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茅坡村M21发掘简报

2018-09-0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与文物 2018年3期
关键词:墓室骆驼考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1年11月至2014年底,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万科城二期基建施工过程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建设区域内勘探发现的273座汉唐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长安万科城二期项目位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北侧、原长安区茅坡村西北(图一)。此地属隋唐长安城的西南郊,隋唐时代称为“高阳原”,是隋唐长安城周围的墓葬密集区之一。其中M21因出土了一件带有人物雕塑的陶骆驼俑而受到学界瞩目[1],特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M21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向南。开口于耕土层和扰土层之下,开口距地表深0.6米。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南北水平全长42.82、墓底距地表深6.9米,方向180°(图二)。

墓道 竖穴斜坡底土圹结构,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坡度22度。墓道口水平长7.9、南宽1、北宽0.94米,底长7.5、南宽1、北宽1.04米。墓道东西两壁开口略窄于坡底,口小底大,两壁面经铲平休整,表面光滑。北壁从开口至坡底向南倾斜。

图一 茅坡村M21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M21平、剖面图

过洞 3个。皆斜坡底土洞结构,平面均呈南北向长方形,拱形顶。自南向北第一过洞长1.38、宽1、高1.7米;第二过洞长1.5、宽1、高1.8米;第三过洞长1.26、宽0.92、高1.4米。

天井 3个。皆为竖穴土圹斜坡底结构,平面均呈南北向长方形,宽度比墓道稍窄。自南向北第一天井长2.62、宽0.98米;第二天井长2.7、宽0.98米;第三天井长2.96、宽0.9米。其中第三天井东西两壁在距南壁约0.4、距墓葬开口约0.86米处由上至下各有三个脚窝,呈马蹄形,面宽0.14、高0.12、进深0.12米。

甬道 土洞结构,平面略呈梯形,拱形顶。进深1.24、南宽0.9、北宽1.1、高1.5米。

图三 镇墓兽(M21:13)

图四 镇墓兽(M21:13)

图五 骑马俑(M21:4)

墓室 位于墓葬最北端,土洞结构,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2.62、东西宽2.62~2.8米。墓室四壁平直,约从1.26米处起券,拱顶弧高约0.54、通高约1.8米。在墓室北部发现一盗洞,呈椭圆形,直径0.6米,从地表直通墓底。

葬具位于墓室西部,因进水冲扰及盗扰,保存较差,从痕迹看应为木棺葬具,长约2.2、南宽0.92、北宽1米。另在填土中发现零星板灰及锈残的铁棺钉。在墓室西侧清理时发现少量腐朽的黄色骨沫,葬式不清。

除棺床位置及墓室中部各有一组铜钱外,墓室内残存的遗物全部集中堆放于墓室东南角。

图六 骑马俑(M21:4)

二、随葬器物

由于盗扰严重,该墓共出土随葬器物39件(组),包括陶俑、陶器、铜钱,以各类陶俑为主。铜钱位于墓室中西部,其余均位于墓室东南角。

(一)陶俑 出土31件,有镇墓兽、骑马俑、风帽俑、笼冠俑、小冠俑、执箕俑、坐俑、陶马、骆驼等。皆为泥制红陶,前后合模制成。

1.镇墓兽 1件。标本M21:13,人面兽身,呈蹲踞状,踞于底座之上。头戴黑色尖顶盔胄,昂首,耳贴塑。面相温和,眉脊突出,弯眉,高鼻梁,细长眼,抿嘴,红唇。兽身着红彩,多脱落不明显。两前肢呈斜立状,胸部前倾,两后肢屈蹲在近半圆形实心底座上。前肢之间镂空,前后掌均为三爪。尾部从臀部中间沿背脊伸出,尾端向后翘起。通高24.6厘米(图三、四)。

2.骑马俑 1件。标本M21:4 ,应为甲骑具装俑。骑俑头戴兜鍪, 顿项垂至肩, 颌下有护颈。面部清秀, 表情平和。上身着窄袖衣, 外罩铠甲,肩加护膊, 腰间束带。铠甲以墨线勾绘,脸部周围的兜鍪及身前护膊上有贴金残痕。下身穿裤, 脚穿靴。双臂微屈肘, 手握拳置胸腹上, 双手有孔。马呈站立状,四肢下原应有踏板,已残缺。马头残缺, 背上有鞍鞯,身上胸甲、身甲、搭后齐备,马尾打结成花。鞍鞯上涂有黑彩,胸甲、身甲、搭后上均以黑彩勾绘出虎皮纹,襕边施以红彩。通体施白彩。残高25.2、残长17.8、宽7.8厘米(图五、六)。

