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及其历史贡献
2018-08-31高延胜
摘 要: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高等艺术学府。从1938年至1945年,鲁艺遵循抗战形势的需要,先后制定了抗日统一战线下的艺术教育,到中期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最后到艺术教育直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教育与政治斗争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开辟了中国现代教育的新型模式。
关键词:抗战时期;延安鲁艺;主要活动;历史地位
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聚集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革命艺术家,他们与党、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开展了抗战歌咏、抗战戏剧、抗战文学、抗战版画以及大众新秧歌运动等,使文艺工作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动员、组织、团结和教育人民的强大作用。鲁艺引领了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各解放区抗战文艺的发展,书写了中国革命文艺史上最灿烂的篇章。
1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鲁艺的成立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于1937年初进驻延安,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从此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高举抗日救亡大旗,吸引着无数爱国青年,仁人志士奔赴延安,寻求救国的真理。据统计,1938年5月至8月,短短3个月,各地八路军办事处及相关单位帮助进步青年奔赴延安的人数就达2288人。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已经成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青年,如《大刀进行曲》的词曲作者麦新、《骆驼祥子》的导演凌子风、印尼华侨孔迈……他们走进鲁艺学习或工作,构成了鲁艺新型的师生群体。
1938年1月28日,为纪念淞沪抗战六周年,延安文艺界联合公演了四幕话剧《血祭上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看完后称赞戏演得好,并建议以这些文艺工作者为基础,创立一所艺术学院。2月,由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七人联合发出鲁艺《创立缘起》:“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所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做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
1938年4月10日,鲁艺在延安城内的中央大礼堂举行成立典礼,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亲自参加。初创时鲁艺的校址设在延安城北门外的文庙台上(也就是现在北关军分区一带),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校名“鲁迅艺术学院”。鲁艺初成立时暂缺院长,原因是由于毛泽东是鲁艺的第一位发起人,大家都希望他兼任鲁艺院长,但是他怎么也不答应,所以院长的位置就暂时空缺下来了。由沙可夫担任副院长主持工,第一届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学员60余人,从第二届开始增设文学系。
2鲁艺成立初期的主要教学实践活动
由于各抗日根据地对文艺干部的迫切需要,鲁艺初成立时,立足于服务抗战的需要,制定了具有短训性质的学制安排。鲁艺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师生们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延河洗漱、露天上课,还要上山开荒解决生存问题,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着教学和为前线输送人才的任务,并派出实验剧团、木刻工作团和文学工作者赴前线服务抗战。
2.1音乐——抗日救亡歌曲
抗战时期的延安,号称“歌咏城”。鲁艺就是这歌咏城的中心,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根据地,延安鲁艺汇聚的音乐人才最多,特别是作曲家、作词家最为集中,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一大发源地,多数抗日歌曲都是从这里传向全国的。
著名歌曲《延安颂》就是由音乐系第一期学员郑律成和戏剧系第一期学员莫耶创作的。这首歌在延安一经首唱,就传向大江南北,一批又一批的进步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披荆斩棘,冲破艰险,奔向延安,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1939年,郑律成又与公木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的一首套曲《八路军进行曲》建国后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39年春,冼星海创作了他在延安的第一部成功的作品《生产大合唱》。这是一部在民歌与民间歌舞基础上创作的声乐套曲,于3月21日在陕北公学礼堂预演,立即获得成功。紧接着,冼星海就完成了他的巅峰之作《黄河大合唱》。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一百多人组成的合唱团,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从此,《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全中国,传向世界,成为振奋全天下华夏儿女夺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不朽的精神力作。
