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六书”理论在初中语言文字运用之意义

2018-08-24卜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指事六书造字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语文”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表现在新课改,渗透在日常教学,反映在检测中最突出的部分便是语言积累和运用这一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理解和运用等几个方面,这也是语文教学之基础和本质。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元文化对母语的冲击,学生逐渐淡化语言运用规范意识,导致别字横行,成语误用,词不达意等语言文字运用失范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更新语言文字教学的理念,扭转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摸索和实践,追本溯源,意识到汉字的表意性质,将传统“六书”理论与现代语言文字教学相结合,有意外的收获和欣喜。

一、“六书”理论与初中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概述

所谓“六书”,最早来源于《周礼》中六艺的一种,是前人对周秦时期造字方法的阐述,随后,班固、郑重、许慎三人进行了评说。其中,分析最具体详尽的当属许慎。

《说文解字·序》中,许慎解释“六书”为:“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通过“六书”对汉字进行解读,从形体结构的角度将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结合起来,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母语的造字、用字方式和发展规律。《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来分析汉字的专著,历经沧桑。百家争鸣,多角度的解析,使其不断发展,产生各种新的理论学说,但无论如何,汉字的性质仍然没有改变,它仍然以音、形、义为基础,属于表意类的文字,它的系统性、规律性、文化性对当下语言文字教学仍有着现实而丰厚的意义。

2011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新标准》,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能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会写3000个左右。同时,初中文言文与古诗词等大量增加的趋势,对学生掌握运用汉字(听说读写)提出了质的要求。文言文及古诗词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仅凭浅层次的识记背诵,容易混淆,且达不到语文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故而,结合“六书”理论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活动,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六书”理论在初中语言文字教学中的运用

“六书”并非古人的造字法则,而是后人根据其特点总结整理出来的造字、用字的规则。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范畴,转注、假借是用字法。在现代汉语常用的7000字中,形声字所占比例最大,在80%以上,涵盖了初中语言文字教学中常用的汉字。现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为例,结合常见的四种造字法,浅谈“六书”在初中语言文字教學中的运用。

(一)象形字的教学实例

《木兰诗》第二段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学生在默写中,经常将“旦”和“但”混淆写错,明显对其涵义理解模糊。结合“六书”理论,解释“旦”字。旦,明也。象形字,上下结构。从日见一上。一,地也。直白点说,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便是旦,即早晨天亮了的意思,和“暮”相对。这样分析,学生便轻松分清,正确运用了。

再如《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或《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琴”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因而自然在经典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然而,学生却总将琴下面的“今”写成“令”字,反复强调,效果甚微。追溯“六书”,《说文解字》有云:“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象形,像乐器之形。凡珡之属皆从珡。古文珡字,从金。”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今人所用“琴”字,上从小篆,下作今声。看似变化,实则一脉相承,从金声。如此教学,不仅扭转了学生的错误,使其正确运用,并且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甚至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指事字的教学实例

以成语的运用为例,一般要理解其含义,才会避免误用成语,造成笑话。“本末倒置”本、末二字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产生。木,象形字。像树木冒出地面生长的形状,上面是枝丫,下面是根须。本,指事字。树下的根部。从木,以一指事树的根部。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指事字。树的上端,树梢。从木,以一指树梢。比喻事物的细枝末节。所以成语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推之,舍本逐末便不言自明。

(三)会意字的教学实例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中,出现“孝”的古文字,让学生释其本意,学生很是困扰。用“六书”分析来看,便明了易懂。孝,会意,形声字,为子承老形。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说文解字》中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理解识记对学生的语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形声字的教学实例

《游山西村》中“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学生往往将“拄杖”二字的偏旁写错,结合“六书”来分析,理解了涵义,便能牢固准确地记忆了。拄,左右结构,形声,从手,主声。杖,左右结构,形声,从木,丈声。杖,持也。凡可持及人持之皆曰杖。“拄”是用手扶着,故是提手旁,“杖”为木所做,故而是木字旁。

综上,不难看出,将“六书”理论运用到初中语言文字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轻松地识记字音、字形,并且理解字义,有助于规范学生书写,提高遣词造句的素养,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语用能力。以此为语言文字教学之基础,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鉴赏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推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六书”理论在初中语言文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日常教学中,完全运用“六书”理论,还有一定因素的限制,比如教师的专业素养,系统的方法体系等。因而利用“六书”理论辅助教学,并非绝对否认一种方法,独尊另一种方法,而是博采众长,灵活运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因而结合“六书”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其次,要明确“六书”理论的辅助教学功能,所延伸提及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能盲目拔高,令学生感到困难和厌倦。再者,“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群体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的发展意识,不断学习、探索和积累,以便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引导学生。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教有定法,教无定法。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教学,不是完全地占据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地位,而是为了弥补教学中单纯重音形,轻字义,导致不会使用的不足而提倡,它以一种文化熏陶的形式浸润在语文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运用能力。所以实际教学中,应当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使用,有效地幫助学生克服疑难点,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运用氛围。

参考文献:

[1]霍生玉.传统“六书”说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探索[J].教育探索,2009(01).

[2]马春芳.“六书”与现代汉字语文识字教学[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7(12).

[3]赵民乐.“六书”与中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04).

[4]张燕.论《说文解字》以义说形——兼评现代汉字识字教学[J].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15).

[5]郭向敏.“六书”说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作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7).

[6]孙广武.“六书”与初中语文汉字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7]刘舒宁.“六书”理论与中小学汉字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6.

[8]孙立稳.传统的“六书”理论与现代汉字教学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0.4.

[9]张志公.张志公文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10]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

卜红,陕西华阴市华岳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指事六书造字
清初学者王育《说文解字六书论正》六书说初探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
指事字研究概述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
《说文通训定声》指事字辨正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
北师大图书馆所藏《六书故检字》撰者考——兼论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