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教育的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
2018-09-17张清姚婷
张清 姚婷
摘 要:实施荣誉教育是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方式。文章分析了“荣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以及在中国高校的实践,提出国内研究型大学实施荣誉教育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荣誉教育;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荣誉教育,是专门为拔尖的本科生设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1],更是国内众多研究型大学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方式。荣誉教育起源于英国,兴盛于美国,美国的荣誉教育发展颇为成熟,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了解荣誉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内在理念和实践经验,对于指导我国研究型大学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一、荣誉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荣誉教育在西方由来已久,一般认为荣誉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的牛津大学。作为全球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荣誉教育体系。
1.荣誉教育在美国的缘起与发展
美国高校的荣誉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荣誉项目于1922年诞生于斯瓦斯莫学院,项目的创建者——斯瓦斯莫学院的第七任院长弗兰克·艾德洛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成功地将哈佛大学课堂中实施的小班化教学和深入式学习方式引入,同时通过聘请各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师、降低生师比、营造学院内部竞争环境等方式,逐步提高了整个学院的教学水平[2]。
荣誉教育在美国的兴盛还得益于专业化组织的设立。1957年“大学间优异学生委员会”(简称ICSS)成立,获得了卡耐基基金会多次项目资金资助,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校荣誉教育项目的开展,为美国高校的荣誉教育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1965年,ICSS改为“全美高校荣誉教育理事会”(简称NCHC),其身份从一个高等教育协会转变为独立设置的教育专业组织。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NCHC非常强调其服务性和领导力,每年均组织开展荣誉教育年会,不断探索荣誉教育开展的有效方法,注重总结美国荣誉教育的特征和经验。截至目前,NCHC有超过900个成员高校,每年设立超过1 300个荣誉项目、招收超过325 000个
学生。
2.美国荣誉教育现状与述评
美国的荣誉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充分重视各个环节的工作,从荣誉体系的构建到荣誉学生选拔标准的制定,从课程的设置到完善的资源的支持,均彰显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与支持。
(1)设立合理的培养目标。美国的荣誉项目在设计之时就设立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依据目标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书面交流能力,口头交流能力,对学术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和理解的能力,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书面交流重在培养学生有效把握信息的能力,一般会通过让学生撰写研究报告、评论、短文等方式提高书面交流能力,课程的考核也多用开放的题型而非选择题;口头交流能力的培养重在课堂,荣誉教育的课堂多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但讨论的课题通常提前布置,便于学生做好准备;荣誉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调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归纳和演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荣誉教育的课堂十分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开放式的课堂上,授课老师会鼓励学生们提出不同观点,通过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不断探求“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開放包容的环境中得以激发和培养。
(2)制定严格而灵活的选拔制度。选拔优秀学生,是一切荣誉教育开展的基础性工作。美国高校在荣誉学生的选拔上大多体现了严格而不失灵活的特点。在美国,不同高校的荣誉项目在学生选拔时都会有不同的标准,一流大学荣誉学生的选拔标准相对较为严格,选拔对象可分为新生、在校生和转校生三类,选拔的条件一般会参考学生高中期间的成绩(GPA)、学生申请读大学时的成绩(SAT或ACT),在符合学校规定的绩点成绩的基础上,需要完成各校设定的特别任务,比如提交自荐表、荣誉短文、原创作品等,重点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于部分综合素质过硬但基本分数不合格的学生,也可以向荣誉学院招生委员提交相关材料用来证明自身的优异,以争取特别录取。当然,进入荣誉学院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开放式的动态管理、灵活的淘汰机制是每个荣誉学院的必备制度。大多数荣誉学院有年度审查制度,对于不符合审查标准的学生,将在规定的时间终止“荣誉学生”的身份,而这一比例大约在10%;对于优秀的学生,荣誉学院的大门始终敞开,只要经过严格的选拔,也会有机会享有“荣誉学生”的身份。
(3)设置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美国高校的荣誉课程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课程设置一般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和专门为荣誉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课程、人文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学习课程、领导力培养课程,此外还设有学术性研究或者创新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荣誉学生在课程选择上享有的优势在于:课程选择时间先于常规选课时间、课程选择范围广于普通学生、课程学习顺序可不受拘束而进行灵活调整。专门针对荣誉学生开设的荣誉课程,大多会聘请较为杰出的教授授课,与非荣誉课程相比,荣誉课程在课程的难度和深度上有所加强,授课时会更加注重学科交叉的引导,促进学生掌握出色的科研方法,培养其卓越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宽松自由的选课待遇让学生一方面享受到荣誉身份带来的自豪感,另一方面激励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所选课程。
