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教学应注重过程化指导

2018-09-07叶英英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合作写作教学兴趣

叶英英

[摘 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少、慢、差、费”,忽视对整个作文写作过程的引导与管控。新课标要求我们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也就是说,写作教学应注重过程化的指导。为此,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大胆发现, 合作探究,自我感悟,讨论交流,提升能力,从而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文风和良好的写作习惯。

[关键词]写作教学;过程;兴趣;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06002

写作教学向来被誉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亦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多年以来,写作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尽管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为走出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困境进行着长期不懈的探索,然而至今仍然缺乏一种适用于城乡不同起点的学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究其原因,虽然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但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这些对作文教学的探讨,往往侧重于一端,而忽视对整个作文写作过程的引导与管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新课标的要求,为我们当下的写作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就是写作教学应注重过程化的指导。

新编人教版教材的写作专题,与各单元阅读的学习重点紧密配合,侧重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化繁为简,将整个写作过程细化为若干个环节、步骤,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以七年级作文教学为例,教材设计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记叙文写作方法。为了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练有所获,编者有意识地将记叙文的写作分解成各个能力点,从而形成一个作文教学序列。如七上的“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七下的“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等。编者的这种化繁为简,只是从宏观层面上告诉我们,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要始终关注过程,关注前后写作知识点和训练点的关联。在具体的每一个写作能力点的训练中,我们同样要有过程意识。下面,我以七年级上册第一次作文课“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例,谈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过程化指导的。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因此,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愁事愁情愁眉苦脸”,下联是“苦坐苦想苦不堪言”,请学生帮助写一个横批。学生有说“痛苦”的,有说“心烦”的……然后我出示拟的横批:“写不出来”。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在说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紧接着,我信心十足地说:“同学们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老师有信心,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喜欢写作文,至少是不怕它!为什么老师这么有信心呢?因为古人说过:‘我手写我心。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向知心朋友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教师有信心,学生才会跟着有信心。感兴趣、有信心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二、积极实践,鼓励发现

本单元第一课是《春》,第二课是《济南的冬天》,课前我布置了学生写小作文《校园秋景》,这篇作文是本次作文指导非常有用的教学素材。我在课堂上精选了五个片段,让学生辨析哪些是真的写学校的秋景,哪些是假话、套话。

比如,有学生写道:“秋天的校园芳香扑鼻,花坛里菊花开了,有黄色的,有白色的,还有粉色的。有的像少女手中的花球,有的像火炬,还有的像火把,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句子虽然很美,但学生听后都暗笑、摇头,因为校园内并无菊花,这明显与我们的校园不符。

再如:“迷人的秋天啊!金色的果实是你的裙装,灿烂的秋菊是你的点缀,火红的枫叶是你的编织帽,你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仙女降临人间,装点着祖国的大地。”此景虽美,但不是自己的校园所独有。学生一听便知这是套话。

还有一个学生对校园内的草进行了描写,我鼓励大家积极寻找问题:“草并不深,只是浅浅的,也并不很绿。许多草在地上躺着,只有稀疏的几根还立着。”此处的问题并不明显,学生产生了不同意见,我适时提醒他们:初秋小草是不是“只有稀疏的几根还立着”,是不是所有的草地都是一个样呢?

注重过程指导,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适时修改,写真话,抒真情。

三、合作探究,自我感悟

基于前面的实践与发现,学生觉得“我手写我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容易不自觉地说假话、空话、套话。于是我趁机请大家四人一组,展开讨论: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正所谓集思广益,在班级交流中,学生逐渐明确可以写身边的人、亲身经历的事、熟悉的景物等。这个时候,我引导大家:写身边的人,如老师、同学、亲人,可以写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写亲身经历的事,比如一堂有趣的课,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第一次走进初中校园的场景,与某某相识的过程等;写熟悉的景物,比如校园的建筑、绿化,上学路上的景物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把它们写得具体细致,文章内容就会很充實。

四、讨论交流,提升能力

明白了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接下来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我依然请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我请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先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我予以引导、总结:第一,要细心观察。如写人,要注意观察这个人长什么样,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他(她)说话、做事有什么习惯;写景,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写出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第二,要用心思考。如写人,要重点写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能前后矛盾;写事,要想清楚这件事涉及哪些人,时间、地点是什么,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何,要想清楚了再写,否则就会很乱;写景,要注意同一个景物四季特征是否相同,早晚是否有区别,初秋和深秋有什么不同,要学会比较,写出景物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还穿插了一个游戏:写一个人,不说名字,猜猜他(她)是谁。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绝大多数都能够抓住人物的特征。第三,要真心感悟。所写的人、事、景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由此,我们对生活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些往往是文章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使文章变得有深度。这里我提醒学生注意:写感悟并不一定非得写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只要是自己真实独特的所思所想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这节作文课只是初中写作课的一个引子,学生只要弄明白作文“写什么”“怎样写”即可,是我对人教版新教材作文教学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着眼于对学生发现写作素材、比较甄别素材、学会观察思考等过程性东西的启发和引导。实践证明,这种注重写作过程指导的教学,不仅消除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文风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合作写作教学兴趣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