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山县西林山千佛堂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2018-09-05石建刚朱丽平
石建刚 朱丽平
(1.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平山县博物馆)
河北省平山县北约10公里处的东、西林山,曾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保存了大量佛教文物和遗迹。东林山现存一处唐代摩崖造像、一座明代石窟[1]、一处寺院[2]和一处塔林[3]。西林山现存石窟三座[4]、庙观遗址数处、唐代开龛碑记一方及清代重修碑两方。西林山石窟1982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013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对其做了简要介绍,编号为西林山第1、2、3窟。三窟[6]分别俗称百佛堂、千佛堂和万佛堂,百佛堂在山巅偏北处,造像破坏严重,年代大约为辽金时期;千佛堂位于百佛堂南侧100米处的一座巨石上(图一),开凿于安史之乱时期的史朝义显圣年间(761~763年);万佛堂位于西麓山腰,造像主要有大肚弥勒、千佛和个别道教内容,约为明代开凿。其中西林山千佛堂石窟为研究安史之乱时期河北地区的佛教和石窟寺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所以,2013、2014年间,我们多次对西林山千佛堂石窟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就相关内容作一系统介绍。
图一 西林山千佛堂石窟位置示意图
图二 千佛堂石窟外景
一
1.窟龛形制
窟门朝向为北偏西约60°,窟平面为横长方形,窟横宽3.46、进深2.95、高2.45米。窟顶作仿木悬山屋顶状,中央凿方形脊檁,两坡雕方椽,两山顶端雕大斗承梁檁(图二)。正壁前设通长低坛基,宽1、高0.05米。洞窟前部凿有一个规整的长方形低槽,长1.6、宽0.59、深0.18米(图三)。窟内四壁开龛造像。窟门为方形,宽1.04、高1.17米,有立柱、门框、门槛。
2.造像与题记
四壁共有较大造像龛八十二个,分布情况如图四所示。现就四壁造像和题记内容介绍如下:
正壁
图三 千佛堂石窟平面和纵剖面示意图
中央横向布列第2、3、4三个较大龛(图五),第2龛为圆拱龛,主尊面相饱满,嘴巴较小,桃形头光,圆形身光,内着僧祇支,外着“垂领式”佛衣,左手抚膝,右手上举(残),疑为说法印,跏趺坐高束腰须弥座,不露足;右侧菩萨,桃形头光,梳高发髻,有缯带,圆脸小嘴巴,面相饱满,戴璎珞,帛带于腹前环绕过两臂而后下垂至龛底,双手合十,跣足而立;左侧胁侍被盗。第3龛,尖形龛,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主尊桃形头光,圆形身光,头残,着“垂领式”佛衣,衣角呈三角形覆手,下着裙,裙摆呈三瓣式,中间一瓣亦呈三角形,双手结禅定印,跏趺坐束腰高须弥座;二胁侍菩萨站于仰莲座上,皆为桃形头光,高发髻,面相方圆,帛带于腹前呈两道环绕并过两臂而后下垂至莲座;龛下另凿一长方形龛,雕刻有六身世俗装人物,按“人”字形排列,左右对称,均站在仰莲台上,疑为供养人像。第3龛上侧有题记:“□□郡平山□(县)邑(?)主(?)……郡……”。第4龛,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主尊,桃形头光,圆形身光,头毁,内着僧祇支,外着“垂领式”佛衣,左手抚膝,右手掌心向上置于膝上,束腰高须弥座;二菩萨形象类于第3龛菩萨。第1龛(图六),尖拱龛,该龛较深,应是重修造成的。龛底部形成了一个较低的二次台面,且有一个明显的缺痕,而这里并没有千佛造像龛,说明重修是在千佛龛之前进行的,所以应是在首次凿刻过程中出现失误后立刻又进行了重修。重修使得龛内造像较深,并使得龛内空间不足,于是出现了左右菩萨不对称的情况,左侧菩萨明显空间不足,之后又在龛右补刻了一身骑狮菩萨造像。