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本解读过度化现象
2018-09-07魏调平安琪
魏调平 安琪
[摘 要]文本解读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如开展不适宜的解读,课堂教学将是失衡的。文本解读要适度,即要做到分寸合理,毋过犹不及。
[关键词]文本解读;過度化;适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04001
凡事皆有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同样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过度或失衡的现象。有的教师坚持“深度解读”,在解读教学文本时深了再深,走向了深的极端,阅读教学就成了教师和少数学生能够享受的盛宴;有的教师坚持“浅阅读”,在解读时蜻蜓点水,从语言文字的此面滑行到彼面,学生从头到尾咀嚼着早已通晓的东西,直到无味乃至厌倦;有的教师举着“广度解读”的旗子,拓展了再拓展,乃至抛弃了文本,胡乱生发;有的教师则坚持“细读”,逐字逐句,对文本进行“地毯式”的解读,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塞满了课堂……这些,都不是适宜的解读,把如此的解读放置课堂,那么课堂教学也是失衡的。
一、文本解读过“浅”
这里提到的“浅”,指的是解读的粗浅、肤浅。有的教师仅仅依照教参上的解读,让课堂徘徊在浅层状态;有的教师不去发掘文本隐含的深层价值,读懂了文本的表面意思就以为是获得了“真理”,结果只是看见了皮毛。孙绍振曾说有的教师“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有时无谓地制造难度,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比如,一位教师在上《李凭箜篌引》一课时,让学生朗读诗歌,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意义,教师再讲解诗歌中“女娲补天”“江娥啼竹”等典故。“女娲补天”“江娥啼竹”等典故固然重要,可是这首诗应关注的是诗人描写音乐的技巧,教师并没有涉及。在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并非一定要读出专家水平,但是在学生能够接受和掌握范围内的解读还是有必要的。
二、文本解读过“远”
这里所说的“远”,指的是拓展得过远或偏离。阅读教学要注重拓展延伸,但是,教学文本写了什么内容,流露了什么情感,是如何组织文字表达情感的,有的教师都不关注,只是盲目地进行拓展延伸,似乎语文课堂没有拓展,就不成功一样。
有一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其中一个环节是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学生看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热闹,但在这热热闹闹中,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把语文课上成了电视剧播放课。这样的课堂,看似大容量、多联系、广积累,却与教学文本的关系不大,只是造成了课堂的虚假繁荣。文本解读需要广度,但是如果解读时把文本撇在一边,只顾旁征博引,就是本末倒置,会让文本陷于虚无的境地。
三、文本解读过于“追新求异”
阅读教学要有“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一线教师都非常注重对教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是解读文本不能打着“个性化解读”的旗号,走向“追新求异”的极端。
孙绍振曾说:“全国各地的课堂上违背文本主体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啊,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啊,《皇帝的新装》中的骗子是‘义骗啊,《愚公移山》中的行为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啊,不一而足。”笔者听课时发现,时至今日,教学文本还是面临着被歪曲解读的现实。
某教师在执教《荆轲刺秦》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行刺秦王的行为?”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课堂实录:
生1:作为刺客,他学艺不精,在这样危险关键的场合,他一定要有“一击毙命”的功夫,然而在秦国的表现证明他不拥有这样的本领。能力水平这般还去行刺秦王,这是自大,是有勇无谋。他还不讲江湖道义,死前还把太子丹供出来,是为不义。(生笑)
师:你的说法可以说得通。
生2:荆轲就是个恐怖分子,行刺秦王的行为就是现在的斩首行动。(生笑)
师(笑):你的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在这节课中,生1的回答看似个性,生2的回答看似有趣,乍一听大家觉得有些道理,但仔细回味,发现就是对文本价值的背离。学生的看法显然是对文本的歪曲解读,授课教师却给予了肯定,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孙绍振说:“阅读历史经典的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脱离了历史语境,用当代观念强加于古代经典,把历史经典看成是一堆垃圾,实际上是一种反历史主义的幼稚病。”
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要适度,即要做到分寸合理,毋过犹不及。我们解读教学文本时,始终要记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始终要记得学生的接受能力,始终要记得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