(4)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首先是强大而专业的师资力量。荣誉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般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热情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荣誉学院还会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他们主要负责制订每个荣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并且审核和授权批准荣誉学生选择不是统一标准的替代课程来满足他的专业学习基本要求[3]。荣誉学生的导师在荣誉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引路人的作用,在荣誉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次是荣誉学生享受多样化的出国留学机会。与普通学生相比,荣誉学生不仅可以优先选择学校的海外留学项目,还可以申请参加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设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海外留学项目,荣誉学生有了更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大大提升了沟通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也会得到显著增强。
(5)采取完善的激励措施。美国的荣誉教育非常注重对荣誉学生们提供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支持,以激励学生们更为出色、有效地完成学业。为了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就读荣誉学院,同时为了让优秀但贫困的学生能在学校安心学习,荣誉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及助学金计划,如新生奖学金、在校生奖学金、国际类的奖学金等。奖学金的享受份额根据学生的学业条件划分为不同的标准。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荣誉学院一般会设有学生的专属空间,可以是专门的荣誉宿舍、荣誉楼层,学生们住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型的荣誉社区。在这个专属领地中,不同专业的学生们一起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思维的碰撞。此外,荣誉学院建立有专门的自治组织,会定期开展各种丰富的课外学术及社会活动,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全面提高了学习协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此外,荣誉学院的高层领导会组织优等荣誉生去家里聚会,通过非正式场合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领略到高层领导和教授们学术之外的魅力,同时会产生强烈的被尊重感,这样的感受会激励他们更为积极上进。
3.美国的荣誉教育面临的挑战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的荣誉教育已颇为成熟,但就其自身的发展而言,仍然存在着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所必须面对的各种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荣誉教育内部的挑战。
同基本自治的私立大学相比,美国的公立大学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块:学生学费、个人资助和国家基金。与私立大学相比,公立大学更少依靠学费和个人资助,让学生在更低的花费中享受高等教育,但在过去的十几年,美国的经济衰退导致了国家收益的下降,对于高等教育的支持也大幅下降,削减预算已经成为公立大学的常规行为。对于民众来说,日益上涨的高等教育学费使得他们的负担能力变弱,为节省办学成本,高等教育的班级数量在减少、人数在增多,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受到限制,更多的公立学校转而寻找个人资助。
荣誉教育是一种奢华的教育。经济的不景气和政治上的挑战和威胁使得美国公立大学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荣誉项目和荣誉学院也因此变得十分脆弱。荣誉教育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昂贵的,它所要求的小班教学、额外的教学指导和管理以及额外的师资配备甚至让一些人认为荣誉教育并不是必需的,因为在一些好的高校,大部分学生即使不接受荣誉教育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还有一类争议的声音认为,荣誉教育是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主要为少部分需要额外资源的同学服务并支持他们以达到成功,然而在可获得资源减少的时期,应该将资源侧重分配给相对较弱的学科学生。
总体上来说,荣誉项目和荣誉学院比学校的其他学术单位更显得资金不足,而对于这些项目资源投入的缺乏,使得引进并且保留优质的、有奉献精神的领导者变得更加困难。尽管关于荣誉教育的争议有多种,但不管怎样,美国的荣誉项目增加了大学的价值,通过招收那些能够全面提高海外学术交流质量和学校声誉的学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荣誉教育课程质量的提升为课程和联合课程的创新提供了试验田,为美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的拔尖创新人才保障。
二、国内荣誉教育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借鉴美国荣誉教育开展的经验,在荣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国内诸多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专门的实验班、基地班、试点班、特色学院等,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等,通过设立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特色的学生选拔方式,进行小班化授课,配备高水平师资,提供较为优越的育人环境,以确保优秀人才成长为社会的精英。