3.风帽俑 13件,分为两型。

Ⅰ型 8件。标本M21:21,头戴风帽,风帽顶部较低平,帽缘垂至颈部。面相圆润,细长眼,圆鼻,小嘴。外着圆领大衣,长及膝部,腰部束带。左手贴身下垂,隐于袖中。右手曲置腹部呈握拳状,拳上有一贯穿上下的倾斜状小孔,作执物状。下着裤,露尖足。通高18.3厘米(图七,1;图八)。标本M21:30,出土于墓室东南角,泥质红陶,前后合模制成。头戴风帽,风帽顶部较低平,帽缘垂至颈部。面相圆润模糊,粗长眼,圆鼻,小嘴。外着圆领大衣,长及膝部,腰部束带。左手贴身下垂,隐于袖中。右手曲置腹部呈握拳状,拳上有一小孔,作执物状。下着裤,露尖足。通高18.4厘米(图七,2;图九)。

Ⅱ型 5件。标本M21:15,腰部残断,已修复。头戴风帽,圆顶,帽顶前沿有一圈凹弧,帽缘垂至颈部。面部圆润模糊,细长眼,宽圆鼻,小嘴。外着翻领右衽窄袖长袍,长及膝部上方,腰部束带。腹微鼓,左手贴身下垂,隐于袖中。右手曲置腹部呈握拳状,拳上有一小孔,作执物状。下着裤,膝部微凸,露尖足。通高16.5厘米(图七,7;图一〇)。标本M21:28,头戴风帽,圆顶,帽顶前沿有一圈凹弧,帽缘垂至颈部,风帽后部残损。面部圆润清瘦,细长眼,宽圆鼻,小嘴。外着翻领右衽窄袖长袍,长及膝部上方,腰部束带。腹微鼓,左手贴身下垂,隐于袖中。右手曲置腹部呈握拳状,拳上有一小孔,作执物状。下着裤,膝部微凸,露尖足。

通高16.3厘米(图七,8;图一一)。

图七 出土陶俑一

图八 风帽俑(M21:21)

图九 风帽俑(M21:30)

图一〇 风帽俑(M21:15)

图一二 笼冠俑(M21:18)

图一三 笼冠俑(M21:19)

图一四 笼冠俑(M21:6)

图一五 小冠俑(M21:34)

图一六 小冠俑(M21:35)

4.笼冠俑 6件,分为2型。

Ⅰ型 5件。标本M21:18,头戴笼冠,冠顶低平,后脑突出,露发,头部前倾。面相圆润模糊,细长眼,圆鼻,小嘴。身穿开领广袖长衫,袖垂至膝,腰部束宽带。双手捧于胸前,上有一圆孔,作执物状。衫下沿前后侧镶有绉边,前面垂露二飘带。下着裳,裳长及地,露足,足着履。通高19.4厘米(图七,4;图一二)。标本M21:19,出土于墓室东南角,泥质红陶,前后合模制成。头戴笼冠,冠顶低平,后脑突出,露发,头部前倾。面相圆润模糊,细长眼,圆鼻,小嘴。身穿开领广袖长衫,袖垂至膝,腰部束宽带。双手捧于胸前,上有一圆孔,作执物状。衫下沿前后侧镶有褶边,前面垂露二飘带。下着裳,裳长及地,露足,足着履。通高19.5厘米(图七,5;图一三)。

Ⅱ型 1件。标本M21:6,颈部残损。头戴笼冠,冠顶低平,后脑突出,露发,头部前倾。面相圆润清楚,细长眼,高鼻,小嘴,颌下布满胡须。身穿开领广袖短衫,胸部束带。左手贴身下垂,隐于袖中,左袖下垂飘带至两脚之间。右手曲置胸前呈握拳状,拳上有一圆孔,作执物状,右袖垂至大腿。下着裳,裳长及地,前面垂露一飘带,露尖足。通高24.6厘米(图七,6;图一四)。