2.2美术——木刻版画
鉴于抗战宣传的需要,美术系初成立时将木刻与宣传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国民党和日军的严密封锁下,延安极度缺乏颜料、纸张、画笔、画布等绘画用品。而用于木刻的梨木板和枣木板在延安非常方便找到,木刻刀、印制木刻的纸张和油墨在延安也能自己生产。再加上木刻有一版多印的特点,更能适应广泛宣传的需要,具有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木刻基本上成为美术系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美术系也几乎变成了“木刻系”。因而,木刻成为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影响最大、且最有成就的一个画种。1938年底,在鲁艺木刻研究班的基础上组成木刻工作团,开赴前线和敌后。木刻工作团在太行山、冀南平原敌后根据地创作宣传近三年之久,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融入到木刻作品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2.3文学——鲁艺文工团
鲁艺第二届开始增设文学系,系主任先由周扬兼任,教员有何其芳、沙汀、卞之琳等人。鲁艺结合教学与抗战實际,于1938年11月至次年底,两次组织鲁艺文工团赴前线实习与采访,为前线输送文艺骨干。鲁艺文工团与129师部队行军、采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写出了30万字的作品。
2.4戏剧——实验剧团
鲁艺成立之初,来自各抗敌演剧队的30名学生就集中起来了。戏剧系第一期学生毕业后,为保证戏剧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鲁艺于1938年8月1日组建了实验剧团,其宗旨是“要成为抗战戏剧实际行动的模范。”实验剧团集话剧、歌剧、京剧、曲艺综合表演为一体,与戏剧系教学结合一起,创造了鲁艺建校初期抗战剧目演出颇为频繁的局面。
2.5华北联大文艺部
1939年夏,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等四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后抗日前线,坚持华北抗战,开展国防教育。鲁艺抽调师生90余人组成华北大学文艺部,由沙可夫任部长,吕骥任副部长。出发前,毛泽东来到鲁艺为学员作报告,说:“当年姜太公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给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一样赠给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你们到前方去就不要怕困难,不要怕麻烦;革命工作就是艰苦而麻烦的工作。”
周巍峙在回忆沙可夫时曾讲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学校和剧社就象母鸡孵蛋一样在短时间内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集体培养的文工团、队共有20多个,其人数达到1300多名。这些骨干十分活跃,使晋察冀边区的文艺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部队战士和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为迎接全国的解放,进行了有效的干部储备。”
3鲁艺在抗战烽火中发展壮大
1940年初,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和目标。鲁艺在总结过去两年文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和教学机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制定了趋于正规化和专门化的教育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入了正规化教育阶段。
3.1民间音乐研究会与新兴音乐的提高
转入正规化教学的音乐系,以冼星海、吕骥等一批卓越的音乐家为领军,大力提倡中国新兴音乐的理论提高与加强中国民间音乐的搜集研究工作,汇集了李焕之、瞿维、寄明等音乐人才,他们用音乐来提高抗战时期的文化生活水平,宣传组织群众,服务抗战。他们创作并演唱的《生产大合唱》和《黄河大合唱》获得巨大成功,将延安的抗战歌咏运动推向高潮。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1939年春,鲁艺在音乐系的基础上成立民歌研究会,主要任务是采集民歌。1941年2月改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以陕甘宁边区为核心,辐射至各抗日根据地,各地也随之建立了分会。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在晋察冀、晋东南等地大量采集民歌,1940年初到1942年底共计搜集民歌2000余首。
音乐工作团——1940年7月15日,鲁艺以音乐系为主成立了音乐工作团,其主要任务是研究音乐理论、普及音乐知识和举办音乐会。1942年1月21日,在边区参议会礼堂,鲁艺师生共同演出了由郭沫若作词,吕骥作曲,李焕之指挥,寄明伴奏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凤凰涅槃》。
3.2鲁艺平剧团