以上四龛下方有第5、6、7三个龛,第 5龛主尊为禅定坐佛,第6、7龛主尊为倚坐佛,三龛主尊两侧胁侍均为骑狮文殊和乘象普贤,分别有狮奴和象奴。第6龛左侧有题记:“……敬(?)造(?)……佛一铺合□(家)供养”。第7龛下侧为第8、9、10三个较小的龛,均为一佛二菩萨。壁面左侧竖列第11、12、13三个大龛,第11龛(图七),尖形龛,主尊为跏趺坐、施禅定印,左右胁侍为骑狮文殊和乘象普贤,分别有狮奴和象奴。第11龛左右两侧及龛左上侧题记分别为:“清信仕三品子行平山县尉张或(?)非供养”“非妻贾氏合家供养显圣元年(761年)五月造”“敬造释迦牟尼佛一铺”。第12、13龛,分别为一佛二菩萨。第14龛为一身菩萨造像。其余均为千佛造像龛,龛型分尖拱龛和圆拱龛两种,衣着分垂领式、通肩式和右袒式三种,其中以垂领式最多,右袒式仅数例。
图四 主要造像龛分布示意图
左壁
第15至34等二十个较大佛龛,均为一佛二菩萨,主尊双手施禅定印。第15龛左右两侧有题记“清信仕三品子行平山县尉张或(?)非合家供养”“非妻贾氏一心供养□(显)圣元年八月廿日造”。第16龛,龛型为在基本圆拱龛的基础上形成二次收进,呈尖拱形,暂称为二重尖拱龛(图八),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为桃形头光,圆形身光,头部毁,内着僧祇支,外着“垂领式”袈裟,双手施禅定印,袈裟一角翻出覆手,裙摆呈三瓣式,跏趺坐于“工”字形束腰高须弥座上;二菩萨,均为高发髻,面相饱满圆润,体态丰腴。第33龛左侧有题记“……郡……亡父母敬造阿弥陀□(佛)一区”,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图九),佛像头毁,形象与第16龛主尊基本一致,二菩萨丰腴饱满,是典型的唐代仕女形象。最下层横列第35至43九个较小佛龛,第35至38四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第39、43二龛为禅定坐佛;第40、41二龛为一佛二侍者;第42龛为一佛一侍者。第24龛右侧立菩萨龛左侧存题记“佛弟子□二娘乔氏遇(与)夫敬造”。其余内容以千佛龛为主,这些千佛皆有题记(图一〇)。前部下侧千佛题记可辨识者有“……为亡父母造”“曹二娘造佛一铺”“……造佛一铺”“田氏佛一铺”“……氏佛……”“……三娘佛……”等。中部上侧千佛题记可辨识者有“佛弟子省绣(?)供养”“佛弟子进代(?)供养”“佛弟子王□供养”“佛弟子□玉供养”等,统一为“佛弟子某某供养”格式。中部最下一层题记有“……母造佛一……”“□三娘佛一铺”“……为□父母……”“……为亡过父……”“李二娘为……”等。后部千佛龛题记可释读者有“……母造佛一铺”“……父母佛……”“……大娘为□父母□”“李二娘……”“……佛一铺”“女四娘供……”“……佛一铺”“李二娘……”等。
图五 第2、3、4龛造像
图六 第1龛造像
图七 第11龛造像及题记
右壁
整个壁面共有十七个较大的龛,第44龛位于中央位置(图一一),为二重尖拱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主尊为桃形头光,圆形身光,头部残,面相方圆饱满,直鼻,嘴略小,内着僧祇支,外着“垂领式”袈裟,右手置膝上,左手上举,两手皆残,跏趺坐高束腰须弥座;二菩萨,均为高发髻,面相饱满圆润,体态丰腴。第45至49、51(图一二)、52、54至58等十三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其中第45龛主尊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残,其余均双手施禅定印;第49、55(图一三)两个龛造像为倚坐佛与二菩萨;第46、50两个龛为倚坐佛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组合,带狮奴、象奴,主尊均双手抚膝;另有第53、59、60三龛为禅定坐佛。第54龛左、右两侧分别存题记“□□□□城(?)县清信士平山县主簿周岚□合”“□妻正氏……”。第55龛左右两侧及左上侧题记分别是:“□(显)圣二年(762年)四月十五日”,“……氏……”“……勒佛一铺”。其余壁面以千佛造像龛为主,其中一身为倚坐佛,其余均为禅定坐佛,每龛旁均有“南无某某佛”的题记,可辨识者有“南无妙花佛”“南无作明佛”“南无不可花佛”“南无力□佛”“南无大威□佛”“南无花□佛”“南无因□佛”“南无□氏佛”等,其余仅可见“南无”二字。
