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完善对策
2018-09-25杨峰潘彤光
杨峰 潘彤光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以及校园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学校中的人员数量有了质的飞跃,火灾发生可能性也呈现升高趋势。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已经有了明确重视,但仍存在一定弊端,影响了消防的全面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研究了目前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完善对策。
关键词:消防安全;高校管理;完善对策
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在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消防问题逐渐显露。由于建校年限影响,部分老旧社区和校区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基础薄弱,火灾隐患较大[1]。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若发生火灾会产生明显社会影响。且由于校内人员分布较密集,火灾所致人员财务及生命安全损伤程度较大。本文以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为切入点,研究了目前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及完善对策。
一、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特点
(一)宿舍隐患较大
相对于教学楼和食堂等建筑而言,高校宿舍相对发生火灾的几率较高,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明。首先,部分学生在宿舍内吸烟和使用酒精炉、蜡烛之类的物品,用火不当导致火灾;其次,老旧宿舍楼的电线老化,容易在使用时产生线路火花引发火灾[2];最后,随着学生对生活要求的不断升高以及各类电器的升级,除了充电器、台灯之类的常见小功率电器外,学生可能违背宿舍管理规定擅自使用吹风机、热得快、电磁炉等大功率电器,并未考虑到宿舍用电荷载能力而引发火灾。
(二)疏散难度较高
目前我国高校在宿舍规划上大多为四名、六名、八名学生住一间,一幢宿舍楼分为多层,每层有十几间宿舍,以走廊区分。一旦发生火灾,人群的疏散速度较慢,容易发生踩踏之类的群体性事故。在高校教学楼中,各类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院系活动之类的群体性活动较频繁,由于逃生技能及消防知识上的欠缺性,一旦发生火灾,密集的人群流动速度较慢,易产生场面混乱情况。
(三)社会影响面广
由于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从社会层面来看,一旦高校发生火灾会直接导致学生家长对高校管理上的质疑,引发各界媒体及社会各层次的关注,无形中给予高校较大压力。且随着我国高校对外交流活动程度的不断加大,外国留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发生火灾后负面信息向国外流通的速度较快,易引发国际上的不良影响。
二、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所在
(一)消防检查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在消防工作的阶段性安全检查措施上大多以检查宿舍及教学楼是否配备了灭火器为主,并未深入检查各个宿舍及教室内是否存在消防隐患,在检查的程序及内容上并未实现制度化[3]。受到消防安全检查规范性的影响,灭火器的使用与配置基本可达到要求,但在消控室、自动灭火系统、用电管理、水源管理、消防通道管理等方面隐患无法及时排查,消防工作存在明显滞后性。
(二)超负荷用电
用电安全问题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高校建校时间较早,在教学楼及宿舍建造时并未考虑到目前的使用人数及使用需求限制,在用电规划上无法承载大功率电器。随着学生对住宿要求的不断提升,目前不少高校在公寓楼内增添了电视机、洗衣机之类的设施,但宿舍中用电仍存在明显限制性,学生在宿舍内擅自使用电吹风、热得快、电磁炉之类的电器时,用电可能超出原本负荷;或在某段时间内用电量急速激增,电力设备若不堪重负则可能引起短路或电火花而引发火灾。
(三)消防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并未严格执行消防演练工作,不少学生与教师并未参与过火灾演练活动,在发生火灾时不懂得自救方式及逃跑最佳路线,导致救火时机错过,影响到火灾的有效控制。由于高校对消防知识的普及程度及普及面限制,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在用电方面存在侥幸心理[4]。部分学生存在明显依赖心理,认为消防安全只需要学校单方面负责即可,缺乏防范火灾的主动性。
三、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完善对策
(一)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高校必须在安全制度上不断完善,包含疏散设施管理、火灾隐患整改、防火检查巡查、用电安全管理、用户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器材保养、灭火器材管理、疏散设施管理、场所防爆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等多方面,并确定奖励制度及工作考评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消防工作职责明确。同时,应在管理上实现有效监督、有力巡查的工作模式,在联动机制下不再单纯依靠学校保卫部门,应确保各部门通力合作、安全部署。
(二)创新消防安全宣传
高校应联合当地消防部门为学生展开更具专业性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工作,通过会议或讲座的形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宿舍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在学校内部展开灭火实践演练以及火灾逃生实践演练,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并具备正確的火灾自救能力。在宣传方式上,除了会议、讲座等形式外,还可通过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参观消防局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参与性。
(三)消防隐患排查
在教学楼及学生宿舍中增加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备数量,定期检查各类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并在设施旁张贴醒目的使用要求及步骤,完善对消防设施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在宿舍内展开组织排查及个人自查等多种形式的整改工作,及时发现宿舍楼内的火灾隐患,向学生清楚说明擅自使用违规电器的危险性。若发现仍存在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行为,必须由学校保卫部门及时做出反应,尽早处理。高校应提升消防安全方面的技术防范能力,安装网络视频系统和智能报警装置,对宿舍楼和教学楼内的安全消防状况随时检查,为安全逃生、控制火情赢得宝贵时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项目,必须在展开广泛性安全宣传的同时确保硬件设施配备的完善化以及管理层面的严格制度化,让消防安全被真正重视并落实各项具体性工作,从本质上提升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丹.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7,34(04):89-92.
[2]董宏娟.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36):230-231.
[3]韩强.高校消防安全意识对消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93+95.
[4]韦祯迨,孙祺.新时期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信息,2013(06):5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