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纸白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途径初探

2018-09-21张会芝刘纪峰连跃宗

三明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白泥堆场资源化

张会芝,刘纪峰,连跃宗

(1.三明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2.工程材料与结构加固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

造纸白泥是制浆造纸过程中采用碱回收技术处理后的副产品,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不少学者对其在建材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刘一山等[1]将白泥作为钙质原料应用于硅酸盐材料;马艾华[2]研究利用造纸白泥生产CaO捕集工业尾气中的CO2;王传贵等[3]探讨了造纸白泥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途径;郝翊翔等[4]研究了造纸白泥制备碳酸钙的方法;张礼华等[5]利用造纸白泥制备蒸压灰砂砌块;刘来宝等[6]研究了造纸白泥在新型墙体材料中的应用;S.Y,Zhang等[7]用竹浆造纸白泥生产保温板;G.Goel和A.S.Kalamdhad[8]调查了造纸白泥在制砖行业中的应用。

福建三明某大型造纸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白泥,多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处理,既占用土地,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专门的堆放库以防止溃库,同时还有污染环境的潜在风险 (图1)。如能实现对造纸白泥的资源化利用,能达到节约土体、节省资金等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值得深入探讨。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造纸白泥试样进行成分分析、筛分析、水洗、热重-热差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并基于试验结果,探讨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途径。

1 试验测试

为测试白泥的成分、颗粒分布和相关物理力学性质,对堆场采集的试样进行了成分分析试验、筛分试验(见表1)、pH值测试及水洗对pH值影响试验等。

堆场取两份造纸白泥样品进行成分分析试验。

为分析白泥的粒径组成,取5 000 g堆场白泥样品进行筛分析试验(图2),各层筛子的网眼尺寸见表2。

为测试清洗遍数对pH值的影响,取300 mL松散体积的堆场白泥样品进行水洗试验,每次加水量600 mL,清洗过程中溶液上部漂浮一层灰色有机质,试验进行3组,取3组pH值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见图3。

为研究造纸白泥的热解特性和组成成分,分别取生产现场和堆场白泥进行热重-热差分析(TG-DTA)分析,并对生产现场和堆场白泥及其热分析残渣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试验。

2 试验结果分析

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两份样品的烧失量分别为41.8%和41.96%,说明造纸白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SiO2、Al2O3和Fe2O3的含量较少,分别在2%、1%和0.24%左右,但两份样品的CaCO3含量均较多,分别达51.27%和52.65%,说明白泥的碱性较大,其资源化利用主要考虑有机质含量和CaCO3成分的应用。筛分析试验结果见表2和图3,可知造纸白泥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05~0.6 mm区间,其中0.065~0.1 mm粒径占比达62.93%,说明白泥主要以细颗粒为主。对筛分的各粒组样品溶液的pH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同质量各粒组样品在加水量相同时(即溶液浓度相同),其溶液pH值变化不大,说明用筛分这种物理方式处理白泥行不通。

表1 造纸白泥的成分分析结果

图2 造纸白泥的筛分析试验

图3 造纸白泥的粒径分布曲线

表2 造纸白泥的筛分析试验结果

清洗遍数对pH值影响的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白泥松散体积和加水量1∶2的条件下,溶液pH值随着清洗遍数的增加而降低,初始溶液pH值12.7,清洗6次才降到10.3,随清洗次数增加,溶液pH值降低的幅度减小,清洗次数和溶液pH值的二阶指数衰减拟合公式如式(1),为获得碱性较低的 CaCO3,需要消耗较多的清水,如实际生产需要考虑清洗水的循环利用问题。

生产现场和堆场白泥热重-热差分析(TG-DTA)分析试验结果如图5~6所示,表明:生产现场的白泥,随着Ca(OH)2和CaCO3的热分解,产生吸热反应,质量减少;但堆场白泥,随着Ca(OH)2的脱水,达到吸热高峰,同时质量减少,分析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商榷,因为吸热高峰与质量减少关系还没被人们所认知,一般认为堆场白泥基本不含有机质,而是其中的Ca(OH)2和空气中CO2反应生成了CaCO3所致。

生产现场和堆场白泥及其热分析残渣的X射线衍射(XRD)试验结果见图7~10,图7显示,低角度时,只能观测到很小的CaCO3峰值,其它的小峰值能否被观测到还不能确定;图8表明生产现场白泥热分析残渣有明显的CaO峰值;图9说明堆场白泥有明显的CaCO3峰值;图10表明生产堆场白泥热分析残渣有明显的CaO峰值。和TG-DTA试验一致,XRD试验结果也验证了堆场白泥成分由Ca(OH)2和空气中CO2反应生成了 CaCO3。

