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案例研究
2018-08-31石芬芳
摘 要:案例研究是管理理论创新的实证方法之一。运用案例研究法,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的理念、模式、方法、效果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该学校在实习管理中的四大创新:创新建立学校层面的实习管理制度体系、创建“PC+APP”的信息化實习管理平台、创新设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六环十法”,践行“在校学业-顶岗实习-毕业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在职业院校管理中的层层渗透,必将带来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深层变革,梳理学生实习管理实践中典型案例,形成完整的理论方案,可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校治理;校企合作,实习管理;案例研究
作者简介:石芬芳(1970-),女,湖北红安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湖北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6ZDZB04),主持人:李洪渠。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4-0060-05
为加快实现职业院校学校治理的现代化,着力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教育部2015年颁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即教职成[2015]7号文,对职业院校管理层面的各项工作分别在政策法规、管理能力、质量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文件中特别将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列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任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任务引领下,进一步推进了实习管理工作从理念到模式、从制度到行为的整体性改革,形成了一些有借鉴价值的管理成果。现通过案例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案。
一、案例实施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学生实习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必要环节,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守关、收官环节。开展实习管理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可以有效促进实习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在此研究方面,高职院校现有的理论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中国知网数据显示近3年共有590条文献记录,但有关实习管理案例研究成果鲜少。上述研究成果,为本案例的研究与实践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理念选择
作为实施层面的管理创新,其基本出发点是努力寻求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因此,从认知层面选择正确的管理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实践检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摸索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实习管理之道,就是将系统论、协同学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综合运用[1]。学生实习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活动,涉及教学管理、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安全保障、就业服务等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为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多个层级不同主体。各子系统、各层级、各要素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通过某种机制,协同各部门、各层级,才能使整个管理系统逐渐进入自发协同的工作状态,达到统筹管理的功效。
(三)技术选择
技术方法才能保证管理效率,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难题,有时也需要借助技术手段。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管理中最大的难题是人的管理,比如实习生空间移动范围广、不可控因素多、组织管理难度大、教学过程监控难、安全风险高。管理者要想构建一种对人实现可观测、可分析、可统计、可量化、可操作、可评价的管理系统[2],仅仅依靠行政方法是难以实现的。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管理现代化,也为学生实习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技术方法。
二、案例实施的方法与路径
(一)贯彻各级实习政策与制度,规范实习管理工作
1.制定并实施学校实习管理文件。继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后,学校迅速组织全校范围的实习工作专项调研,搜集实习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听取学院、企业的意见,经过长达1年时间的调研和修订,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教职成厅函[2016]29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教规函[2015]4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2017]8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制定并实施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武职校[2017]34号)、《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平台管理办法》(武职教务[2017]23号),以此统领全校,规范实习管理及运行工作。
2.对接顶岗实习标准层层落实文件。各学院根据学校的实习管理文件,对接70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与学校专业密切相关的30个标准,制定了系列顶岗实习(就业)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在管理实践中,融会贯通国家、湖北省、学校、学院等各级管理制度的内容要求,自上而下,层层贯注,形成合力。
(二)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实习管理平台
1.开发应用“PC+APP”版式实习管理平台。为充分发挥智能终端在实习管理中的强大功能,学校优化升级了PC版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推进应用PC、APP两个版式的实习平台管理,新增了实习地理位置定位跟踪、数据分析、系统预警三种管理功能,兼容了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类实习管理。
2.建立健全实习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继平台及运行机制出台以后,学校分期培训,规范教师、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交互使用平台的操作流程,全面提升了学校、学院、指导教师三个层面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顺利推进实习管理平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三)依托管理模块,凸显顶岗实习的教学痕迹与质量管理
