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2018-09-05汤志利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解剖学导图基础

席 君,汤志利

(1.南昌市卫生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思维导图指的是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主题中的隶属关系清晰展示出来,从而建立一种加强记忆的心智图,以此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充分开发学生的左右脑。在此过程中,以大脑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这就是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看来,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积极应用思维导图是很有必要的。

1 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概念阐述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在19世纪末发明的一种思维工具,它是人体大脑进行放射性思维的一种主要表现,主要是利用多维度图像、色彩、代码等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达到有效增强大脑记忆的效果[1]。在思维导图应用中,人们需要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清晰的图形上,有助于将枯燥的解剖学知识瞬间变为容易记忆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彩色的图形。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增强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2 解剖学基础教学现状

解剖学是人体形态结构科学,这对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学好其他医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医学专业基础学科。解剖学主要展示的是人体形态结构,所以它涉及很多不宜记忆的名词,同时部分章节内容比较烦琐,因此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部分学生表现得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认为解剖学知识很难理解。比如解剖学中涉及人体全身静脉、动脉和其他一些抽象的神经系统等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分不清重点,无法掌握解剖学学习方法,不能及时在大脑中进行解剖学知识框架的构建,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很大困扰。因此,积极探讨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3 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3.1 思维导图应用要点

3.1.1 积极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 将思维导图作为解剖学基础教学的主要工具,有助于促使教学过程精细化,这就要求教师对思维导图教学高度重视[2]。例如在解剖学系统授课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制作出人体脉管系统的思维导图,及时构建系统的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将脉管系统有关的教学内容清晰展示出来,有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系统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使得思维导图的全景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脉管系统知识的整体框架,有助于学生及时抓住教学重点,清楚认识到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见图1)。应用思维导图整理教学内容,及时将有联系的素材集中起来,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解剖学知识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减少了教师工作量,还实现了解剖学基础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增强了教学效果。

图1 脉管系统联系的思维导图

3.1.2 利用思维导图明确知识点的关联性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明确解剖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用多种想象有效刺激学生记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积极提炼出关键词,帮助学生记忆,使教学内容具有一目了然的特征,也方便学生随时翻阅。

3.1.3 借助思维导图制订学习方法 比如某教师考虑到部分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强,因此鼓励他们采用书签法预习解剖学知识,并及时绘制成思维导图,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思维导图最佳成果评比,以此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解剖学的学习热情,改善学习被动的现状。另外让学生制作一个书签,上面是每天需要复习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印象,强化思维导图的应用。然后将复习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及时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1.4 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解剖学中有很多专业名词,如冠状轴、白质、腹股沟管、鼻旁窦等,这些名词对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可利用思维导图将解剖学关键词和有关名词联系起来[3],养成及时做笔记的习惯,以此实现增强大脑记忆的良好效果。还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将大脑容易记忆的一些视觉元素和解剖学知识联系起来,将知识点及时提炼出来,保证记录过程迅速,然后利用思维导图构建起一座文字、实物、图形相结合的解剖学认知桥梁,使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抓住知识点。

3.2 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解剖学基础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解剖学知识点的及时梳理,同时将其在解剖学基础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有效渗透,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促进了解剖学基础教学水平的提升。

3.2.1 课前预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为了有效增强思维导图在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鼓励学生积极预习解剖学实验有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思路绘制解剖学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炼出了解剖学章节中的重点,并进行及时消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印象,还促使学生自学能力不断提升。

3.2.2 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应用多媒体,将解剖学有关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对照评比,选出绘制最好的作品,让全班学生学习,有效提高了解剖学基础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展示。应用多媒体进行解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及时抓住难点[4],快速掌握重点,思路清晰,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2.3 课后复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鉴于思维导图的优越性,教师将其应用在解剖学知识的课后复习中。在学生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及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串联复习。思维导图的应用使解剖学基础教学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4 结语

解剖学知识点多、专业名词不易理解,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应用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以简明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和记忆,有助于学生掌握解剖学的知识系统。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实现解剖学基础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解剖学导图基础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不等式”基础巩固
烃思维导图
“整式”基础巩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6章 一次函数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