图4 白泥清洗次数与溶液pH值关系

图5 生产现场白泥的TG-DTA试验结果

图6 堆场白泥的TG-DTA试验结果

图7 生产现场白泥的XRD试验结果图

图8 生产现场白泥热分析残渣的XRD试验结果

图9 堆场白泥的XRD试验结果图

图10 堆场白泥热分析残渣的XRD试验结果

3 白泥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提出造纸白泥的以下4种资源化利用途径。

可行性途径一:建材或肥料行业利用[4-21]。XRD试验结果表明,白泥主要成分为CaCO3,对其高温煅烧以后可形成CaO,因此可以将造纸白泥添加到水泥原料中进行利用;可将白泥添加到墙体粉刷材料中,但如作为罩面材料应用,要处理其白度不够的问题;可将白泥与高岭土、黏土、树脂等粘结剂混合、造粒、固化,作为保水剂、消臭剂、吸附剂、调湿剂、冷暖房填充剂等使用;可将碱性浆液应用于碱激发地质聚合物原材料,碱激发金属尾矿或钢渣生产自保温砌块;或者将白泥与肥料成分混合造粒,作为肥料进行利用。

可行性途径二:合成人工沸石。人造沸石是由有碳酸钠、苛性钾、长石、高岭石等混合并熔融后制得的具有不规则结构的产物,因此,如将NaOH溶液中混合造纸白泥,调制成悬浮液,在90~100°C加热反应,可生成具有规则空洞和分子级别细孔的人工沸石,该材料具有吸附机能,能吸附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或者恶臭;具有触媒机能,能促进堆肥熟成并提高其品质;具有阳离子交换机能,可进行污水处理,排除水中的铵离子,具有酸性土壤的中和作用,合成人工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见表3。

表3 人工沸石物理化学性质

可行性途径三:若造纸白泥中含有氟(F)元素,可先进行造纸白泥的固液分离,然后在液体中添加CaO生产CaF2,CaF2可应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脱磷(P)材料,本地有大型钢铁企业福建三钢集团,可较多应用CaF2;另一方面,在固体残渣中添加CaO/Ca(OH)2,经1000°C左右温度煅烧形成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煅烧中的钙矾石含有水泥的成分,在液相中可以和重金属离子交换,起到固化重金属离子的作用。若造纸白泥中不含氟(F)元素,可直接添加CaO/Ca(OH)2煅烧形成钙矾石。脱氟后的液体可将NaOH进行浓缩回收,液体可作为再生水在造纸工业中循环利用。

可行性途径四:生产固化剂。根据吸收水分中和反应及Pozzolanic反应,可生产钙矾石并使其团粒化,可将造纸白泥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固化剂,可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抑制硫化氢或氨臭等气味,可高吸水并停止氮化硼反应时的再溶出,这种固化剂可广泛应用于池塘、河流、海底等淤泥的处理以及路基、地基等的土体改良、酸性板结等土地的中性化处理等[18]。

4 结论

为探索某造纸白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途径,对白泥试样进行了系列试验测试,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其可行性利用的不同途径,结果表明:

(1)堆场取样的造纸白泥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质和CaCO3,两份堆场取样样品的烧失量分别为41.8%和41.96%,CaCO3含量分别为51.27%和52.65%。

(2)堆场白泥主要以细颗粒为主,粒径主要分布在0.05~0.6mm区间,其中0.065~0.1mm粒径占比达62.93%,用筛分的物理方式处理白泥行不通。

(3)试验条件下,随清洗次数增加,溶液pH值降低的幅度减小,清洗次数和溶液pH值可采用二阶指数衰减曲线拟合。

(4)生产现场白泥的CaCO3含量较少,而堆场白泥中CaCO3含量较多,生产现场和堆场白泥热分析后的残渣均含较多的CaO。

(5)造纸白泥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和肥料制造行业,也可以合成人工沸石或生产固化剂,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白泥堆场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碱回收白泥建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轧花厂棉花堆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苛化白泥中碳酸钙含量分析讨论
考虑码头内外堆场竞争的集装箱堆存定价模型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泥瓦匠的孩子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白泥回收轻钙的品质及对加填与施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