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人”的生存意义
2020-12-23潘建鹏
摘 要:《坛经》记录的慧能佛教思想面貌,阐述明心见性的修习教学方法,对当今禅的修习和传扬,以及现实意义的“人”的生存体验都能提供切实的启示。通过考察慧能的禅定境界观点、修禅方法以及对生死起灭的看法为现实的人生存方式提供了指示意义。
关键词:本心;自性;禅定;生灭去来;生存意义
自佛教传入后,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关爱生命情感的现实需求,禅宗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生命观照思想。《坛经》作为禅宗的基本经典,记录了慧能生平事迹和说法思想。
一、禅定的境界感悟
传统佛教的禅定意义,都有印度坐禅冥想的影子,教导方法仍以“静心、念佛、坐禅”为修行实践。《坛经》则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禅定之法,根据主观的心理状态和实际的现实状况出发,对禅作出了新的阐释。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坛经》坐禅第五)
这一解释,集中表达了慧能禅定修习思想的几个方面。首先是禅定的解释,将原先的限定于“坐”“静”等方法破除开来,教人看到内心的体悟,不需执著于具体的形式,一切都自由自在、无所障碍,隐隐含有“定无所入,慧无所依”之意。其次,清净本性。教人外之“心念不起”、内之“见自性不动”,实则内外一体同时进修才是禅定的本真意,不起杂念,不乱本性。不要执迷于外在的一切景象,消除随外界变化而起灭的心之所动。这一说法的前提在于“本性自净自定”,即是认识到人的本性是“净”与“定”的本然状态的,只是“为见境、思境即乱”。最后,经历了上述的正本清源似的功夫,需得自修自行,自成佛道。然而,对于佛道所在又在何处的追问,在忏悔篇,也发出了这样的追问:“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众生归依的其实都在自己的身心之中,而非身心之外。
禅宗重视现世的内心的自我解脱,讲求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得到启示和陶冶,再在一念之间获得顿悟超然。传统文学作品中大多数的禅意作品都体现了自然的静溢、宇宙的空寂和作者内心清淡的情思,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述了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和都在幽静的状态下体察天地万物同在的意境。在引宗白华的《美学散步》里讲:“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并且从动静中去体验情感所在:“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说明禅的意境体验不仅有助于审美艺术境界的领悟,更是生命状态的感受体验,是处在现实社会里的芸芸众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觉悟和生死解脱。
二、本心的体察清净
佛教传入中土后,逐渐将关注生命的觉悟诉诸于“心”的解脱。慧能提出即心即佛的佛性论,他将人们对生命存在的追寻拉回到人现实的当下之心,强调“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普照国师修心决》:“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故世尊云:‘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又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是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都意在说明佛在本心,修行的实质就是对本心的发觉体察。在慧能付嘱弟子后更是直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告诫后代迷妄之人领悟认识本心,自性真佛的大意。
《般若第二篇》中言:“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即是通过观察妄心而见真性。慧能认为般若之智众生先天具备,“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需要“示导见性”。同时这种观察与一般意义的观察不同,是“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 。这似乎受到了儒家的人人皆有成圣可能性思想的影响,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觉悟,将人的地位重新回归到现实的中来,也是将佛教的角色形象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定慧第四》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慧能对于佛教经典中常见的修行法要作出了独特的解释。分别以不忆念、不执著一切相,由此入定的“无相三昧”;于念而无念,所无之念,即是不符合真实的邪妄之念,善恶心之念,体会未起善恶分别时的心体。即是心念未起,不染万境,这种体会在《行由第一》中惠能说与慧明言中有所指引:“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无住,即是解脱无缚,将关注放在了现实生活中寻求自在解脱,念念不住,不住著于一切,保持流动、解脱心境。
《坛经》对自性中“自”的发现和肯定,突出了以人为主体的现实思考。对于“自”的把握在于前面的“无念、无相、无住”三诀,由于众生本具佛性,只是为烦恼尘劳障蔽,需要通过这些法门去发现原本的自我所在。世间一切事,都在于世人的身心之中,所求得开悟,就是达到内外不住,去来自由,通达无碍,悟解心开。
三、生命自由
《坛经》对佛教的本土化改造使宗教的超脱与世俗文化间形成了交集,不仅是对佛教自身教义的创新与发扬光大,其折射的内在超越精神也对世俗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佛教所言的众生解脱的过程是一种具有超越性质的生命活动,但禅宗并不是为了解脱而解脱,解脱后生命超越所达到的自由状态才是禅宗所关注的要点。在禅宗看来,生命的自由之境是了悟生死之后,众生也性解脱的境界,也就是从生死解脱到涅槃的境界。在《付嘱第十》嘱咐弟子时所言“法性本无生灭去来”,又诵《真假动静偈》说与众弟子,阐述“一切无有真”“自性入生死”之法,即是说明关于事物与本质的世界关系中,一切事物都是假象,要摆脱外界事物的束缚,远离一切执着包括佛法传衣,此间生死,才能发现本质所在,也能回归到对内心真实的认识。惠能开创的南禅, 践行的依然是佛教的最终旨归——帮助芸芸众生实现解脱。人心, 佛性, 般若智慧, 成为了禅宗的三大基石。将外传入以来的传统佛学思想,结合本土的儒道等多家思想及现实生活的“人”的生存需要,提出了“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佛学创新中有了自本土而生、融为本土特色文化思想一体的可能。作为拥有生命意义的“人”, 现实的日常生活, 對生命的成长,生存状态的追求,也会成为佛教思想关注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湛空.心理学视角下的《坛经》心性思想[J].宗教心理学,2018(00):94-114.
[2] 于阿丽.《坛经》的生命观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4(04):32-37.
[3] 陈守湖.生命审美的中国理路——以《庄子》与《坛经》为考察中心[J].社会科学论坛,2016(06):194-202.
[4] 常春雨,武杰.试论《坛经》之内在超越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2):17-20.
[5] 许秀娜.《坛经》心性学说与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之比较[J].理论月刊,2015(02):46-50.
[6] 张海沙,侯本塔.《坛经》“三十六对”与苏轼诗歌创作之关系[J/OL].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7[2019-12-24].
作者简介:潘建鹏(1994.09),男,汉,重庆渝北,硕士,西南政法大学-410120,研究方向,古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