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时代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2018-09-10余娜陈国庆

度假旅游 2018年2期
关键词:旅游

余娜 陈国庆

摘要: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不断的进步,很多传统的行业已经出现投融资增长匮乏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业投融资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现在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迎来“旅游+”时代。但是我国现存的投融资模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政策体系不完善、资金总量不足、中小企业受限等。因此,该文将在我国现存的旅游业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从利于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和保证各主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和发掘富有我国经济特色的“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投融资模式。

关键词:“旅游+”;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2-0007-04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其中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随之而来的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旅游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2015年的时候,国家旅游局就明确指出:全民迎接“旅游+”时代。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外相比,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期限较短,虽然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和升级,但是旅游业的发展不应拘于传统模式,而是需要进行实质性的转型,这种发展趋势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投融资的模式是否是对所有利益主体有效且有利的。随着旅游业在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突破,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目前的投融资总体能力偏弱,融资渠道很单一,资金供应链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因此,要在原来传统的模式上创新旅游业投融资模式,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挖掘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项目融资模式。全新的“旅游+”时代,一方面可以为其发展创造现实机遇,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旅游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还能为旅游业的投融资模式提供坚实的基础,从而创新出具有中国社会发展特色、且能够与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

2 文献综述

国外对旅游业的研究开始较早,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其对旅游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证。尤其是国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在对于“旅游+”时代下,关于其投融资的模式创新和投融资的流程等领域都已经研究得相当成熟,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Kemal Kantarci(2007)以管理项目的视角,探讨了包括国内外在内的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影响。Stephen R.C. Wanhill(1986)针对旅游投资的高风险原理,提出来解决此类风险的有效措施。Kumi Endo(2006)认为,基于政治因素,投资会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我国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旅游业的投融资模式,其中比较集中的领域在于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方面。梁萌萌(2007)重点分析了旅游业的现存的融资方式,认为引入资本市场是解决旅游业融资最有效的方式。邢雅楠(2011)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投融资的特征,以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为基础,提出了旅游业所需要的投融资模式。李婷(2016)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整个旅游经济市场的投融资体系,认为旅游业投融资的创新模式应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将两者结合对比,以发现新趋势,创造出可实现的创新路径。

3 旅游业投融资模式的概述

3.1 现状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6年召开的中国旅游投融资大会上指出,根据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所强调的理论方针,国家旅游局将在全新的“旅游+”时代背景下,根据政策背景,全面开创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投融资工作的新局面,并强调了以下几点:1)要致力于构建旅游投融资新机制;2)要致力于打造旅游投融资新平台;3)要致力于拓展旅游业投融资新空间;4)要致力于培養旅游投融资新主体。根据经济市场和旅游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对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的需求,在2017年上半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且设立了“中国旅游产业基金”。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业在2016年度里,实际完成的投资额接近1.3万亿元,同比增长接近30%。其中,主要的投融资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是延续了之前的模式,在旅游业市场中投资主体依次是民营资本、政府和国有企业。因此,为了实现旅游业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理论支持政策,科学地将旅游业在战略部署上进行空间布局和规划,积极地引导旅游业市场的各类资本进行突破传统的转移,从而探索出符合我国特色经济体制的创新型模式。

根据我国旅游业市场的发展分析,现总结出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的特征如下:

1)多元化投资未变

从国家旅游局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的重要主体现状是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为辅,且各投资主体的投资偏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民间资本比较偏好于东部地区,因为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而且偏好大型综合类旅游度假产品,这类投资项目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能够保证投资收益;政府和国有企业这两大类投资主体则主要偏好于在西部地区旅游,且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较多。

2)新业态投资高速增长

根据业态分布分析,新业态投资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森林旅游和邮轮游艇旅游在旅游业市场中的增长比例最高,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旅游项目,比如低空旅游、海洋旅游等,这些项目业态的增幅均高于50%。

3)非旅游业行业投资旅游业的趋势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下行压力也不断增大,导致社会投资的增速变慢。因此,大型非旅集团开始介入旅游业,其中包括百度、万达、阿里巴巴等。这些大型非旅集团希望通过线上流量和线下资源相结合,投资和并购相关的产业,实现共同盈利。

