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人饮食管理与健康素养关系研究
2018-09-18谢园园时连瑞
谢园园 时连瑞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式,阅读大量有关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状况、对慢性病病人的健康饮食指导的文献,并就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健康素养 健康饮食 慢性病人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59-02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许多疾病是饮食不当所致,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有着积极的作用。[1]有研究报道[2],低健康素养在慢性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因此,改变慢性病患者的饮食认知程度对慢性病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素养是指个人在进行与医疗卫生服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相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和运用这些健康信息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3]如何提高慢性病患者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能否在慢性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良好的饮食管理,改变其不良饮食习惯,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一、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一)研究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在一篇题为《将健康教育视为社会政策》的文章[4]中首次出现了“健康素养”一词。研究表明[5]人群健康状况可以用健康素养来预测,与社会经济、年龄等预测因子相比,健康素养这一预测因子更强。而健康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人群的健康状况,健康素养低的个体,无法运用正确的健康信息,不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而高健康素养的人群,会有意识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从而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
(二)研究工具
(1)国外研究工具。国外对于健康素养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主要的研究工具[6]有:①成人医学素养快速评估(REALM),②成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量表(TOFHLA),③医学成绩阅读测试量表(MART),④美国国家成人素养评价(NAAL),⑤健康活动素养量表(HALS)等。近年来,国外逐渐关注多学科交叉领域对于健康素养的研究,重视临床、预防医学的结合,这种转变使健康素养的研究更加全面。[7]
(2)国内研究工具。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起步较晚,2008年原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2009年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另外,2014年6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二、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管理水平
研究表明[9]大多数的慢性病患者属于低健康素养者,他们与护理人员沟通时,不能正确描述自己的病情,看不懂医生的治疗处方,在配合治疗过程中卫生服务资源得不到正确利用,因此导致疾病治疗不理想。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养可以使慢性病人群更合理地利用卫生服务资源,与护理人员沟通时更好地表述自己的病情,在治疗期间不随意停减用药量,并进行有效的饮食管理,以减少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慢性病患者是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长期受疾病的煎熬,其健康素养水平影响着慢性病患者病情的预后。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一类病程长、病因复杂、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21世纪,慢性病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卫生保健的方向因此也相应地从治愈调整到有效的管理。[10]有研究指出[11],低健康素养的病人在出院后门诊复查的次数要低于高健康素养的病人,低健康素养者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依从性较差,而较差的依从性会导致疾病的控制不够理想,进而可能出现更差的健康结局。
三、饮食管理对慢性病人群的意义
(1)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健康饮食是维持生命与健康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健康的主题其中包括饮食营养,人们更重视如何健康饮食[12],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迫切需要得到更多的饮食方面的指导,让自己的疾病不再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选择适合他们的膳食结构[13],减少过多的含有脂肪、钠盐食物的摄入,可以延缓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因此,根据慢性病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健康饮食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慢性病人群长期受疾病的困扰导致其生活质量低下,据科技人员研究,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与目前人们饮食品种单一有关[14],而这种现象在当下很常见。慢性病长期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加重其家庭负担,同时也给健康照护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15]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给予合理的健康饮食指导,对慢性病人群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素养是公众作出健康决定、降低健康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的多维度技能[16],也是公众要理解和利用的健康信息。通過公共卫生角度对慢性病人群进行健康饮食的指导,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膳食[17],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少食多餐,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对提高慢性病人群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慢性病长期困扰着病人,若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求患者进行长久饮食自我管理,但持续坚持饮食管理并非易事。因此,探讨健康素养高低对慢性病人持续坚持饮食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饮食可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免疫力、促进组织的修复。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引起人体各种营养物质失衡,甚至诱发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比如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高脂饮食等,因此进行合理的饮食管理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静.中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饮食指导[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117-119.
[2]温秀芹,韩琤琤,赵洁等.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5):456-459.
[3]唐增,王帆,傅华.国外健康素养研究最新实践论证[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4):393-955.
[4]徐海泉.儿童肥胖干预措施的经济学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93-95.
[5]张利霞,郑蔚,李红哲等.健康干预对慢性病人健康素养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5-6.
[6]张士靖,李信,刘海通.国际健康素养测评工具概述[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0):920-924.
[7]和海滨,吕洋,高莉敏.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现状综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7,38(1):7-10.
[8]孙琦,陈俊国.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16-317.
[9]赵晓霜,李春玉,李彩福.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对健康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63-65.
[10]曾庆奇,常春.健康素养影响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57-60.
[11]孙浩林,傅华.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5(3):225-229.
[12]张功秀,李玉霞.个体化饮食指导对青光眼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2):80-81.
[13]胡晓娟,王奡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饮食指导[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59-360.
[14]张凤山.浅谈中西餐中的健康饮食[J].科技论坛,2015(29):64.
[15]黄素芬,石国凤,垄国梅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31):3901-3904.
[16]胡亚飞,陈润洁,潘新锋等.2012年上海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分析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2):151-154.
[17]姚吉成,王君.《论语》健康饮食文化观及当代意义[J].2011(5):31-33.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