图八 第16龛造像
图九 第33龛造像
图一〇 第24龛左壁千佛造像
图一一 第44龛造像
前壁
窟门左侧壁面,第61至66等六个龛均为一佛二菩萨,第61龛主尊右手举于胸前、掌心向内、抚于胸部,左手抚膝,其余均双手施禅定印;第64龛左侧题记“……合家供养”;第67龛左部残,第68龛右部残,现存部分均为一佛一菩萨。窟门右侧壁面,中央第69龛(图一四),主尊为倚坐佛,双手抚膝,左右为骑狮文殊和乘象普贤,亦有狮奴和象奴,龛左有题记“□(显)圣二□(年)□七(?)……像一铺合家……”。最下层第70、71、72三个较小龛,均为一佛二菩萨;74龛为禅定坐佛。壁面最上方横列九个佛龛,第78龛主尊为倚坐佛,施禅定印,左右为骑狮文殊和乘象普贤,亦有狮奴和象奴;第74、75、76、77、79、80、81、82八龛均为一佛二菩萨,第81龛主尊手印(图一五)与第61龛同,其余均双手施禅定印。第74龛左上侧题记为“……佛一铺”,龛左题记为“佛弟子张奉……”。第81龛左侧有题记“……亡过□□及□又(?)□□母(?)……”。门左侧壁中部千佛造像龛可辨识题记分别为“刘进(?)晖供养”“造千佛主潘二娘供养”“□□□妻盖供养”……盖供养”。门右侧壁千佛龛可辨识的题记有“……造佛(?)铺……”“……造……”等,大多题记被历代重绘的颜料覆盖,无法释读。
图一二 第51龛造像
图一三 第55龛造像及题记
图一四 第69龛造像
图一五 第81龛造像及题记
二
1.开凿年代
就整个石窟造像而言,不存在相互打破的关系,应是一次性完成的。第2、3、4三龛处在正壁中央,位置最为重要,且龛型统一规整,正壁其他各龛显然是围绕这三龛分布的,它们应是凿刻最早的三龛。同理,处在左、右壁中央位置的第16、44两龛的开凿时间也应是较早的,特别注意的是,16和44两龛所处位置、龛型、造像内容都较为一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或为同时开凿。根据第11、15、54、61龛纪年显圣元年五月、显圣元年八月二十日、显圣二年四月十五日、“(显)圣二□(年)□七(?)□”判断,正壁开凿最早,主要造像开凿于显圣元年四月前后,左壁主要造像则开凿于显圣元年八月前后,而右壁则应在显圣二年四月左右,第61龛题记可能为显圣二年七月,若此内容不误,则前壁主要造像的开凿时间更晚一些。由此可大致确定四壁主要造像龛的开凿顺序为正壁、左壁、右壁、最后是前壁。千佛龛分布于各主要造像龛的空隙间,特别是第1、7两龛上方的千佛均限于空间而雕刻较小,这说明千佛龛的凿刻时间晚于前述各主要造像龛。综上所述,千佛堂石窟大体开凿于史朝义显圣元年初到显圣二年末(761~762年)。
2.造像题材
千佛堂石窟内所见造像组合大体分四类,跏趺坐佛与二站姿胁侍菩萨,跏趺坐佛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倚坐佛与二站姿胁侍菩萨,倚坐佛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大量的跏趺坐佛与二站姿胁侍菩萨的组合,其主尊一般而言应是常见的释迦牟尼佛,但从第33龛题记来看,也不能排除存在阿弥陀佛等其他题材的可能。由于这些造像的组合、形象、手印等都较为类似,没有明显的题材特征,难于一一判定其身份。从第11龛的题记内容可以判定,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组合的跏趺坐佛还是释迦牟尼,并非晚唐以后流行的华严三圣。从第55龛造像题记“……勒佛一铺”,可以大致判断这里的倚坐佛为弥勒佛。
