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的思考

2018-09-03杨志元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问题

杨志元

【摘 要】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发展规律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感受到危机感,而企业成本控制则是完善自身经济基础建设,增强企业内部实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但不得不重视的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都存在问题,导致成本控制的价值无法实现。为此,文章对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解决路径

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其对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基础建设水平、增强内部综合实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各个环节纳入到成本控制中,提升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这对企业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的企业成本控制中,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必须深入的展开探讨,提升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业成本控制重要性

首先,企业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迎合经济发展形势,顺利实现自身转变。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逐渐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化,逐渐减少市场上高耗能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所以,绿色经济的实行,不仅要求社会注重生活品質,更应重视社会的发展质量[1]。而社会企业正是责任的承担者,在实现自身转型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与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产出,以便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企业内部规范化运行。成本控制通常是根据成本预算与成本核算,对成本的实际支出进行控制,控制的严格性使企业所有支出都必须具有真实的凭证,方便管理部门进行资金流向核查与管理,而这使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更加规范,任何一项支出都有真实、可靠的依据,使企业更清楚自身的经济情况,利润增长空间,从而制定更科学的发展策略[2]。

最后,企业成本控制有利于帮助企业进行成本结构优化,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成本控制人员基于企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经济形成进行成本布局,在优先保障企业稳定运行基础上,重视成本投入后产生的收益,并始终贯彻落实节约意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逐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有机统一。

二、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弊端

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来看,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不正确,缺乏控制意识。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市场上同类型、同性质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并非所有企业的领导层都具备长远目光与全局意识,掌握企业各个管理环节的专业知识,现在更多的企业最擅长的是洞悉市场变化,寻找合适的商机与发展渠道,从而会忽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成本控制,所以,并未从企业的全局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只是将企业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定位在经济利益上,严重与精细化发展形势不符,因此,影响成本控制的作用发挥[3]。

从控制体系的角度来看,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监督机制。成本控制属于财务管理工作范畴,是财务管理的重点与核心,但是从目前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未认识到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区别,利用财务管理的模式与手段展开成本控制工作,导致管理工作任务划分不科学,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丢失了很多重要信息与凭证,这些问题在某一阶段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久而久之,问题的积累,会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出现漏洞,严重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使成本控制失去了意义[4]。并且缺少对成本控制的监督,工作中出现不规范行为也无法及时发现。

从控制方法的角度来看,控制方法不全面、不科学。目前很多企业未从生产价值链整体展开成本控制工作,从企业生产经营流程来看,从材料采购、材料运输、生产、成品运输、产品销售整个过程都涉及到成本支出,而都是企业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很多企业反映出生产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成本控制强度不一致,导致很多环节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未得到及时制止;再加上工作人员节约意识差,具体操作中缺乏规范性管理,使成本控制工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另外,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尤其是成本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以企业发展的短期利益为目标,忽视对企业长足发展的考虑;而且编制方法落后,与企业发展情况不符,经常出现错误,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一)强化企业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意识的正确形成是提升成本控制效率与控制效果的关键,因此,应先从管理层出发,强化企业管理层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并正确理解成本控制的作用与意义,使其能够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正确的成本控制战略,以便成本控制工作在基层工作中顺利进行。其次,企业管理层人员在认识到成本控制重要性基础上,应重新对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设立专门服务于成本控制工作的岗位,保障其明确自身责任与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效的落实成本控制措施,并不断强化控制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自觉遵守工作要求与工作规范,禁止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作[5]。此外,应结合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每个阶段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利用目标作为引导强化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

(二)构建完善的控制体系

目前,由于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不全面、不科学,无法为企业基础建设提供支持,抵御市场中的风险。因此,应结合现代发展形势与企业发展目标创新成本控制理念,以实现企业长足发展为目标,在成本控制中增添抵御风险、强化监督的内容,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提升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具体操作中,企业要考虑到在成本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各项因素,细化到每个成本控制环节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支出,但是要保障控制范围合理,不能对企业正常发展造成影响[6]。同时,要以企业生产价值链为管理对象,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综合实力,能够有能力抵抗外部风险。此外,要时刻关注企业资金动向,保障资金得到科学合理利用,避免资金挪用等情况的发生。

强化成本控制监督需要贯彻落实到成本控制全过程,根据成本控制内容制定每一项监督计划与监督流程,保障每一项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并及时将成本控制的细节变化公示,要求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监督,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透明化;并对大笔资金的流向进行追踪监督,保障资金得到有效落实。如果一旦在监督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领导层,对相关工作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提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要想提升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应不断将先进的成本管控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中。例如,更新成本控制技術手段,将信息化技术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系统中可以规范性的制定成本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及时进行成本支出信息搜集、整理与存档,始终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并利用信息化软件对企业成本支出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每月、每季度、每年成本变化情况,从而为企业成本控制方向的调整提供指导;而且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成本控制能够提升成本预算与核算的精准性,网络技术可以及时对市场价格变化进行反应,企业可以动态的进行成本预算管理,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核算的准确性[7]。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发展、变革阶段,市场经济形势纷繁复杂,企业要想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从长远角度完善企业基础建设,提升经济实力。而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其通过对企业资金的科学配置与控制,保障企业资金得到合理化利用,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浪费,坚持从实际出发,为企业发展开拓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道路,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翊涵.微小茶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契合下的措施构建研究[J].福建茶叶,2018,30(6):57.

[2]彭仁慧.企业成本控制初探 ——以纺织制造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8,26(15):141-142.

[3]梁瑞智.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以M公司为例[J].商业会计,2018,27(8):38-40.

[4]石晓晖.浅谈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 ——基于目标成本的视角[J].财会学习,2018,29(17):151-152.

[5]秦珊珊.大型工业企业污染物防治的会计成本控制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32(3):102-105.

[6]柳庆营.PPI上升趋势下物流企业变动成本控制的措施研究[J].中国商论,2018,25(6):19-20.

[7]张玉兰,王园园,张雪.内部控制质量、社会责任成本与企业价值——基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8,30(4):85-92.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问题
高中语文散文审美性阅读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