老師,那我的呢?我想你一定会猜错.

师:也是7.

生4:这道题是不是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都是7?不会这么巧吧?

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了. 那么,我们就根据具体的步骤来展开研究吧. 这道题涉及运算流程,我首先假定你们心中所想的数字为x,接下来你们就先尝试演算刚才的计算流程……

游戏点评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在课堂中段分散,如果此时将新知教学和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进行有机结合,就能既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地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一做法必然能为新知的引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利用游戏,让数学探究“无形化”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理念,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探究是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就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来看,数学探究大都被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安插在某个教学环节. 实际上,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其应当是充满探究性的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游戏,使数学探究过程“无形化”.

案例4 “同类项”教学片段.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为学生准备了一部分硬币,其面值分别为1角、5角和1元,同时开展数硬币的游戏.

师:谁来帮老师数数这里有多少钱?大家比赛一下,看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这一游戏的提出,迅速激活了课堂氛围,学生们纷纷表示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第一个学生采用了直接数的方式,一个一个地拿出来,一个一个地累加.

师:看来你的加法运算学习得非常好. 不过这种方法是不是过于辛苦、过于烦琐了?

第二个学生将硬币按其面值分别堆放在一起,10个1角的放在一起,2个5角的叠在一起……

教师对这种方法予以肯定:这个学生不但对硬币进行了分类,还结合了之前所学习的凑整数的方法.

第三个学生是对所有的硬币进行分类,每种面值堆放在一起之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总面值.

师:这种方法也非常有效,它是不是和我们语文中所学习的“物以类聚”有些类似呢?大家可以评判一下谁的方法最好. 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经过交流和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最后一个学生的方法最有效、最便捷.

此时,教师顺势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点:在数学中,针对整式的分类,有一种和上述方法相类似的方法,那就是同类项.

此时学生们才充分领悟到,原来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存在着这样紧密的关联.

游戏点评 事实上,数学知识本就源自现实生活,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日后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这一点,使其可以有效地把握知识的源头.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必然可以感悟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游戏是七年级学生比较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爱好,为其精心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这样既能将教材知识融入其中,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既是对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和精心设计,也能使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充分激活数学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由此,才可以真正凸显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功能.

猜你喜欢

七年级数学游戏初中数学
浅谈七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设计(片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