倚坐佛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的造像组合,该窟共有这种组合的造像五龛,然相关题记难以释读,其造像来源不甚明了。就目前所知,这种造像组合极为少见,仅云南剑川石钟山石钟寺第4号龛造像组合与此相同,但其年代已晚至五代宋初时期。而2012年甘肃省泾川大云寺出土的一件北周时期的造像碑为我们提供了思路,造像碑上部残缺,仅存下部两层内容,上一层共三龛,中央为交脚菩萨、右龛为倚坐佛、左龛为乘象普贤菩萨,下层为维摩、文殊辩法造像[7]。在北朝至隋代这一时期多有将维摩、文殊图像与交脚弥勒结合表现法华思想者(当然在这种组合中必不可少的图像还有释迦佛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图像),实例主要见于云冈北魏中晚期洞窟、关中陇东及河洛地区的石窟和单体造像、莫高窟隋代洞窟[8]。云冈石窟以第7窟、第1窟、第6窟为代表,以云冈第1窟为例,北壁中央浮雕兜率天上交脚弥勒菩萨,南壁窟门东侧文殊、维摩对坐,窟门西侧释迦佛与螺髻梵王对坐[9]。陇东地区的造像碑受云冈石窟影响,释迦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多配置在碑阳中轴线上,维摩、文殊则配置在中轴线下方或左右两侧,实例如天水麦积山北魏晚期10号造像碑、泾川隋代开皇元年(581年)造像碑[10]。大云寺所出北朝造像碑所存图像组合与陇东地区的造像碑图像布局一致,所以笔者认为该造像碑应是一通法华造像碑,交脚菩萨代表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表现的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普贤菩萨劝发品》所云,法华经奉持者将来往生兜率天净土思想,而下层的维摩、文殊图像具有示方便说法的意图。进而推测,造像碑上部残缺部分所表现内容极有可能正是释迦说法和释迦多宝并坐图像。其实,同样题材的造像碑也流行于早期的东部地区,如北齐邴法造像碑、北齐武平三年(572年)浚县造像碑、隋代开皇二年(582年)滑县造像碑,均有弥勒与乘象普贤的造像组合,且皆配置了维摩、文殊造像[11]。交脚弥勒菩萨与乘象普贤组合,依据的是《妙法莲华经》卷7《普贤菩萨劝发品》的记述: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若有人受持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12]
在法华造像中,也多出现倚坐佛形象,其中以云冈38窟较为典型,北壁(正壁)中央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龛;东壁正中分上下两龛,上龛为交脚弥勒菩萨,下龛为结跏趺坐佛,应是释迦佛,在交脚弥勒龛两侧分别配置有倚坐佛;西壁中央大龛亦是倚坐佛,李静杰认为这里的倚坐佛即是弥勒佛,表现的是弥勒下生思想[13]。在麦积山133窟16号造像碑下层释迦多宝佛龛中,在二佛中间配置了倚坐佛,同样表现的是弥勒下生信仰。同时,在法华图像中,文殊与普贤的组合也出现较早,例如北魏时期的炳灵寺老君洞即出现了“普贤菩萨+□□叶佛+东方□偻孙佛+文殊师利菩萨+释迦牟尼佛+多宝佛+观世音菩萨”的图像组合,题记明确提到“普贤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14]。后来则演变成了文殊骑狮和普贤乘象对称出现的情况,莫高窟初唐331窟东壁窟门上部的法华经变即是较早的一例。文殊骑狮和普贤乘象成对出现,不仅存在于图像实例中,且有着其佛典上的依据。在《妙法莲华经》中普贤菩萨是护持法华经的大菩萨,为乘白象王形象;文殊菩萨是释迦佛的上首菩萨,地位尊崇。且在刘宋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文殊和普贤也是成对出现的:
佛涅槃后,佛诸弟子若有受持、读诵、解说方等经典……得见我身及多宝佛塔……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恭敬法故,持诸妙华住立空中,赞叹恭敬行持法者。[15]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千佛堂石窟所见与骑狮文殊、乘象普贤组合的倚坐佛为弥勒佛,另,第55龛的倚坐弥勒或也可作为一个旁证。这种图像组合或是在“倚坐弥勒佛+乘象普贤”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了与乘象普贤对称出现的骑狮文殊形象,或是在“骑狮文殊+乘象普贤”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了倚坐弥勒佛形象,何者在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其佛典依据应是法华经。
