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
2018-09-25姜海波
姜海波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身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的英语知识,更应该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恰当的德育滲透,帮助处在青少年的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将来做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德育培养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所以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空泛的说教,而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贯穿其内,渗透其中,巧妙结合,有的放矢。在教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外语交际活动,通过英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及日常交际能力,还要促进学生的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取得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德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日益文明,初中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某年重庆市英语中考作文埃及千年神庙惊现“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中文涂鸦,一个网民将当场拍下的照片上传微博,微博一天内就被转发超过7万次,引发网络热议。这一举动让国人蒙羞,也体现了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现在的德育工作大多缺少具体,呼吁学生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忽视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如何从我做起,如何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味的强调道德高度却没有注重细节。结果就是,现在的学生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会感到迷惑,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道德指引。正所谓成才要先成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好的行为习惯。初中英语教学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因此,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有人说,教英语就是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英语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 同样担负着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教材,让学生们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运用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便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在教学改革的趋势下,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 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德育环境。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快乐的学习,创造诚实、宽容、助人、合作、勇气一系列民主氛围。教学中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共同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更多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 感情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身正为范,教师起到榜样带头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形成起到正面影响。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老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的定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英语老师作为学生在校时间陪伴较长的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穿着得体,对学生审美观的建立起到积极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挖掘英语教材中丰富的德育资源。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
1.运用英语的日常用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初中英语课本里的日常用语,大多是选自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用语,它们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美、道德美。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Excuse me. ”“ Thanks a lot.”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这些礼貌用语,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学生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个人交往的水平和能力。
2.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2中会讲到明十三陵, 应该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利用百度搜索明十三陵的相关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历史,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可以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时机,恰当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达到教学和德育的完美结合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4-25
[2]朱洪秋著 《中小学德育管理操作实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6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