3.2 问题

1)旅游业投融资的能力比较薄弱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市场的潜力在不断被开发,旅游项目的融资能力需要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旅游项目的无形成性是目前旅游业投融资能力得到提升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在投资环境激烈的市场,和别的产业相比,旅游业的投资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亟须创新旅游项目评估体系。

2)旅游业投融资项目的开发和引进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引导

目前的投融资规模显然无法满足旅游业市场的发展,某些省份在引进社会资金进行旅游投资时还采用一对一谈判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其一,会导致引进的旅游项目成功率降低,其二,使得旅游项目缺乏时效性,其三,将产生巨大的机会成本。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不同旅游项目具有不同的个体性,而投融资双方对区域性旅游项目的总体定位把握不到位,如果在回报率等关键因素上出现意见不一致或处理不当,就会使旅游项目后期投入资金不盈反亏,从而使得各利益主体损失惨重。

3)旅游业投融资市场人才的缺乏

作为经济市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旅游业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投资者具有良好的投资头脑和前瞻性的眼光,还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进行专业的投融资实践。因为在传统投融资模式中,普遍认为旅游业不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步入门槛也很低。所以在旅游业市场要进行有效的投融资,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在投融资流程操作中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将会毫无疑问地导致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操作的失败。

4)旅游业投融资环境的缺陷

与西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业的资本市场历史较短,不同的商业行为缺乏良好的宏观环境,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的管制,导致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影响了自身的投资收益,这使得构造健全的体系和和谐的投融资环境迫在眉睫。

4 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经过旅游业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旅游+”时代,这意味着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需要进行不断创新,才能顺应社会继续发展下去。创新型投融资体系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扩充并且结合互联网、金融手段等加以灵活运用。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旅游项目借助逐渐完善的资本市场,开始多维探索新型的融资方式,以有效解决融资能力不足、投融资机制有效性和人才的缺乏以及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的问题。

4.1 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构成元素

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未来的旅游项目将会越来越富有时代特性,且将更加复杂化,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经营管理模式,还需要考虑投融资模式的要素结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旅游业投融资模式必将会实现构成元素多元化方面的创新。

1)旅游业投融资方式

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一些产品,例如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是旅游业投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创新的基础条件。同时,旅游项目也越来越富有诸如地方性的特征,这也为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旅游项目选择。在此背景下,旅游业的投融资将会摆脱产业局限性,更加有效率和有效益的开拓国际融资平台,探索出不同的投融资方式。

2)旅游业投融资渠道

国内旅游项目的投融资渠道主要有信托机构、债券市场、银行、股票市场等,但对于传统的旅游项目来说,其信用体系尚未形成。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将现存的旅游业投融资渠道运用于实践,形成一种规范,也是“旅游+”时代的重要标志。

3)旅游业投融资主体

对于投融资主体来讲,多元化是指,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各方资本只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就能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地选取旅游市场中的项目进行投融资,从而实现当代旅游市场所需要的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目的。这也是政府和市场的一个平衡点,有助于双方分担风险,这种投资主体的复合式模式引导着未来的投融资模式。

4.2 综合化的投融资模式运用形式

尽管“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业的投融资模式也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和经济转型等现实考验。要想实现资源優化,就需要依托旅游项目实体,将不同的投资模式进行糅合,实现共担风险。

1)流程综合化

旅游项目的进展依赖着各流程之间的互相结合,如果流程单一,将会使资源未达到最优利用,从而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旅游业投融资流程的综合化就要求在开发项目、投入资本、建设经营等环节实行多利益主体多投融资方式,借助平台优势、主体优势和政策优势等,实现投融资项目的滚动发展并保障项目投融资后期的收益。

2)经营综合化

不管是专业聚合还是渠道整合,或者是产品组合,都是决定旅游项目投融资效益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匹配旅游综合体,还能快速回笼资金,彻底将理念运用于实践,满足投资主体的诉求,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的综合化。