最后,大量出现的千佛造像也是千佛堂石窟重要的造像题材,根据右壁所见千佛龛佛名题记“南无妙花佛”“南无作明佛”“南无不可花佛”“南无力□佛”“南无大威□佛”“南无花□佛”“南无因□佛”“南无□氏佛”等,可以确定千佛造像的佛典依据是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该经经首即言“受持读诵诸佛名者,是人现世安隐,远离诸难,及消灭诸罪”,可见该经旨在除罪灭报,求的现世幸福[16]。
3.特点
第一,具有民间性公共佛堂的性质。就洞窟形制而言,千佛堂为人字披顶殿堂窟,窟顶作仿木悬山屋顶状,中央凿方形脊檁,两披雕方椽,两山顶端雕大斗承梁檁;窟门处凿门槛、门框,与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十分类似。就造像及其布局而言,四壁所开各龛分布杂乱,主次不明。甚至出现了像第1龛那样因为雕刻失误而胡乱重刻,以及像第1、7两龛上方的千佛那样,因限于空间而雕刻较小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开窟之前没有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整个营建过程较为随意。就窟内所见功德主而言,窟内造像题记虽大多模糊难辨具体内容,但是从其痕迹可知82个主要造像龛绝大多数都刻有造像题记,从已释读题记来看,其内容主要是书写功德主身份以及所造佛像名号;另,左壁和前壁千佛造像几乎也都有明确的功德主。功德主身份,除“三品子行平山县尉张或非”和“平山县主簿周岚□”夫妇外,目前所见均为普通民众,且以女性为主。施愿内容多是为亡过亲人祈福。可见功德主均是平山县官吏和普通民众。所以我们认为该窟具有民间性公共佛堂的性质。
第二,以家庭式供养和女性供养人为主。该窟所见供养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家庭式的供养人,题记中明确书写“合家供养”,如第6龛的“……佛一铺合□(家)供养”,第15龛的“清信仕三品子行平山县尉张或(?)非合家供养”“非妻贾氏一心供养□(显)圣元年八月廿日造”,第24龛右侧立菩萨题记“佛弟子□二娘乔氏遇(与)夫敬造”。第二类,女性供养人,就目前所见供养人题记看,女性供养人远超过了男性,主要有“曹二娘造佛一铺”“田氏佛一铺”“□□□妻盖供养”等形式。第三类,题名“佛弟子”某某者,如“佛弟子省绣(?)供养”“佛弟子进代(?)供养”“佛弟子王□供养”“佛弟子□玉供养”等。目前窟内所见供养人多为平山县的普通官吏和民众,且以家庭式的供养和女性供养为主。
第三,衣襟一角于胸前翻出覆手的垂领式佛衣。千佛堂石窟,绝大多数佛像着“垂领式”佛衣,佛衣于胸口呈现较为居中对称的V或U字形领口,腹前衣襟一角翻出覆手。佛下着裙,呈三瓣式,中间部分呈U或V字形,与腹前翻出的衣襟一角形状一致(倚坐佛除外)。千佛堂石窟所见“垂领式”佛衣具有衣角覆手的特点,这在龙门石窟的唐代千佛造像中极为常见,或受其影响。同时千佛堂石窟造像中与“垂领式”佛衣相搭配的三瓣式裙装,又是龙门石窟所不见。千佛堂石窟的这种独特的佛衣类型为东林山摩崖造像所继承。
[1]摩崖造像雕刻于东坡半山的一座巨石上,共存3龛19尊造像,房树辉、赵艳龙认为造像开凿于宋金时期(房树辉,赵艳龙.河北平山发现摩崖造像[J].文物春秋,2013(3):34-36.然从其风格、样式来看,与西林山千佛堂造像颇为一致,年代当接近,所以,笔者认为应为唐代造像。
[2]东林山石窟,开凿于南坡半山的一座巨石上,正壁中央雕观音、文殊、普贤三尊坐像,另有西游记、地狱和少量道教造像题材,约为明代开凿。
[3]万寿禅寺,寺内现存元、明、清碑刻四方,元至治二年(1322年)《寺门之碑》《重修殿阁碑记》(具体年代不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林山万寿寺重修佛殿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林山万佛寺碑记》,《寺门之碑》记载该寺为唐天寿太子“潜稽兰若也”。