1.对接顶岗实习标准,制定顶岗实习方案。为了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各专业主动对接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目录的相关标准,严格参照标准规定的实习目标、时间安排、实习条件、实习内容、实习成果、考核评价及顶岗实习任务书、实习计划、实习总结报告、实习三方协议书要求,周密制定顶岗实习方案。
2.借助管理功能模块,实现顶岗实习的教学痕迹与质量监控。借助平台设置的学生日志管理、学生周志管理、师生互动交流、实习报告、总结评定、信息综合查询等功能模块,学校、学院、指导教师、实习生按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录入相关信息,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全程录入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考核、评教评学等教学信息,实习生也需要全程录入实习申请、考勤、实习日志、实习周记、变更信息、实习总结等学习信息,每个模块、每个环节都连成整体,从技术到过程保障并实现了顶岗实习教学的痕迹管理(见图1、图2)。
(四)专兼合作共育,校企深度融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专职教师现场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延伸至企业。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过程,学校秉承三个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业与行业相结合、知识和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在顶岗实习中,组织校内专职教师(含辅导员)全程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现场指导:一方面,不断熟悉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知识,现场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断调整和完善顶岗实习工作方案;另一方面,从不放松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安全生产教育,把教书育人的职责延伸至工作岗位第一线。
2.建立实习指导考评机制,严把顶岗实习质量关。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事无具细,职责明确,负责指导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负责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督促实习学生遵守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及成绩管理。各学院以育人为本,以绩效考核为先导,按照可见、可比、可评和奖优罚劣的原则,分别建立了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辅导员)月度考核、年度总考核相结合的实习工作考评机制,督促和引导专职教师加强实习工作责任意识,把守“企业课堂”质量,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3.企业兼职导师亲临指导,以订单培养促成优质就业。12个学院均与企业建立了多层次的双向合作,建立了横向联合体、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实习指导委员会。借助企业完备先进的设施条件,实习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战演练和展示机会。借助企业优质的技术资源,特别是一大批订单班出炉,如“武商班”“地铁班”“雅高班”“华住班”等等,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合作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高级技师的亲自指导。2016年,学校共与17家企業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关系,涉及26个专业,大型知名企业合作的3年全程订单式培养的比例在整个订单式培养中的占比从2015年度的8.7%提高到17.5%。在订单培养模式中,企业教师全程指导,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五)多部门多途径协同管理,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
1.制度保障学生权益。按照学校实习管理办法要求,严格筛选实习企业,经调研考察,凡有非法经营嫌疑,管理不规范、实习设备不完备或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单位一律不准安排学生实习;坚决贯彻上级管理规定,逐条明确实习生应当保障的基本权利,逐一落实实习岗位人数及生活补贴的具体要求;依法依规,由学校统一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责任保险,保险范围覆盖实习活动的全过程。
2.组织保障协同监管。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务、学工、招生就业、财务、保卫等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组成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负责全校学生实习事前、事中、事后事务的统筹管理与质量监督。
3.安全教育。12个学院分别建立了外出实习安全宣讲常规机制,实习之前,学院必须对实习生进行安全及应急处理的专题培训;学生入岗之前,必须接受实习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
4.应急预案。为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专门在实习平台管理中设置学生签到及地理定位跟踪管理;学校建立了学生实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到及时报告、分级处置,妥善处理。
5.心理疏导。此外,针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学校建立了以实习生为中心,由校内指导老师(辅导员)-企业指导老师-学院领导-学校管理层共同参与的“五主体”贯通的沟通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信息,及时消解学习实习进程中的不适、不畅、不安全[3]。
三、案例实施的效果
(一)保障并提升7000名在校学生实践教学的品质与质量
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的整体方案,使企业的技术技能师资和完善先进的设施资源真正融入到教学之中,极大地夯实了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落实了校企共育,落实了校内专业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目前,学校与439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3551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合作关系,这些宝贵的企业资源助力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双导师”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技能训练、职业态度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从内容到过程保障了学校年均7005人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品质和质量。
(二)为63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