1939年春夏之交,为了研究京剧如何为抗战服务,鲁艺成立了旧剧研究班。党中央对传统京剧的继承与革新十分重视。1939年底,根据毛泽东的建议,鲁艺成立了剧组。1940年元旦起,《日出》在延安正式公演,一连演了12场,非常成功。《日出》的上演,揭开了延安话剧活动新的一页。此后,一批名作家的作品和一些外国名剧,如果戈里的喜剧《婚事》《钦差大臣》,契诃夫的《蠢货》《纪念日》《求婚》,苏联名剧《钟表匠与女医生》《海滨渔妇》等陆续出现在延安的话剧舞台上,影响和推动了延安话剧活动的深入开展。1940年4月5日,鲁艺以研究、改革京剧为宗旨,成立了鲁艺平剧团。
3.3鲁艺美术工场
鲁艺美术系汇集了江丰、陈铁耕、华君武、胡考等活跃于上海等地的左翼木刻家和漫画家。他们于1940年前后,先后来到延安鲁艺。他们带来了鲁迅所大力倡导和精心培育的中国新兴木刻,带来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艺术传统和创作经验,形成以木刻为主,漫画、雕塑为辅的画种结构,引导和培育出一大批青年木刻家、漫画家和雕塑家。
鲁艺美术工场位于鲁艺的西山上,是在美术系基础上成立的主要进行研究与创作。负责人先后是钟敬之、江丰等人。美术创作主要包括绘画、木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设计、摄影等,创作了中央党校礼堂上的毛泽东浮雕像、胸像、中共七大会场马恩列斯浮雕像等许多优秀作品。
3.4文学系的教学实践活动
正规化教学期间,鲁艺文学部的力量得到加强,周扬、沙汀、严文井、陈荒煤、舒群等先后担任系主任,教员还有周立波、萧4萧军、曹葆华等当时已经知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创办文学刊物《文艺战线》《草叶》及诗刊、墙报等,提携和培养了诸如贺敬之、李季、郭小川等一大批新中国年轻的诗人、文学家。他们按照毛泽东文艺路线的指引,与战士、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广大人民群众火热、丰富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将之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据统计,文学系仅1941年5月至1944年6月在延安报刊上发表的各类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就达330篇。
1940年5月底,茅盾与家人由新疆长途跋涉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前往拜见,送给他新出版的《新民主主义论》,并与茅盾畅谈《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毛泽东对茅盾说:“鲁艺需要一面旗帜,你去当这面旗帜吧!”遵照毛泽东的建议,茅盾搬到桥儿沟,住在鲁艺东山的土窑洞里。期间,他应鲁艺全院师生邀请讲授文学课。每个星期他都会骑马进城两三次去参加延安的各种学术讨论会、哲学座谈会和中宣部组织的各种报告会。1940年10月上旬,鉴于茅盾的特殊影响和作用,中央特地安排他前往重庆参加国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茅盾到重庆后不久就以延安的这段生活为题材发表了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记鲁迅艺术文学院》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些文章巧妙地以景写人,以物言志,深情地描绘了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积极向上的生活。
周立波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渊博学识和深厚理论修养的学者。他主讲的名著选读课,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加上他举止优雅,语调轻柔,名著选读课立即在学生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闻名遐迩。
3.5“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宗旨的确立
抗战爆发后,成千上万的文学家、艺术家等文化人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汇集到延安,汇集到鲁艺,他们对繁荣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文艺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著抗日战争困难时期的到来、客观条件的变化,在文艺人当中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对抗战和革命事业不利的、以及阻碍文艺本身发展的不良思想倾向。为此,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杨家岭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鲁艺共有49人参加会议,占会议代表的近半数之多。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明确阐述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指出文艺与工农兵结合,与时代结合,并在普及基础上进行提高的文艺方针。5月30日,毛泽东再次来到鲁艺为师生们做了重要讲话。他针对鲁艺一度出现的“闭门提高”和脱离实际的现象指出,只在“小鲁艺”学习还不够,要到“大鲁艺”去,到工农兵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学习,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不久,鲁艺认真学习了《讲话》精神,为贯彻《讲话》精神,鲁艺专门抽调师生开展“七月宣传”活动,下工厂和农村去巡回演出,实践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之后,鲁艺师生空前活跃,教学和创作实践出现了新景象:作家、艺术家们纷纷打起背包,下农村、去部队,向民间学习,向人民大众学习,利用各种民间形式,旧瓶装新酒,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反映人民大众生产、生活的喜闻乐见的作品,如秧歌剧《兄妹开荒》《二流子转变》《挑花篮》等,由王大化、李波扮演的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轰动了延安城乡。