[4]万寿寺塔林,原有墓塔23座,现存13座,1号塔传为天寿太子李圆泽师父之塔、2号塔传为李圆泽法师灵塔,其余为宋、金、元等时期所建。
[5]唐碑为唐大历四年(769年)《大唐西临山石龛像记》碑,此碑原在西林山脚下的山头村东,现藏平山县博物馆。该碑风化严重,大部分内容已无法释读。碑额书“大唐西临山石龛像记”,碑阳落款日期为“唐大历四年岁次己酉(769年)四月”,可见该碑当与西林山千佛堂石窟存在密切关系。碑中提到“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一职,经考证应是首任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官职,所以该碑是李宝臣修建“临山寺”并开凿龛像的功德碑。关于《大唐西临山石龛像记》碑的具体内容以及与西林山千佛堂石窟的关系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讨论,本文暂不涉及。两方清碑分别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临山寺五佛殿碑》,现裸露于西林山下的山头村东头的小道旁;《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碑记》,现立于临近山顶的一处建筑遗址旁。见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66.
[6]该造像碑现藏于泾川县博物馆,依据背面题记“庚辰□月□日”和正面造像内容,魏文斌老师将其年代确定为北周明帝武平二年(560年)。承蒙魏文斌老师提供相关图片和录文,在此表示感谢!
[7]卢少珊.北朝隋代维摩诘经图像的表现形式与表述思想分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 (1):84-88.
[8]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比定为维摩诘经《佛国品》中描述的释迦佛与螺髻梵王,见云冈石窟(1)[M].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所,1952:39.
[9]前者藏于天水麦积山第133窟,后者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10]三方造像碑现均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11]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M].大正藏(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2:61.
[12]李静杰.中国における5~6世紀の法華經美術の研究——麦積山北魏晚期第10号碑像の図像構成[J].鹿岛美术研究:第19号别册.鹿岛美术财团,2002.后收入郑炳林,魏文斌主编.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上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496.
[13]王纪月.麦积山16号造像碑内容风格辨析[C]//郑炳林,花平宁.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上).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53,158.
[14]甘肃省博物馆,炳灵寺石窟文物保管所.炳灵寺石窟老君洞北魏壁画清理简报[J].考古,1986(8):735.
[15]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M].大正藏(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2:393.
[16]菩提流支,译.佛说佛名经[M].大正藏(第1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