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建构“点”式学材

2018-09-10伏军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材历史教材

“三学”即“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它是李庾南老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揭示了存在于普遍教学现象之中的一般规律。“三学”基于学材又超越学材,它指向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给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与当下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在不断学习李庾南老师“三学”思想之后,应对“变幻莫测”的历史教学,笔者逐渐有了自己清晰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下面以统编教材《秦统一中国》为例,谈一下历史教学中“点”式学材的建构与实践。

一、初识学材,自主获取基础“知识点”

李庾南老师认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者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能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决不能只是讲教材。”[1] 教材是学材的基础和根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学材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是教材的丰富和补充,是以生为本、紧扣课标而延伸和辐射的资源总和。

“初识”学材,学生定有新鲜感和先入为主的阅读习惯,囫囵吞枣,挑故事读,三五成行,随手一翻等等,这是初中生常有的事。学生如何将一课的重难点读懂、吃透、思深,需要在课前找到文本的“着力点”。

这里的“点”,可以是人物、事件或历史某一片段等。从寻找教材中的“点”出发,避免了知识的枯燥无趣,激活学生求知索“点”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埋下伏笔。

在《秦统一中国》一课中,当课堂教学聚焦人物时,学生一定会齐声说出“秦始皇”,这一特定的关键教学人物。此时,可以让每位学生为秦始皇做张“名片”,介绍“始皇帝”,学生经过思考,很轻松地把本课的知识框架“拎”出来。走向人物背后的知识则是历史学习的“二次聚焦”,定位于历史事件的每一小点,“秦王”为何能成为“秦皇”?建立大一统的举措有哪些?如何统一文字,文字统一之后又对秦朝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哪些作用?你是否认同秦始皇统一思想的举措,为什么?

点点相连,环环相扣,深入浅出,问题倒逼,学生的关注“点”就会始终跟紧教师,一道去寻找、去思索、去假设,甚至会身临其境,置身历史场景,进入历史教学的忘我境界。初识学材,扫清知识点障碍,为能力培养和情感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二、延伸学材,主动提升能力“关键点”

如果学习视野仅仅停留在“文本”上,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有高度,也缺乏深度,此时教师的“引导”很关键。不断延伸学材,拉伸思维,让学生立足“基础”并走出“基础”,着手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

纵观历史,秦朝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点”,前有纷争不断的春秋战国,后有声名显赫的大汉王朝。如何在历史上给其客观公正的定位?此时,学生的脑海一定会呈现出中国古代历史的最美画卷,头脑急速的运转并不停地自我追问。“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城,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王朝的颓废,化作当代中国一张响亮的“名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两千多年的继承与发展,达到空前膨胀,最终在與民主、法治、人权的较量下,灰飞烟灭!

评价一个朝代或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置身特定的、客观的历史场景,需要把是否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作为考量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有积极作用的事件。评价时,不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尽可能“身临其境”,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评价历史人物是初中生必备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具备朴素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意识。[2]

横向联系可以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在特定的人物、事件之间,都能产生彼此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晰起来,达到“比较出真知”的目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为何将秦皇汉武并列?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或措施?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当学生融入知识当中,将问题“学材”化,兴趣很浓,兴致很高,可以顺利地逐一化解比较中的“个性见解”。此时,教师还需要将比较“升级”。“谋不同”但“道相似”,秦皇汉武做法不同,但根本出发点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秦朝命短,宛若流星,瞬间消逝!假如请你把脉“秦朝”病理,你该如何开出“病方”?

学生此时已经超越“学材”,几乎在每个人脑海当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学材”。原有的死记硬背到现实的情景试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无处下手。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教学应该升级为教育,这是每位历史教师应该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三、拓展学材,培养情感目标着力“点”

可能大多数教师,秦皇汉武比较完之后,本课基本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视野一直在“内陆”徘徊,从来不曾“远走他乡”,何来国际视野?此时需要每位教师能够在合适的时候拓展教材,落实关键品质,升华情感目标,彰显历史教学的灵魂。

接近课堂的尾声,如果此时再将“画卷”拉起,越升越高,公元前221年时,秦灭六国。以中国作为世界历史版图上的“点”,放眼世界,遥远的东方,秦始皇嬴政集“三皇五帝”于一身,一呼百应,开辟中国封建帝国千年的大手笔,而西方望去,你可曾看到什么?同时呈现如下材料。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为夺回失地,开始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同年,为争夺处于托勒密和塞琉西帝国之间的南叙利亚而爆发了第四次战争,战争的结果使得这块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的土地,仍然保留在托勒密帝国的手中。公元3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前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一除南印度迈索尔地区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走向衰落。此后印度就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列国的时代。

东西方顿时交织到一块,文明古国相聚到一起,学生单向的思维在“迦太基帝国、孔雀王朝、日本大和民族”等诸多国际因素背景下,渐渐赋予了他们特定的民族内涵和朴素的家国情怀。当学生将目光从一个人、几个事件,乃至一段历史,放眼中国,胸怀天下,没有多余空洞的说教,就能培养国际视野、世界情怀。课堂教学中,我们只需要将我们 “注意点” 的俯视角度微微一调,呈现给学生的又会是别样的天空。

脚踏实地,更需仰望星空。当孩子们经常性地跳出一个个“具体的、抽象的、呆板的”知识时,我们无疑在为他们打开一扇扇窗户。曾经透过这些“窗户”,清朝大臣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孙中山在思考救国的“良药”——革命!毛泽东拿起历史的“接力棒”,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华民族站了起来!邓小平打开“这扇窗”,力主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习近平总书记重拳出击,严惩腐败,着力中国梦,让中国富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可惜的是,我们今天太多的历史课堂,太多的历史教师不愿打开这些“窗户”,让课堂“闭关锁国”,眼中只有一点——“知识点”。“知识点”固然不可少,但是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能力提升“点”,情感目标着力“点”重视到位并深入实践。正如李庾南老师强调,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理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社会化的非理性过程。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信念以及价值观等组成的动力系统对由感知、记忆、思维等组成的认知活动系统起着定向、鉴别、筛选、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3]

“点”式学材建构基于“三学”,立足课堂,以人为本,关照生命,为学生终身成长提供必备知识、必要能力和关键品质,也为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提供一种可能,一条实践路径和一种实践思考。历史教学的路很长,愿我们所有同行都能带着期待重新出发!

【注释】

[1]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57页。

[2] [3]伏军:《在历史教学中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点·线·面”式美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山东教育》2017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学材历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