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9-25彭志刚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自身基础,通过多种方式,诱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呢?本文主要从精心设置问题、加强师生互动、展开小组讨论三个方面对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数学思维
启发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思想。它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积极踊跃的在数学知识中探索,实现思维的飞跃,达到水平的提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合理的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身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更快地将数学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数学思考能力。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从教经验,谈一谈我对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案例。
一、 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特征,数学课堂才特别需要启发式教学法,因为学习热情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也是提高数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每一名学生的思维都能够处在活跃的状态下,那么所有的数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在数学课堂中,我们提出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接下来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钻研和探究。学生主动探究知識和被动接受知识虽然都是学习知识,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主动探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被迫接受可能很快就忘记了。
例如:在教学《近似数》这一课时,我就在课前精心设置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问题。内容如下:对下列四句话进行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 七年级一班有50名学生;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 我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4. 小明的身高约为160厘米。我让学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之后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回答:“1和2中的数字为准确值,3和4中的数字为近似值。”接着,我又继续问问题,学生继续思考并回答。如此,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本节课的内容之中,使学生对近似数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生对于近似数的探究兴趣,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 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
新课改的学生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应该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密切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互动,多多与学生沟通。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认真地听讲,积极地与我们进行配合,这样会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以及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这一课时,我就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得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反馈。首先,我通过提问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情景:“同学们,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有一些线段延长后可以相交,有些线段延长也不能够相交,你们谁能给我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呢?”一名学生指着桌子说:“桌子侧面的这条竖线与地面是相交的。”我鼓励这名学生回答得很好,此时,别的学生也积极踊跃的举手回答。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动态图,向学生演示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思考:同一平面内,线段A和线段B不相交的条件。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我引出平行线的定义。如此,我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且能够做到对学习进程的把握。这样的配合使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与学习小组的完美结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小组讨论环节,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将别人的思维与自己的思维相结合,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多思想的聚集,能够迸发出知识火花。如此这样,学生可以实现学习“1+1>2”的效果,有效地提升数学课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对流动红旗、金字塔、三角板等图片进行观察。使学生的心中出现三角形的大概轮廓,然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画完之后,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大家画出的三角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此,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使他们在探索数学问题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新思路,提升了自主探究能力,实现了学习中的共赢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号召,科学合理的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连鸿.苏格拉底“产婆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任丽君.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02):86-88.
作者简介:
彭志刚,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永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