5.小冠俑 6件,分为3型。

Ⅰ型 4件。标本M21:3,颈部残损,已修复。头戴小冠,顶部低平,后部略高。面相清秀模糊,细眉,细长眼,圆鼻,小嘴。外着开领广袖短袍,内穿圆领衣,袖垂至大腿,腰部束宽带。双手捧于胸前,上有一圆孔,作执物状。下着裳,裳长及地,露足,足着履。通高21.2厘米(图一七,1;图一八)。标本M21:23,头部残损,已修复。头戴小冠,顶部低平,后部略高。面相圆润模糊,细眉,细长眼,圆鼻,小嘴。外着开领广袖短袍,内穿圆领衣,袖垂至大腿,腰部束宽带。双手捧于胸前,上有一圆孔,作执物状。下着裳,裳长及地,露足,足着履。通高21.5厘米(图一七,2;图一九)。

图一七 出土陶俑

图一八 小冠俑(M21:3)

图一九 小冠俑(M21:23)

Ⅱ型 1件。标本M21:34,颈部残损,已修复。头戴小冠,顶部低平,后部略高,微残。面相圆润模糊,细眉,细长眼,圆鼻,小嘴。外着开领广袖短袍,内穿圆领衣,袖垂至大腿,腰部束宽带。双手捧于腹前,手上无圆孔。下着裤,裤长及地,露尖足,右足大,左足小。通高18.2厘米(图七,3;图一五)。

Ⅲ型 1件。标本M21:35,头部残缺,外着开领广袖短袍,双袖合拢,袖垂至大腿前侧,腰部束带。双手捧于胸前,手隐于袖中,上有一圆孔。下着裳,裳长及地,露足,足着履。残高16厘米(图七,9;图一六)。

6.执箕俑 1件。标本M21:38,呈踞坐状,头上梳髻,头向前倾。面相清秀,细长眼,圆鼻,小嘴。颈部残断,已修复。身着长裳至地,膝前执箕。通高9.4厘米(图二〇、二二)。

7.坐俑 1件。标本M21:39,头部残,呈踞坐状,身体微向前倾。身着长裳至地,双手置于膝上。通高6.8厘米(图二一、二三)。

8.动物俑 2件。

图二〇 执箕俑(M21:38)

图二一 坐俑(M21:39)

图二二 执箕俑(M21:38)

图二三 坐俑(M21:39)

图二四 陶马(M21:36)

马 1件。标本M21:36,呈站立状,头下垂。张口,双小眼,两耳处有小孔。身体光滑,无装饰物。尾部残,四肢直腿站立,左右前肢、右后肢大腿以下部位残损,左后肢膝部以下残。长13.9、残高10.1厘米(图二四)。

图二五 骆驼俑(M21:12)

骆驼 1件。标本M21:12,内壁有手指捺压痕迹,推测先合模分制头颈、身体及四肢,然后左右粘接成型,通体施白色陶衣。整体呈静态站立状,四肢下部及尾部残断,踏座缺失,断肢露出陶胎内支撑加固用的铁筋(图二五、二六)。

骆驼所表现的原型属于广泛分布在内亚高纬度荒漠地带的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昂首直立,张口露齿,呈嘶鸣状,双目圆睁,颈部呈“乙”字形弯曲,颈上生鬃毛,颈下有嗉毛,四肢上半部有肘毛,驼毛浓密而蓬乱;双峰峻立,双峰间搭放垂向两侧的驮囊,囊下驼峰两侧横放帐架。残高29.1、长28.8、宽15.1厘米。

驼身两侧垂下的驮囊上各模印一组拱下人物,方向相反,系出同范,两组装饰之间亦即驼峰间的驮囊上有一圆形装饰。主体建筑为左右双圆柱支撑起的平圆拱(segmental arch),柱身装饰竖向凹槽,柱头分多层,柱身上端为同心圆形装饰,然后是间隔联珠纹装饰带的钵形和覆钵形部分,覆钵上有双层收束,之上是呈涡卷状外翻的植物纹装饰,再上方有一层联珠纹装饰带承托拱基;柱头的钵形和覆钵形部分以及柱础上都有风格化的多瓣装饰;圆拱分内外两层,外层是呈放射状的装饰带,内层为联珠纹,拱脚内侧装饰上卷的莨苕叶;拱顶上有分别向两侧弯垂的装饰。柱头上有向外侧延伸的另一拱脚,表明印模原来应该表现的是一幅多柱支撑的连拱图像,驮囊上的装饰仅截取了其中的一间;圆拱之间还有倚坐于拱肩上的人物形象,一侧似为力士,胸前束甲、腰间束带、臂上臂钏和手镯清晰可见,腹部圆鼓,屈膝,一只手按于大腿之上。另一侧人物仅残有飞扬的绕身衣带及一只手臂。

