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文学经典的审美特质
2018-08-24王波平
何谓经典?刘勰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种文学作品。童庆炳先生认为其有着独特的审美特质:“写出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诚然,“人性心理结构”在其有时空的超越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共同美”在其有审美的体悟性。
一、时空的超越性
文学经典一经形成,超越时空,其间蕴含着一种无法名状的价值理性,有着权威地位和恒久魅力。
(一)权威的地位。这是文学经典的外部选择。文学经典的形成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认同和推动。第一,认同,时间洗礼。文学经典即权威作品,意味着榜样的力量,其意义持久、价值深远、政治正确、品味纯正等,必然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经典,流行是一个先决条件,如王之涣诗、柳永词等。文学经典的形成也有一个“排座次”、“上皇榜”和“入教材”的进程,经典需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文学经典大多“入教材”,成为影响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蒙学、经学、文选、诗选教材,皆历择而定。经典成为一种示范和效用,“引经据典”也被用来证明经典的权威性。第二,推动,空间垂范。文学经典既要维系传统的意向,又要保持鼎新的冲动。经典即“过去活在当下”,文学经典起着表达、阐明和弘扬的作用。《诗经》地位确立,孔子主张“小子不学诗无以言”,证明其在广泛的空间意义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王之涣诗,“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传唱甚广;柳永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流行极火。文学经典体现的一种规范意识和基本价值,并不在于某一时某一地的盛行,而在于最广大的空间笼罩,弥漫着“一种经典意义的所在”。“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古诗文选编入中小学教材一直纷扰,但经典诗文必须存垂范空间。文学经典要地位确立,权威树立。
(二)恒久的魅力。这是文学经典的内部积淀。文学经典有着文本内在的对话性和审美的丰富性,在不断的激活中生成。第一,不朽的特质。诗词凭借其美妙的文辞和含蕴的意境而感人。诗词是最精粹的语言。绝句,语约义赡,含蓄蕴藉;小令,型制短小,言简义丰。诗词可使心灵不死。叶嘉莹先生说:“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小说因人物和情节而取胜。有清一代,才子佳人小说众多,仅一部《红楼梦》成为经典。第二,无尽的蕴涵。经典,因其阐释不可穷尽而名。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人们在接受、阅读经典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一方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经典是一种经验形式,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当中。另一方面,“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从当代视界出发,并应用于实践,有着自己的见解和体验。重读经典,回味传统。
二、文化的传承性
文学经典,在某种意义上理性地承继着和阐释着中华文化道统。学习文学经典,发现其理性光芒,需要传承文化和弘扬文化。
(一)传承文化。第一,文学经典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经典作为文化和文学传承的核心,其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应在新的历史时期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展现新的魅力,产生新的影响。第二,文学经典是文化的传承。我们学习经典,不是复古与怀古,而是在继承一种传统,学习一种精神,那种跨越过去、立足现在也触摸未来的内在精神性因素,朱自清先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第三,文学经典具有无限的文化魅力。文学经典理性地承继和阐释着中华文化道统。文学亦文化,《诗经》、《论语》、《庄子》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文学蕴文化,读汉赋必涉及经学,览唐诗必关注佛教,阅宋诗必谈到理学等。文学经典需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展开,文史哲不分家,文学是起点、史学是中介、哲学是终点,指引读者接受文学经典,让阅读文学经典成为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
(二)弘扬文化。文化在经典中绽放,经典在文化里生根。继承经典,弘扬传统,就是“保留自己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淀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在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伦理和人文品德。第一,贯通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和谐为准。无论是儒家的“和为贵”的和谐旨归,还是道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都重和谐;“以和为贵”的价值标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致世原则。第二,振作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爱国是魂。爱国为公民的第一品质,是个人的精神底色。陆游《示儿》绝命诗,既是临终遗嘱,也是毕生心愿。赍志以殁凛然气,薪火相传爱国情。第三,尊崇人文伦理。人文伦理,仁爱属根。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社会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范畴、生活行为准则的最高表述,是人的一切精神生活的灵魂。第四,养成人文品德。人文品德,诚信惟本。诚信是社会和谐之基。《左传》有云:“信,国之宝也。”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
三、审美的体悟性
对文学经典的把握,应当以对于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需要一种艺术的敏感性和纯度,体验真切、深刻与崇高。传承文学经典要能体悟生命、陶冶情操和提升审美。
(一)体悟生命。第一,字词是生命意识的载体。人生烦恼识字始,文字记录着生命的跳动,字词能确事、可寓意、会涵情。左传一字寓褒贬;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第二,成语典故是生命意识的精华。蝴蝶梦、邯郸梦和南柯梦,为曼妙之记忆。三梦圆短暂之满足,留片刻之记忆。梦的浪漫想象,是现实生活中一切失意者的心灵慰藉和理想梦境。第三,意象是生命意识的守望。仅以燕意象来观照生命,感叹生命沉痛之留念。“燕”,双宿双飞,筑巢华屋梁檐,执著于旧巢。故喻厮守,“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叹变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慨沧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生命意识在经典诗句间流淌。
(二)陶冶情操。文学经典传承应以情感熏陶为过程,能涵养智慧和塑造人格。第一,涵养智慧。文学经典可以说非常感性地呈现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中,由人与月的游戏感悟人生的沧桑变化,体验着个人的生命律动。第二,塑造人格。文学经典诗性地塑造着和浸润着读者的人格范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宣示了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张载四为句,筑牢了儒家坚定的人格追求。文学经典相较于抽象的哲理叙述而言,更能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影响学生的人格气质,《世说新语》中将“德行”放在开篇,用47个小故事,形象地展示了魏晋士子中最值得学习的人格品行。
(三)提升审美。文学经典的审美旨归为思化品质和诗化致趣。第一,思化品质。文学经典要“三思”:思想、思维、思考。首先,文学经典的价值精神在思想元素。文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格审美化,具感染力、影响力和批判力。“少不看红楼,壮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是负方向的传承,感染力特强;梁启超谓小说有四力:熏、浸、刺、提,“刺”“提”所在皆“新民”思想和“改良群治”目标,这是正方向的传承,影响力巨大;读老杜《江南逢李龟年》诗,感:“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语易而意远,批判力深远。其次,文学经典的价值理念在思维品质。文学经典的传承,思维相始终,“诗家圣处,不离文字,不在文字”(元好问),文学教育要具有思维,“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文学教育需要情感充沛、富于智慧、激发灵感的思维品质。再者,文学经典的价值原则在思考方式。“我思故我在”的理性拷问和“以己推人”的践行考量要并行。第二,诗化致趣。文学经典有“三度”:精神的高度、情致的厚度和审美的醇度。首先,探求精神的高度。文学经典蕴涵崇高的精神追求,能引领和促进人的精神发育,唤醒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等。恶搞经典不行。其次,寻求情致的厚度。文学经典都在述说着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需要读者用审美的方式去审视生活,承继经典,延续传统。其三。追求审美的醇度。文学经典蕴藏无限,从审美角度而言,需将文本形象中所蕴藏的理念的感性形式“探索与发现”出来,读者的审美情趣正是在这“审美化”历程中滋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童庆炳 陶东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刘象愚译.文学理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曲玉紅.浅论经典阅读的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5).
王波平,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