1.国内荣誉教育实施的理论起点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也伴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培养理念的问题,也即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求全还是求精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公平,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等于人才培养的批量化,高校也并非生产人才产品的流水线,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好的高等教育首先应是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教育。因此,以荣誉教育为代表的精英教育仍旧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正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马丁·特罗曾经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提出的,“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一定要破坏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组成部分,或者是一定要其转变成大众型高等教育机构。精英高等教育确实仍在发挥着大众高等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其中的一些功用是教育和训练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以使他们适应高标准和高度创造性的脑力工作。”[4]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理性的教育质量观,大众化教育阶段可以并且应当包含精英教育的部分,在优质资源短缺和改革试点的初期阶段,集中力量和资源,让优秀的本科生获得“各得其所”的高等教育,并以此来实现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以便为将来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经验支持,有其时代性和合理性。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是荣誉教育开展较为适宜的试验田。在本科教育中开展荣誉教育,开发优秀本科生的潜能,一方面为社会输送优秀本科人才,另一方面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库,无疑是较为正确的做法。
2.国内荣誉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的荣誉教育开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有3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国内研究型大学的荣誉教育大多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体系,如中山大学逸仙班的“一制三化”培养体系、山东大学泰山學堂“三制四性七化”培养体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三自”培养体系。从诸多的荣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大体能总结出以下共同点:
(1)实施分阶段贯通式培养机制。绝大多数高校的荣誉教育采取分阶段培养的教育模式,前阶段开展通识性的学科基础教育,后阶段根据学生意愿确定主修专业,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研本贯通或本博贯通的培养方式是荣誉教育特有的培养机制,对于严格选拔、精心培养出来的优秀本科生,不少学校在学历提升上为他们提供了绿色通道,在荣誉学院本科后可直接攻读本校研究生,接受更长时间的精英培养。
(2)实行“一制三化”培养体系。荣誉教育的“一制三化”即“全程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和小班化教学”的培养体系,这一模式是我国较为普遍的荣誉教育模式。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和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在学生专业方向的确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专业课程的选择上给予重要的指导。国际化的培养方向是荣誉教育努力的方向,国际学术交流、联合培养、海外深造为学生高层次求学深造、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开阔海外视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不少荣誉学院是由教改试验班发展而成,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荣誉学院普遍比较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小班化、研究性教学、个性化教学都是探索的方向。
(3)强调学科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作为“钱学森之问”的回应,教育部于2009年开展了“珠峰计划”,目的就是大力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内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拔尖计划中入选的10多所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无一例外地重点强调数理基础和学科领域基础知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前司长张大良曾如是概括钱学森教育思想要点:“拔尖人才应该实施通才教育,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工、文、艺结合,有智慧;政治可靠、道德纯洁、文理并重、古今融会、中西贯通。”[5]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培养关系上,大多数荣誉学院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精英培养,前期牢固的基础知识教育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出具备博与专素质的人才。
(4)普遍制定有多样化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淘汰机制。国内的荣誉教育绝大多数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选拔标准,一般涉及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知识能力结构一般从入学成绩上体现,其他较多考量学生科研能力或相关兴趣特长。招生多采取一次招生和二次选拔形式,并通过“选”“鉴”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力争遴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在淘汰机制的制定上,多实施动态遴选和不定期分流、淘汰的机制,实现对人才的逐步识别、精准培养,确保荣誉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5)重视课程建设,尊重学生选择。自主选课、自主选择专业也是国内众多高校荣誉教育的共同点。不少高校整合利用全校教学资源,开设交叉学科专业,学生可以跨院系选修几乎所有的本科课程,也有高校打通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尊重学生,还体现在课堂之上。荣誉教育的课堂相对自由、活泼,开放型的课堂可以是师生间展开密切深入的互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意识被较好地激发出来。