3)产品综合化

期望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市场,旅游项目的投融资产品打破分业经营和监管,能够将业务范围扩至保险、基金等产品。并且发行的金额、范围等都应该根据不同的主体进行适当的放松,以塑造出综合化的融资产品。

4.3 网络化的投融资模式实现方式

在“旅游+”时代下,网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是促进旅游业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社会是一个贯穿着互联网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对信息的普及,所以对于旅游项目的投融资模式来讲,要顺应时代的创新,就必须实现模式的网络化,这相当于最基本的条件,这样才能帮助旅游业更高效的发展。

1)全面的投融资整体信息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旅游项目本身和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对接,增加信息的对称程度,帮助各主体对投融资项目的整体把握,还能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投融资的成功率。

2)信息化的投融资流程

旅游项目的投融资在进行过程中将会带来繁琐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在时间安排上和资本投入上要形成匹配,而信息化的流程则加快了项目的进展速度,除了节约成本以外,还解决了决策者处理繁琐信息的苦恼。

4.4 资本化的投融资模式运作流程

随着旅游项目的不断发展,其数量和种类都变得繁多,所以为了保证旅游业市场的长远发展,要求旅游项目投融资的各个操作流程越来越规范化也是一种创新途径。这意味着旅游项目的资本结构需要不断进行优化,这也是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进行资本化的必要因素之一。

1)条件资本化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等都是项目进行的基础,这些基础是决定投融资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将这些资本进行流转,整个旅游市场将开始建立起资本化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投资价值的增值。

2)渠道资本化

在“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大型化和综合化这两类特点,将被融入到投资渠道的资本化中。因为随着旅游业逐步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又开始在各个方面变得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所以投融资的模式必须进行转型,即将资本化运用到运作流程中,进行直接融资。

5 总结

从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来看,不管是政府的自我定位,还是投资者的决策,或者是整个资本市场,都不太成熟。所以,在旅游业迎来全新的“旅游+”时代背景时,进行旅游业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需求。

首先,将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引入旅游信息平台。由于旅游业市场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这意味着将会吸引不同的投融资主体。同时,不同的旅游项目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流程也是具有差异性的,这些都会带来繁冗的信息,从而降低利益主体之间交流的有效性。而将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旅游信息平台,会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信息库,将各个旅游项目进行大数据分析,使得投资者与旅游项目之间进行高效匹配,帮助各利益主体找到一个最优平衡点。

其次,完善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融资平台,在利益主体之间建立起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国家旅游局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旅游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在不断扩展,但是还不够完善。因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旅游项目,未来的发展是获利还是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保证的,所以我国旅游业现在存在的融资方式对于各利益主体来说,是具有较大风险的。解决途径之一就是将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机构连接起来,遏制旅游业投融资难的现象发生,同时为旅游项目开发主体提供担保作用,也为中小型的筹资者带来福音。

最后,构建创新机制。对于旅游市场的发展来说,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的创新,需要国家制度、项目管理体系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創新。只有将各方面的创新同时进行,才能建立起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开放性地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大国家对专业领域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构建出具有中国经济和中国时代特色的旅游业投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 罗春燕.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国内外需求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7,33(11):150-152+170.

[2] 刘帅,吴有进.城市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融合发展研究[J].管理观察,2017(30):91-92.

[3] Kemal Kantarci, Perceptions of foreign investors on the tourism market in central Asia including Kyrgyzstan, Kazakhstan,Uzbekistan, Turkmenista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3):820~829.

[4] Stephen R. C. Wanhill. Which investment incentives for tourism? [J].Tourism Management, 1986,7(1):2~7.

[5] Kumi End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ourism-flows and volum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4):600-614.

[6] 李婷.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旅游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7] 邢雅楠. 旅游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

[8] 梁萌萌. 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9] 麻学锋,何颖怡,孙根年.旅游投资决定机制及其时空响应——以张家界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02):222-231.

[10] 赵彩婧.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投资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1] 李锋.基于综合模拟法的区域旅游投资预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5):148-156.

[12] 邢雅楠. 旅游投资研究[D].天津大学,2011.

[13] 李琪. 完善我国旅游投资管理的对策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小达人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旅游趣事(共4则)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