图二六 骆驼俑(M21:12)

图二七 左侧驼囊特写

图二八 右侧驼囊特写

图二九 右侧驼囊图案展开图

圆拱下、两柱间的主体是一主二从的三个人物形象,居中是一位半裸的男性,秃顶,头后有圆形头光,主体为放射状光芒纹,外缘装饰联珠纹。有髭多髯,深目高鼻,赤裸上身,左臂搭绕于左侧男性随从肩上并垂于其身后(此处的左右是按照图中人物各自的视角,下同),右侧女性扶其右臂斜向前伸,右手下垂;腰部缠裹印度式的短托蒂(dhotī),露腿,跣足,右腿前迈,似踩在右侧女性外展的裤腿上,左腿屈膝提脚,重心后移,被两侧随从搀扶行进,呈醉酒状。左侧男性随从侧身面向中间人物,短发,耳部有坠饰,头部后方垂下两条饰带,身上缠裹紧身及踝的长袍,上半身可见斜向披挂的覆肩上衣,双腿褶皱细密;跣足,右脚前迈做行进状,左臂下垂,有臂钏和手镯,左手提一胡瓶,胡瓶带柄,流状口,束颈,梨形瓶身,喇叭口状高圈足,上有节状装饰。右侧女性盘发,发髻高耸,额前似有一排片状饰物,面部呈四分之三侧面,侧身搀扶中间的男性,右手扶其前臂,着薄衫束腰长裙和及踝长裤,裤裙均有细密的褶皱,裙裾装饰联珠纹,头后至右肘有斜向衣带,腰后垂衣巾,跣足。

图三〇 出土陶器及铜钱

三人头顶至圆拱之间有藤蔓,无根无系,悬于空中,藤干自左及右呈弧状,有卷叶状蔓枝螺旋缠绕其上,可能是在表现葡萄藤;三人左下方图像边缘处有旋绕的飘带,右侧女性下方有一件兽首来通(rhyton),兽头的角和耳部轮廓清楚,左侧男性下方可能是一件四足动物剥皮后缝制而成的皮囊,四肢、尾巴和中间的接缝清晰可见,卧置于地面,腹部圆鼓,口部捆扎。图像边缘跟驼身相接处有涂抹痕迹,推测系模印而成之后再粘嵌于驮囊上(图二七~二九)。

(二)陶模型明器及环

1.仓 2件。标本M21:7,泥质红陶。房屋为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屋顶纵列瓦瓴八条,两端并加排山,面作上饰瓦。四壁未开门窗,仅以黑彩绘出四柱。长10.8、宽7.6、高9厘米;面阔8.2、进深5.6厘米(图三〇,1;图三一)。标本M21:24,泥质红陶。房屋为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屋顶纵列瓦瓴八条,两端并加排山,面作上饰瓦,其中一面残。四壁未开门窗,仅以黑彩绘出四柱。长10.8、宽7.6、高8.4厘米;面阔7.8、进深5.1厘米(图三〇,2;图三二)。

图三一 陶仓(M21:7)

图三二 陶仓(M21:24)

图三三 陶灶(M21:11)

图三四 陶井(M21:20)

图三五 陶碓(M21:8)

图三六 陶环(M21:33)

2.井 1件。标本M21:20,泥质红陶。井口残,已修复。井口置“井”字形沿,四边沿均出两头,相交处饰圆形固定物。井身为方形,无底,内外壁较笔直光滑。高6.6、井身边长10厘米(图三〇,3;图三四)。

3.碓 1件。标本M21:8,泥质红陶。由底座和杵两部分组成,底座呈圆角长方形,中部碓架已残,底座中部残。底座一端有臼窝,另一端有马蹄形踩踏槽。杵身呈“十”字形,一端有臼头,另一端截面呈斜面。底座长20.3、宽7.1、杵长17.8、通高4.5厘米(图三〇,6;图三五)。

