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2018-09-14陈晓凤
陈晓凤
【摘 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巨大的身心压力也随之而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在认知、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其他同学。历史是学生在高中阶段依旧要学习并且要学好的一门课程,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本文主要探讨高三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 历史学困生;高三;转化
高三是学生高中时期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某种困境而成为大家所说的“学困生”。在高三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学困”产生的原因,并且寻求科学合理的手段引导学生战胜困难。本文从学困生的成因、表现出发,探讨具体的学困生转化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促进师生情感沟通。
一、高三历史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分为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等。如果学生对历史学科本身不感兴趣,那么将很难获得源源不断的探求知识的动力,也难以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还有一些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无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另外,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者运用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会造成“学困”。从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氛围是两个重要原因。没有教师的科学指导,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学生所处的学习氛围对其思想行为活动也是有着深刻影响的。
二、学困生的主要表现
高三阶段,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然而学困生在学习方面仍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能力,他们对于历史知识总有些厌烦情绪,甚至想逃避历史学习。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依赖性比较强,总是等到教师提出要求他们才开始准备,或者跟随着其他同学的脚步;上课不专心听讲,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还喜欢抱怨;甚至有一些学困生因为不喜欢历史课或者成绩差所以不尊重历史教师。
三、实现高三历史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1.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突破重难点
高三阶段,学生应当不断加强对重难点的突破,然而教师不能采取“揠苗助长”的方式,要先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把控好课堂复习的节奏,及时巩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通过提问、让学生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时,引导学生根据朝代顺序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朝至元代集权制度的发展以及明清的君主专制进行梳理和归纳,建立完整的表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特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就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并且让学生及时地进行修正。教师应当根据重难点有目的地对题目进行选择,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答能力。另外,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薄弱点,有目的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真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困生在课堂中的探究积极性不高,很少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因此,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途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真正跟随教师的步伐、专注于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分析、讲解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观点冲突的产生。例如,在复习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了一道题目,该题主要分析了“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通过放大呈现给学生,教师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解答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然后对其进行改正和补充。待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又进行了全面地解析和补充,便于学生更好地总结。
3.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很多时候因为遭遇了某些挫折或者不愿意面对一些问题,所以才会导致“学困”的产生。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不管是不是学生的班主任,都要承担起与学生积极进行情感沟通的责任,了解学生在学习上还有生活中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开心结,让学生放下心里的戒备,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接纳教师并喜欢上教师的历史课。
在高三阶段,不仅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倍增,作为一名教师,也时时刻刻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对于历史学困生,教師更要给予他们关注和爱护,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引导学困生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运用科学的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学生主动勇敢地面对挑战,完善历史知识结构,体会学科魅力,一步一步地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周建斌.高中历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7(7):136-137.
[2]常兴成.高中历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5):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