从此,群众性的广场戏代替了舞台剧,延安文艺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阶段。1943年的春节,鲁艺改头换面的秧歌队走上延安街头,立即得到百姓的欢迎。之后,秧歌运动在延安普遍开展起来,由鲁艺到其他剧团、机关学校,由延安到陕甘宁边区,再到各抗日根据地,秧歌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和积极参与的一种最时尚的艺术形式。
1944年冬,鲁艺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集体创作大型歌剧《白毛女》。该剧是根据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改编而成的,主要编剧为贺敬之和丁毅。1945年6月10日,魯艺首次为“七大”代表献演《白毛女》,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之后,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歌剧《白毛女》被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很快传遍了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白毛女》还被译成俄文、日文、英文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多个国家的舞台上演,成为中国民族新歌剧的一部经典力作而永载史册。
与此同时,美术家们也认真领会《讲话》精神,与党的时代方针紧密结合,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加贴近人民大众。像古元的《马锡五调节婚姻诉讼》、彦涵的《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等。力群、古元、彦涵等人的作品被周恩来带到重庆,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在重庆参观完全国木刻展之后,在《新民报》上发表文章,热情称赞古元是:“艺术界中一卓绝之天才。”
3.6抗战胜利后的鲁艺及其历史贡献
抗战胜利后,鲁艺这所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的学院,也结束了她在延安的神圣历史使命。根据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鲁艺陆续开始告别延安,奔赴各根据地和解放区。
1945年9月,鲁艺奉命组成东北文艺工作团和华北文艺工作团。东北文艺工作团由舒群、田方率领,于9月2日出发,奔赴东北解放区,参加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和民主改革运动,后全体转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华北文艺工作团由艾青、江丰率领,于9月20日出发,奔赴河北张家口市,全团转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北平解放后,学院随解放军进驻北平,1950年全团转入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沙可夫任院长,艾青任副院长。
1945年11月中旬,党中央决定延安大学各学院(包括鲁艺)奔赴东北解放区办学,由校长周扬和沙可夫带领迁离延安。在行至河北境内时,因东北战局变化,迁校队伍到达张家口与华北联大汇合。周扬、沙可夫留任华北联大。鲁艺队伍在张庚和吕骥的带领下,继续向东北进发,于1946年8月到达佳木斯,成立东北大学文艺学院,后改组为四个鲁艺文工团和一个音乐团。1948年沈阳解放后,改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时,以鲁艺各部系为基础,又组建了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和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鲁艺迁校后,在延安设有留守处处理未了事宜。1946年7月,中央管弦乐团成立,留守处人员全部合并至该乐团。至此,鲁艺在延安、在桥儿沟结束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从1938年到1945年,鲁艺在八年多的办学过程中,共培养文艺人才2000余名,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后,鲁艺的师生们,带着在延安形成的文艺观念和文艺经验,先后随军进入全国各主要城市,从事各项文艺工作。他们像种子一样洒遍了全国,并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中国文学艺术界的领导和坚强骨干,对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正如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所说:“这是一个革命的、开放的、多维的文艺时代,形成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为主流的多维文化因子的大汇流”。“没有奔腾的黄河,就没有《黄河大合唱》;没有陕北民歌‘信天游,就没有《王贵与李香香》。文化的积淀、大自然的象征、个人命运的转折和思想的升华,最终与大时代民族抗战的力量汇集在一起,诞生了这些伟大的作品。”
作者简介:高延胜,男,(1982-),陕西延安人,延安桥儿沟革命旧址管理处馆员,延安市青联委员。研究方向: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