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2018-09-17冯欣
冯 欣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据调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90%以上的学生就业方向是药品销售,学生一方面有“学习无用”的挫败感,以至于从心理上看轻药学专业知识,认为“卖药”工作不用上学的人也可以胜任;另一方面无法和消费者进行良好沟通,不能有力说服消费者来买药,也无法准确回答消费者的疑问,因此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归根结底,药学专业学生没有弄清楚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卖药”的实质就是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要转变学生思想,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就迫切需要以就业核心能力(药学服务能力)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
1 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树立药学服务“以人为本”意识
现代药学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第二阶段为以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临床药学阶段;第三阶段为更高层次的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为宗旨的药学服务阶段。药学服务反映了现代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观念,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专业的药学服务是时代赋予药师的使命,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医药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药师是医疗保健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终端,肩负着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使命,有责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实施专业的药学服务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尽量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出现。药学服务与医疗保健、护理服务一样,对保障公众健康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在精准医疗时代,推崇精准医疗服务。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承担药师工作,直接和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药品打交道,并且大多数学生要在药品销售领域提供药学服务。因此,需要专业知识支撑我们的思维,装备我们的大脑,用药学知识说服消费者,正确解答消费者的问题以及减少用药误区,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鉴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差异以及药学服务中形形色色的人群,要在专业课教学与实训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每一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每一个毕业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就要培养其核心竞争能力。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做一体化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使命。我们以实训练习为契机,模拟实战演练,除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外,还引导其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在做好药学服务的同时努力提升人文素质,给予患者人文关怀,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让药学服务紧跟时代步伐。
2 转变学生思想,认识到药学专业特点和各学科的重要性
学生就业后之所以存在“学习无用”的挫败感,是因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能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专业知识匮乏,不能使消费者信服。要转变学生思想,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边学边实习,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给消费者推荐药品时不至于语言匮乏,没有说服力。建立“五短一长”实习机制,即一年级寒暑假、二年级寒暑假、二年级理论课结束前的在校短期强化实训阶段以及三年级整年的实习。
2.2 搭建毕业生与在校生交流平台
邀请毕业生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感悟以及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引导在校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通过交流学生更加明确就业核心能力是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关键,树立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信念,同时还要了解消费者心理,具备良好沟通和应变能力等综合素养。
2.3 明确岗位需求,将执业技能单元化
结合近5年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教学,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更好地提高技能。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将执业技能单元化,采用“理论+案例+实战”的方式,对就业核心能力进行解析,使学生真正拥有就业能力,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
3 专业课教学改革
3.1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翻转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凸显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填鸭式教学、应试性教育等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尝试对学生分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建立相同的考核机制,对比不同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实践证明,采用翻转课堂模式的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尤为突出,对待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较强,核心药学服务能力更好。
3.2 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高职院校教师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很多专业课教师都会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药典,如药物分析、药剂学课程教师都会进行药典查阅训练,造成资源浪费。再如处方分析和调配实验,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学基础课程教师都会开设,学生在上课时更侧重药物的药理学作用、配伍禁忌和临床应用学习,比较容易忽视药物剂型、药物的用法、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化学结构、疾病的动态发展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疾病的影响等,而这些问题都是合理用药需要考虑的。因此,要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教师要讲清楚各专业课程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系统讲解药学专业知识,使学生在宏观上了解药学专业知识体系,在微观上把握具体知识点,进而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好地提供药学服务。
4 实训改革
4.1 综合实训的开展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原则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指导思想,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激活、重组和优化[1]。按原辅料准备—制剂制备—质量分析—动物模型的构建—建设GSP模拟药房顺序开展综合实训(见图1)。
图1 构建GSP模拟药房顺序开展综合实训
例如,阿司匹林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不同人群使用时注意事项不同,还存在很多禁忌证。对阿司匹林进行合理用药服务时,需要知道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羧基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所引起的哮喘是副产物乙酰水杨酰和乙酰水杨酸酐所致,阿司匹林的分解产物游离水杨酸可引起腹痛。综合实训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阿司匹林是如何合成的,副产物和分解产物是什么,普通片剂、肠溶片及缓释片的区别和优点各是什么。模拟药房建设尽可能遵循GSP要求,建成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2]。在建设模拟药房过程中,锻炼学生开办药店技能、药品采购验收和管理技能、药品储存和维护技能等;在模拟药房中,锻炼学生药品营销技能、药品调配技能等。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及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又叫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药学服务能力,让学生变为主角,通过情景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查漏补缺,使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VR虚拟现实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再现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学生的学习、训练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实现个性化学习[4]。
总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实践锻炼,在学习中感悟,不断对知识进行系统性提炼和总结,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药品作为特殊商品的神圣性和重要性,意识到专业课之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将药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具备就业核心能力,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通过教学改革、综合实训的开展以及VR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药学思维,使其在就业后能完全胜任岗位工作,获得药学服务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