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9-14陈红梅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语文

陈红梅

【摘 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全面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好这一重要学科呢?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大的兴趣可以驱动着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兴趣

在传统填鸭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字、词语、句子,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忽略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会刻意调节课堂气氛,导致学生上课味同爵蜡,毫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着眼小学生天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一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新奇,遇事总想问个究竟,作为小学老师应有意识地利用这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猜想和提问,并帮助学生维持学习兴趣,这样方能让学生又快又多地学到知识。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概有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要求并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为激发兴趣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为激发兴趣打下基础。老师不应当认为学生提前知道了学习内容就会失去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提前预习,就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不会经历老师经历过的思维、困惑、分析、比较等。提前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百分之一的作用。”这说明儿童的自学意识要从小有意识地培养,要给孩子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孩子去学。这种方式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增强了主动学习意识,让孩子对学习不再是厌烦害怕,而是逐渐产生兴趣。

二、课堂之初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是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起点

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意识贯穿于每一堂课,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作为每一堂课的第一步。因此,课堂上前几分钟的导课就显得十分关键,这几分钟能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将决定着这堂课是否高效。最能吸引学生的办法是,怎样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讨论。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悬念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进行导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探究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被充分激发,也为整节课的有效展开打下了基础。

三、布置问题,激发思维,形成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悬念或设置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使课堂效率显著提高。比如在《画鸡蛋》一课中,老师先布置一系列这样的问题:(1)鸡蛋怎么来的?(2)你们会画鸡蛋吗?(3)画鸡蛋容易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都会回答“会”和“容易”。这时,老师进一步代入,其实画鸡蛋并不容易,这时,学生就会想画鸡蛋怎么会不容易呢。不信?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画鸡蛋》,听后你们就知道到底容不容易了,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强烈的求知欲望会让他们集中精力,效果自然好。

四、运用图文对照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图画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远远超过文字本身。因此,教师应该多多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实际课堂授课中,多多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课文本身所配的精美插图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书籍搜集一些美好、有教育意义的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进行图文比对、观察、想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譬如,在教授《桂林山水》课文时,课文描写的桂林山水美轮美奂、美不胜收。此时,教师出示提前搜集好的桂林山水系列圖片让学生一一观赏,并穿插问题“你觉得桂林山水如何美了”,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桂林山水的观察表述出来,既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课文中用词的优美。这样图、文并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思绪紧随课文,不仅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美轮美奂,也掌握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中心思想,课堂学习效果臻于完美。

五、设置特定语言情境,牵引学生学习兴趣

有趣的语言情景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要想学生敞开心灵、发挥主动性、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教师就要善于去设置一些轻松有趣的语言情境。

在设置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结合学生特点与所教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比如,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玩游戏等特点,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把课堂内容代入到轻松的小故事、益智的小游戏中去,使学生在这趣味的学习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到语文知识。学生不但不会感觉到厌烦,而且还会对下一次上课充满期待。这样就大大地巩固了学生的兴趣。

六、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影响

语文教师的教学态度会对小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太过于严厉的教师会让学生害怕,由害怕一位教师延伸到害怕学习这门课,甚至逃避学习。而微笑的、和蔼的、积极向上的老师会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其在学习时心情明朗。因此教师应充满微笑地去授课,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其实,能微笑面对学生的老师何尝不是自信的,而教师这种本身的自信又会传达给学生,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会让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氛围中去追求知识。

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因此语文学科的学习要从小学阶段抓起,要在小学阶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爱学、活泼创新的班级氛围。

【参考文献】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2]张显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语文教学,2014.8.

[3]王洛倩.创设良好的语文氛围,提高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4]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语文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