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初中政治课学法指导的尝试
2018-09-13罗宏祥
摘 要: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地位,就是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做好笔记,把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创新意识。
关键词:政治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通过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方略,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但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师生认为政治课就是课堂上老师口若悬河的讲解和课后学生生搬硬套的背诵,这既不符合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尝试,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要抓住初中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初中学生思维单纯,容易好动,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觉得好奇。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完成一课的内容后,适当抽出1~2分钟时间,有意识地对下一课内容的一些新奇的知识,提出疑问。如:在完成初三年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我国还有哪些基本国策?联合国为什么把每年7月10日定为“世界人口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这些好奇的疑问翻阅下一课。并且老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对于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和不宜理解的地方用着重号、圆圈和波浪线等不同符号画出来,以便在学习下一课时,心中有数,科学用脑,合理分配精力。这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主动性。
二、 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
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政治的内容全都在课本上,没有必要做笔记,其实不然。笔者曾做过实验,如:在讲初三年级“党的基本路线”时,在所带的三个平行班中设计了以下板书:
要求1班的同学不做笔记,2班和3班的同学做笔记。在授课过程中,1班的部分同学由于在手中无事可做,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同学在位桌下面搞小动作。在第二堂课上提问检查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以及板书括号中的内容时,回答上的同学只有60%。2班和3班的同学课堂上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配合默契,并能根据老师的指导主动挖掘自己的潜力,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第二堂课上提问检查时95%以上的同学都能回答上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和板书括号中的知识点。显然,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和不做笔记的效果截然不同。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政治课堂上做笔记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可以防止学生由于手中无事可做而分散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笔记的整理,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三、 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政治课中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如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就要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废除农业税条例,西部开发战略”等等,这些都是以上理论的体现。学习政治课就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变为身边的学习资源,才能使学生觉得这些高深的理论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理论就是有趣的知识。
四、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新课程为学生设置了许多活动,无论是讨论式、观察式还是表演探索式,都力求充分反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有些活动仅凭学生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想错、说错、做错不要紧,只要每个学生具有较高的合作精神,你说一点,我说一点,他说一点,这点点滴滴就会拼凑成一个完整的问题。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束束小草可以汇聚成一片绿洲。
五、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作为当代青年,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质疑,敢想敢说敢做,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行动和语言。他人想不到、做不到、说不上的,自己能想到、做到、说上,且得到他人的赞许时学生就有一种良好的愉悦感,这样学生越学越爱学,越爱学越要学,并且越学越灵。作为政治课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作为政治课教师,应从民族振兴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着眼,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好获取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罗宏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安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