4.灶 1件。标本M21:11,泥质红陶。单眼灶,灶面呈正方形,灶眼上置一圆形盖,盖上有锥形钮。灶前端置阶梯形隔墙,墙上部似火状,顶略平,墙下部正中有一拱形实心火门。火墙高12.8、宽12.4厘米,火门高3、宽2.4厘米;灶身高5.2、长8、宽7.8厘米,陶盖高1.5、径4.2厘米(图三〇,5;图三三)。

5.环 1件。标本M21:33,泥质红陶。呈扁平圆形,表面凹凸不平,残存部分红彩和白衣。外径4.5~4.8、内径3~3.2、厚0.8厘米(图三〇,4;图三六)。

(三)铜钱

钱币 2组。标本M21:2-1~6,6枚,出土于墓室西部棺床位置。钱文均为“五铢”,大小相同。正背面皆有周郭,背穿有郭,“五”字交叉笔较斜直,近穿处有一竖划。直径2.3、穿径0.8、郭宽0.2厘米(图三〇,7~12)。

三、结语

由于该墓被盗严重,墓志缺失,故墓葬时代只能依据其形制和随葬品来推断。根据以往西安地区发掘的大量墓葬资料可知,长斜坡墓道带天井过洞的单室墓,主要见于北周至中唐时期,北周和隋代的形制主要为墓道位于墓室中部的甲字形,唐代的形制主要为墓道与墓室的一边基本对齐的刀把形。而该墓出土的陶明器组合仓、灶、碓、井等,主要流行于隋至初唐时期[2]。钱币方面,北周虽曾沿用西魏的五铢,但主要流通的仍是新铸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故该墓出土的五铢钱流行时间主要为隋至唐初的武德四年(621年)[3]。而该墓出土最多的陶俑如笼冠俑、风帽俑、小冠俑、持箕俑等,特征明显,与李静训墓[4]、李裕墓[5]、元威夫妇墓[6]、鹿善夫妇墓[7]等隋代墓葬出土相关陶俑类似。综合以上情况,初步推断该墓的时代应为隋代。

图三七 咸阳北杜M11出土骆驼俑右侧驼囊

图三八 咸阳北杜M11出土骆驼俑左侧驼囊下制作痕迹

此外,2015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北杜村南约1公里处,发掘清理了一座大型墓葬。该墓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带天井的甲字形单室土洞墓,由墓道、5个过洞、5个天井、2个壁龛、甬道、墓室等组成,全长68米。除壁龛保存完好外,甬道、墓室内遭严重盗掘,仅残存一些陶俑残块、瓷片、陶罐残片等。其中,在墓室扰土中,发现了一件残破的陶骆驼俑,编号为M11:184。其造型与茅坡村出土的骆驼俑极为相似。经修复拼对后,骆驼俑仅存躯干的后半部分,即一部分腹部和两条后腿。两侧驮囊装饰残损严重,以右侧保存较多,残片上的图像内容与茅坡出土的骆驼俑完全相同(图三七)。另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驮囊之下的骆驼背上有一道道制作时留下的工具痕迹(图三八),从而说明骆驼和驮囊是分开制作后又粘合在一起的[8]。

除长安茅坡及咸阳北杜出土的2件骆驼俑外,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发掘的隋张綝夫妇合葬墓中,也发现了一件类似的骆驼俑。同样造型的骆驼俑在国外还收藏有3件,推测可能出自西安周边地区。这些骆驼俑驮囊上模印图像的内涵、渊源、粉本流传等问题,我们将另文讨论。

领 队:王小蒙

发 掘:田有前 曾 科 王光利许小平

摄 影:李钦宇

绘 图:刘军幸 金 鹏

执 笔:田有前 王小蒙

[1]田有前.茅坡村考古散记[N].中国文物报,2015-6-19(7).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88-90.

[3]高英民.中国古代钱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07-117.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郊隋唐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南郊隋李裕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9(7):4-20.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元威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2(1):24-34.

[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隋鹿善夫妇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3(4):35-44.

[8]考古资料现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猜你喜欢

墓室骆驼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三星堆考古解谜
“考古”测一测
墓室探秘
大骆驼
骆驼
彷徨的骆驼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