三、荣誉教育的制度创设及其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明晰,《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意见》中提出,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源、师资、氛围、培养模式、条件、制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深入改革,开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门渠道,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国内研究型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因实施时间不长,各校荣誉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少地方性综合大学来说,荣誉教育尚在摸索阶段,未能有效实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荣誉教育的相关经验,根据我国荣誉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以下构建范式,供国内研究型大学荣誉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1.确定恰当目标
研究型大学的荣誉教育不应只是被动式的跟随,而是要主动探索如何建立最恰当的制度和机制、采取最先进手段,使得最优秀的本科生获得最恰当的培养。在国内大学都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研究型大学开展荣誉教育应基于学校整体建设目标之上,基于学校历史沿革的背景,依据学校的生源层次,结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和专业特点,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如何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等方面,综合确定学校荣誉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荣誉人才的培养目标。荣誉人才的培养目标可通过设定荣誉学生应当具备的若干核心能力发展因素实现,并基于此提出荣誉教育的育人理念。如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树立了“培养个性品质一流、知识结构一流、实践能力一流、创新素质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基于此,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精英培养:强化责任、夯实基础、鼓励创新、重视实践、深化交流”的育人理念。
2.构建合理模式
国内推行荣誉教育,不能一味照搬国外高校的一般模式,而应最大限度地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择荣誉教育实施的模式。目前国内荣誉学院中采用比较多的模式为“一制三化”,此种方式基本概括了荣誉教育的基本特点,但难以体现出各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核心培养特色。荣誉教育模式的构建应基于充分的调研之上,首先考虑实施对象、实施范围,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全员覆盖还是仅限于个别强势学科或优势专业;其次考虑选拔方式,是通过一次招生还是二次选拔抑或是二者相结合方式;最后考虑学生管理模式,是统一住宿、管理,还是分散住宿、弱化管理。基于以上内容最终确定学校荣誉教育的组织模式,确定选择是进行实体化运作,还是通过荣誉项目的形式,通过半实体或者虚体的方式实施荣誉
教育。
3.细化培养举措
荣誉教育的实施应基于前期充分调研和研讨,在政策的制定上应尽量做到制度先行。如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荣誉学生的选拔和淘汰制度、分级培养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导师聘任及管理制度、荣誉课程的建设制度等,系列制度应在荣誉教育实际运行前得到确立,以提高面对实际运营中出现相关问题的应对能力,同时这也是节省人力的必要措施。对于荣誉学生的日常管理,高校可视情况做出决策。集体住宿有利于学生的跨专业交流和思维碰撞,但同时会给选择二次招生模式的高校带来协调上的困难;分散住宿也是众多高校的选择,在学生管理上相对轻松,但荣誉学生的接触相对较少,集体意识得不到加强。在课程的设置上,可基于原专业课程学习,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增置不同的荣誉教育课程模块,亦可打通专业,强化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教育,着重培训学生综合素质。此外,专门的管理队伍也必不可少,学生的选拔、动态化管理、导师的选聘、课程的落实、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荣誉学生的学业管理等工作均需要统筹考虑和专人協调落实。
4.寻求辅助支持
荣誉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以建立协同机制为保障,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体系。首先是组织保障,学校应统筹构建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由校领导牵头成立相关领导或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实施荣誉教育方案的拟定和相关制度的制定,领导小组需协调各部门的力量,做好荣誉教育实施的各环节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荣誉教育开展时可能形成的阻力。其次是资源和政策支持。资源丰富、享受多权益是荣誉学院的一大特色。相对于普通的专业教育,荣誉教育需要集中优质师资开设“荣誉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供完备的教学设备、海外交流项目以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荣誉学生的权益包括丰富的课程设置和研究项目,并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此外,学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通过提供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计划,营造较为适宜的学习生活环境,鼓励和推进学生完成荣誉学习计划。而这些都需要学校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提供资金和人力物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董文杨.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 湖北大学,2015.
[2] Swarthmore College.Introduction to Frank Aydelotte[EB/OL].http:/ www.swarthmore.edu/news/history,2012-6-3.
[3] 沈蓓绯. 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探索,2010(4).
[4]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87.
[5] 张大良同志在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edu.cn/s78/A08/gjs_left/moe_742/s5631/s7969/201404/t20140404_166809.html.
[本文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全通教育)重点项目(2017ZD109)、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2014-JY-018)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