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时代发展方向 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2018-09-17高晓虹赵希婧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性原则国标国际传播

高晓虹 赵希婧

摘 要:本文围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旨在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与方法。作者指出,培养新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要坚持党性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引导学生坚定政治方向、熟悉国情社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闻观。其次要处理好“坚守”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强基固本、不忘初心,发挥传统专业优势、解决本土发展的实际问题,也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跨专业、跨平台的深度融合。最后,新闻院校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建设,力争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引领发展、服务大局的创新成果,开创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闻传播;“国标”;党性原则;融合发展;国际传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党和国家将青年人与国家发展、民族兴旺联系起来,从战略高度对青年一代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寄予了殷切期望。长久以来,作为青年人的摇篮,高等院校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任务。当下,高等教育如何设定目标、制定规则,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现实需求、适应行业环境和实践前沿的格局变化,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成为教育者、研究者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迈入新时代,为建设教育强国、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坚持“质量为王、标准先行”,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此,自2013年4月起,教育部委托了92个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于2018年正式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

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国标”着眼大势、服务大局,不仅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建立了标准、提供了依据,也带动各大新闻院校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以“国标”为基础,以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努力争创一流、融入主流、引领潮流,使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现国际水准、彰显中国特色。

一、坚持党性原则,立足国家战略

新闻传播事业关乎党的旗帜和道路、前途和命运。新闻院校必须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新高度,以党性原则、国情大势作为事业的根基,将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大学新闻教育的全过程,为增强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供强大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在中国,党的领导是新闻传播事业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多次强调新闻传播队伍要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党的新闻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新闻工作者是代表国家发声、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国标”强调:“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学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今天,新闻院校不仅要达到这一基本要求,更要努力探索如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青年学生中进一步强化“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比如,党的十九大首次开设了“党代表通道”,60名党代表直面中外媒体、回应社会关切。在新闻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引入“党代表通道”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直播与采访案例,将学生“带入”新闻现场,一方面了解时政报道动态、学习前沿采访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党代表们与新闻记者的问答,聚焦砥砺奋进的发展成就、关注丰富生动的人民生活,聆听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凝聚新闻学子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

第二,推进基层实践、认知国情社情。新闻传播是与国情社情、基层民生紧密相连的工作,强调“实践出真知”。俗话说,脚下有力量、笔下有乾坤。即使身处敲敲键盘、点点鼠标便可知道天下大事的网络时代,“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依然是新闻界的座右铭,它激励着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贴近百姓、认知国情、了解社会,为时代书写、为人民立言。

因此,今天的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坚持“大新闻、大传播”的建设理念,将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置于国家前进、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拥有大局意识、知晓国情社情的青年人才。正如新闻传播专业的“国标”所要求的,“学生要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社会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当代新闻传播教育既要从理论上为青年学子建构国情知识框架,也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层调研结合起来,将社区访谈、老区体验纳入教学实践的主干内容,让新闻学子们既能仰望星空、也愿脚踏实地。在调研与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检验、国家和人民的检验。

二、强化传统优势,彰显本土特色

置身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环境,新闻院校既需要转型也需要坚守。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媒介格局怎样变化、技术手段如何创新,新闻传播专业立足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不会改变,采写编评等一系列专业基础不可忽视。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一,打牢专业基础、提升核心能力。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原有格局被打破、被重构,新业态、新现象层出不穷。新闻院校承担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任务,既要紧跟前沿变化、适应媒介趋势,也要避免用力过猛、杜绝盲目跟风,要在教好“看家本领”、打牢专业功底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综合素质、提升核心能力,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国标”明确“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拥有比较广博和扎实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对“厚基础”提出了要求。近几年间,各大新闻院校都在努力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在這一过程中,尤其意识到“强基固本”的重要意义。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我们总结、提炼了“五条线”教学体系,即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始终坚持“写作线” “理论线” “创作线” “观摩线” “外语线”,旨在夯实理论功底、强化外语水平,培养新闻学子的写作和创作能力,使他们在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体系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第二,注重理念创新,服务本土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各大高校发展与创新的指路明灯。围绕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系列站位高远、立足前沿、适应本土的新理念、新思想,切中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议题,将引领新闻院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厘清本质、把握规律,沿着正确的道路,发挥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传播学起源于西方。现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加速提升,如何基于中国国情,总结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是当代新闻传播教育者、研究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国标”已经明确指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育将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在践行“国标”、争创“一流”的过程中,培养适应国情的后备人才、促进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一目标越发清晰。如今,新闻院校既要瞄准前沿、更要关注当下,要将“中国特色”摆在突出位置,尊重学术和学科规律,聚焦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现实问题,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

