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学生的爱、和、乐、美

2018-08-29吕越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班级管理

吕越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针对特殊的孩子开放,这些孩子在身体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他们在言行举止上无法达到正常人的标准,但是,他们仍然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仍然有健康快乐成长的渴望。因此,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加以重视,才能为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关键词:特殊教育 班级管理 学习成长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7-0-01

一、开启学生“爱”的思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真诚的爱,才能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温馨与和谐,才能在班集体中更加快乐的学习成长。因此,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体现出“爱”的真谛与力量。爱是老师走进学内心的钥匙,是老师树立学生强大自信的有效途径。现实中,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可能在身体上存在残疾,或者心智受限,但是,只要老师及其他教育者心中有爱,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对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信任,给予理解和包容,给予关心和疼爱,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和慈善,从而他们会从内心去认可老师,去积极的投入学习,更加主动的配合老师,从而更加顺利的接受教育;同时,教育者对孩子的熏陶,也是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好了榜样,让学生懂得“真善美”的含义,懂得尊重与协作,从而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从而让特殊教育在“爱”的影响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比如,老师可以在游戏中进行角色定位,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体会爱心的真谛,还可以通过爱心捐款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心,让学生在形成“爱”的思维意识方面有所成效,让他们懂得“爱”的理论。

二、开启学生“和”的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提倡“和”的价值。“和”即和谐、和睦。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都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从而让班级形成一种温馨和谐的良好氛围。因此,“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同样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得以体现。“和”才能让学生与教育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凝聚力,从而更加坚强的面对各种问题,形成有力的后盾力量。首先,老师与老师之间应当做到“和”,这是因为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必须在内心中确定同一个目标,在实际行动中同心协力,否则,目标不一致,就无法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学生的发展方向就会有所偏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能帮助学生取得最大的进步;其次,家长作为教育者的一部分,也应当做到“和”,家长和睦相处,才能让本就在身体或心智方面存在欠缺的孩子体会到温暖,才能更好的把握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否则,家长无法准确把握孩子健康权成长的同龄参照,会给孩子造成更加明显的伤害,给孩子留下更大的心理阴影和遗憾;再次,老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和”,学生自身无法改变的现实,让他们备受折磨,他们更加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应该和睦相处,让教育者给学生爱心,营造和谐的学校成长环境,让学生回报给老师理解和信任,让特殊教育更加成功;第四,家长与老师也要“和”,这就要求他们之间要勤沟通,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传达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家长的支持,让老师更加顺利的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最后,学生之间更应当做到“和”,这是他们作为班级成员必须具备的意识。老师可以通过“接力赛跑”、“拔萝卜”、“分享礼物”等方式,让学生树立团结协作意识。

三、开启学生“乐”的思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快乐幸福的人。因为,快乐是人类最为原始最为基本的一种情感体验。缺少了快乐,很多事情都缺少了付诸行动的动力。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都存在各种身体残疾或者心智存在一定问题,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势必承受着更多的苦痛和挫折。这样特殊的人群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老师有必要将班级的氛围定位在快乐的范疇,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班级其乐融融的气氛。在课堂上,老师要将“乐”的理念与精髓传递给学生。这种途径很多,比如一张生动的图片,一段悠扬的音乐,一段欢快的舞蹈,一场有趣的游戏,都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学习,培养阳光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在收货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树立坚强的品格。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方法,也都是促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获得快乐并享受快乐的普遍途径。在课堂外,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快乐意识的培养,并将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外的生活中同样能够体会到快乐的意义。比如,一个学生过生日,老师可以给他组织一场生日晚会,并让其他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真诚的祝福;在节日时,老师可以送给学生一张简单的贺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细腻的祝福;自由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的拼图、折纸、游戏等等,让他们在各种活动发现快乐,享受快乐;此外,老师还可以定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感受美好,让他们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积极向上,配合老师的班级管理。

四、开启学生“美”的思维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让班级处处散发出美感,学生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才能积极的配合老师,更好的参与班级管理,实现自己的健康幸福成长。首先,要关注教室的美。干净清洁是让班级散发“美”的基本方法,老师应当带领学生一起劳动,如擦玻璃、拖地、摆放桌椅等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主人翁责任感,强化自身的集体意识;其次,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美”的感受和想法来布置教室,让学生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手工作品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再次,老师要关注心灵美的打造。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老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做好榜样,让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思想,让老师成为学生学校的楷模,让老师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另一方面,老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播撒“美”的种子,让学生的思想意识更加正确,不断的完善学生的思想品格。

可以说,“爱、和、乐、美”是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理念。老师必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爱、和、乐、美”的良好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也通过学生的反作用来不断促进特殊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小利.浅谈如何做好学生的激励工作[J].科技资讯.2012(20)

[2]吴桂琴.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教师博览.2014(10)

[3]韩媛. 浅谈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4]韦俊妍.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思考[J].中华少年.2017(25)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班级管理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