学校通过顶岗实习管理这个关口,建立起了常态化的企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的机制,让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决策班子,结合企业及社会对顶岗实习学生使用的效果,共同论证教学投入的科学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动态调整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及目标定位[4],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实习实训项目、“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依据,不断地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63个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三)从技能到素质提升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基于规范的实践教学设计和真实工作环境的历练打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了有明显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求职就业的信心,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5]。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2017年人才质量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全校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84.50%,较2015年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提升了1.32%。
(四)从“专业-实习-就业”全方位支持湖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学校以立足湖北、融入湖北、服务湖北为宗旨,重点设置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湖北地区支柱或急需产业相关的63个专业,从专业结构布局上支持湖北的经济建设。学校与297家湖北本地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湖北本地校外实习基地276家,保障学生省内实习。2016年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企业共3551家,其中湖北省内顶岗实习企业2193家,占比62%,从实习到就业优先满足了湖北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四、案例的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建立学校层面的实习管理制度体系
大治治于制,小治治于事。学生实习不只是一项简单的事务性管理,也不能简单复制国家、地方的管理政策,必须结合学校校情,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而后系统构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问题为导向,适应新形势,传承以往实习工作的优良传统,研制了学生实习管理纲领性的文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试行)》(武职校[2017]34号),搭建了实习管理的综合服务平台,出台了管理运行文件《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學生实习平台管理办法》(武职教务[2017]23号)。各学院以此为据,研制实习实施办法和考核细则。这样一个由“宏观-中观-微观”上下贯通的制度体系,目标一致,齐力并进,保障了实习管理的层层推进。
(二)创建“PC+APP”的信息化实习管理平台
为了实现实习过程中沟通联络畅通、信息传输无障碍、跟踪管理及时到位,借助智能终端技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发使用PC、APP两个版式实习管理平台,顺利实现了学校、学院、校内教师、企业教师、学生五方面的实习信息连接共享,学校管理层、学院管理层通过发布实习管理信息,综合查询,履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督导的职能;指导教师通过平台跟踪指导完成实习进程中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平台提资料,完成实习进程中的学习任务;所有的考评有记录可查询,这种实践教育的痕迹管理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可示范可引领。
(三)创新设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六环十法”
按照“对得起学生”的工作理念,学校创新设计了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六环十法”。“六环”即行前安全教育、解读协议权益、设置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预案、购买相关保险、签订顶岗协议;“十法”就是十个实施路径,即一个办法(《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办法》、一份保险(工伤保险或校方责任险)、一项选择(实习实训或就业实训)、一个反馈(学校与实习生、实训企业的沟通渠道)、一个结合(与学生日常管理或学籍或毕业等相结合)、一份协议(顶岗实习三方协议)、一次教育(宣传、动员及安全教育)、一本手册(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手册)、一次研究(一次顶岗实习实训工作研究)、一份总结(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工作总结),切实保障了学生权益和实习安全[6](见图3)。
(四)践行“在校学业-顶岗实习-毕业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
各学院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生在校学业-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校的学业情况与顶岗实习时间、推荐就业的机会捆绑在一起,几个因素相互关联,其目的就是:保障教学秩序稳定进行,保障实践教学顺利实施,保障毕业学生充分就业。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校完成第五学期的所有课程且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顶岗实习;根据学生学业成绩(顶岗实习成绩)按“优生优荐”原则推进顶岗实习单位(就业单位)。统计显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习企业录用顶岗实习毕业生比例达到8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按照产教融合的实践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环节的实践教学是学校、企业教师共同指导和管理的结果。然而,我们创建的“PC+APP”的实习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实际操作中比较侧重对校内指导教师的过程管理,对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过程信息录入尚不充分也不完整。后期,我们将进一步开辟新的技术路径,加强对顶岗实习中企业教师的教学管理,并以校企机制创新为切入点,重点探索多种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合作育人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9,170.
[2]刘振天.系统·刚性·常态: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三个关键词[J].中国高教研究,2016(9):12-13.
[3]陈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有效管理的路径[J].科技创业月刊,2015(21):91.
[4]韩鹏,王英哲.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5(4):64.
[5]陈陶.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与实习就业的促进关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26.
[6]李洪渠.大学生安全警示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77.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