三、顺应媒介趋势,推进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主流传播体系、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是党和国家建设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主要落点[1]。对新闻传播教育而言,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几乎都是基于大众传播时代的专业认知,在融合时代亟须范式转移,将新内容、新现象植入教学、融入培养势在必行。

第一,紧跟业界前沿,创新教学实践。在社交媒体、移动支付等领域,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不仅实现了并跑的可能,也显现出了领跑的优势。在新技术的催生下,信息传播的格局与态势发生了变化,业界需要转型,学界需要创新,如何基于社交化、场景化的新现象、新作为,提出具有理论自信的中国方案,输送适应前沿需求的优秀人才,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挑战。

如今,各大新闻院校都在拥抱新媒体、探索面向融合传播的教育教学体系。就观念而言,要以“翻转课堂”为基础,充分发挥“95后”大学生在新媒体实践中的创造性,打造教学相长的学习型团队。就教材而言,要以数字化的“案例教材”为突破,为传统文字书本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将教学从书本端转移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用图文并茂的视听交互方式讲解知识要点、呈现报道案例。就实践而言,跨媒体作品应该成为新闻院校的主要成果之一。比如,在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们充分展现青年人的灵感和创意,将国家发展成就、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元素置入网络空间,制作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作品,不仅提升了新媒体创作能力,也强化了新时代正能量的辐射力和引领力。

第二,打通专业壁垒,强化综合素质。记者应该是“杂家”,既知国家大事,也知天文地理;既掌握新闻专业技能,又拥有其他专业知识;既能驾驭拍片写稿、出镜报道等传统新闻业务,也能满足不同终端、面向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如此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媒介竞争。

“国标”指出,“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新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应用”,实际上,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所谓“融合”已经不仅是指技术表现、报道形态的融合,还要求在更广泛的领域实施融合战略。对于新闻院校而言,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既要坚持新闻传播学科的主体地位,也要积极拓展本学科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艺术学、计算科学等关联学科的密切合作,要培养既懂新闻学,也在经济、法律、国际政治等方面术业有专攻的跨学科人才,使学生具备“一专多能”优势,适应新时代的媒介竞争要求。

四、争创国际一流,实现国际引领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可见,拓展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视野,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专业本身,更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发展战略,是打造一流媒体、维护信息安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第一,培养优秀人才,参与国际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曾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新闻传播学科已经走过了国际化的初始阶段,如今,要聚集人才资源、走向世界舞台,在全球竞争中凸显国际竞争力。

纵观“国标”,其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熟练掌握1门外语,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方面达到较高的实际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拓展师生队伍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科发展的国际水准奠定了基础。但是,仅仅会说外语、只是能够表达,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对新闻人才的国际化需求。迈入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走向国际,首先要打造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熟悉国际规则的师资队伍,借助在顶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开设中国专场论坛等方式,吸引全球学者聚焦中国议题、发出中国学者的学术声音。其次,要依托国际化的师资,培养立场坚定、视野宽广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使学生既有政治素养也有全球眼光,学会把握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自主、自信地传播党的时代强音。

第二,贡献中国方案,带动全球发展。当下,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更需要了解中国。就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拓展双边思维,首先要鼓励本国学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此基础上,也要吸引国际学生深入中国、了解中国、传播中国,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中国經验推向世界。

近十年来,中国的新闻院校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学生的求学选择。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2012年面向全球招收了首届全英文新闻传播专业留学生硕士班,旨在通过专业培养,使外国留学生逐渐适应中国环境,进而了解中国文化。2017年,凭借五年来所积累的全英文新闻传播教育教学经验,中国传媒大学承担了中国记协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媒体记者的培训任务,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将新闻传播教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向全球。未来,各大新闻院校在走向国际中心的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凸显优势,展现中国对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时代贡献。

综上所述,“国标”的确立为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起到培基固土的重要作用,必将引领新闻传播学科彰显中国特色、实现世界引领。未来,新闻传播学科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目标,提高标准、提高质量,不断完善、发展“国标”,力争新成果、实现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各大新闻院校要努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一批具备国家意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全媒体、全天候信息传播需要的高级人才,向全世界贡献“治校理学”的智慧,彰显“创新发展”的成果。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也将写就新闻传播事业的时代新篇。

参考文献:

[1] 高晓虹,赵希婧. 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价值坚守与路径创新[J].中国编辑,2017(12).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国标国际传播
浅析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责任与担当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