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领学生深度阅读经典文化

2018-08-24高向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悟深度文本

高中文本中的经典篇目,需要阅读方能悟出其中的真谛,而一提起阅读课,我们语文老师往往将上课上成了以老师的教为主的阅读,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受老师的影响,学生被动的接收读书的知识,学生的真思想真感情而代之以形式和技巧的训练。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也没有主动思考的要求,更谈不上自己的情感体验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读、乐读,不致产生厌烦的情绪。

如今,学生阅读时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发生成问题的能力逐渐弱化乃至消失。学生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导致阅读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实际上,老师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发问,多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有了兴趣,会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

善于调动学生兴趣就得学会设置问题,一开始就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兴趣了,“只爱书香不爱花”,深度阅读就成功了一大半。

在品读《诗经》中的《静女》这首诗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歌。“诗中的女子送给男子什么礼物,男子更喜欢哪一件?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抛出,立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也被这一问题深深地吸引住了,进入深度阅读的思考。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也就明白了古诗中纯真的爱情。

同样阅读《最后的长春藤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中你喜欢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兴趣,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也体现了学生各自的心理特点,结合了学生的自我体验。从而做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能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之后从整体上深度把握文本,设计了一个问题:关于小说的题目有版本翻译为《最后一片叶子》,你喜欢哪个题目说说你的理由?这一问题是深度阅读的思考,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阅读要注重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主动地深入阅读了,自然对经典的文化阅读会更进一步。

二、在诵读中体悟文本蕴含的情感

古老的文字中包涵的情感,更应该读出来。作为传统的经典文化更应该用情感去诵读,才能体悟出经典文化的魅力,达到深度阅读。

1.要让学生敢于去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情感。每一篇经典的文章,都有一种张力,这是语言背后的韵味。而这一感觉就该让学生读出来。经典散文可以读,朱自清的《背影》,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余秋雨的《千年一叹》等等这些经典的文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情感,这需要我们老师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的大声的读,默默的读,自习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

小说更能诵读,小说的人物語言需要赏析人物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了。老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富有情感的音响感染下,就可以更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如《荷花淀》一文,人物语言很有特色,尤其是第二部分四位妇女关于去探夫的一段对话,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情,我们可让学生仔细揣摩人物情感,然后分角色朗读,学生很容易就投入进去了。事实上我们只要让学生读就能在朗读中,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了一个透彻的体会。

2.师生选取段落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提醒我们,别让经典的文字在学生的眼中看来是苍白无力的。为此,我总是选取师生共鸣的语段,规定时间段背诵,不在多而在让学生能都背诵,在背诵中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

教授诗歌和学生一起背诵,背诵《就是那一只蟋蟀》体悟蟋蟀的忧鸣,诵读《蜀道难》感悟李白的人生感慨。这些经典的诗歌,师生共同诵读最终达到背诵的要求。同时作为老师的我,经常在早读的时候一起背诵,让学生知道背诵的重要性。

三、抓关键,细咀嚼,方能深度阅读

阅读一定要抓住文本的精魂,让学生诵读,品味,想象,联想,与不老的文字背后那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对话。每一个文字,都是活的,有生命的,而且是独特的这需要在慢字上下功夫。

1.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精读。课文的关键词句总是和课文主旨紧密相关,和人物的心理情感密切相连,抓住关键词句来品读经典文化,是深度阅读的主要方法。在读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小说结尾处写到林冲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学生在读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注意这一句,为此我让学生思考,林冲在这里为什么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哪个字让你体会到了林冲人物性格的变化?学生通过诵读抓住了“尽”这一关键词,体会出林冲将所有的希望都抛之脑后,不再有幻想,让他变得坚强,更进一步体现了这一人物,也恰恰体现“官逼民反”的这一思想。

2.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体会其精神。经典文化的阅读,不仅要读得细,更要读得深。深入文本主旨,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情感。比如《氓》中,引导学生体悟这女子的情感变化。分析这女子对男子的称呼变化就能体悟出女子的心路历程。对男子的称呼由“子”“复关”“尔”等词语,这些词的变化,就是女子情感的变化,由对男子的依恋到伤心最后坚决的离开。通过引导学生注意这些词的变化,读出这种情感的变化,才能体会到经典文化的魅力。

3.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思维火花。一篇文章,因为读者的阅历、价值观等不同,人们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在引领学生理解文章时,可以有意提出与常规思维相反的观点,让学生产生“思维冲突”,碰撞出智慧火花,从而实现深层次思考。

例如教《祝福》时,可以提出“从一而终”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矛盾”,让学生思考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通过小组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老师舒心,让课堂慢下来师生共同欣赏经典文章的魅力。

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古老的汉字符号。这些文本由精美的语言文字组成的美文,她自然如莲花般,清新、淡雅,静下心来去细细研读,方能见听那莲花盛开的声音。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古人作诗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闻,可见,经典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而传诵至今,也说明了它的文学涵养和文字功底是非常高的。

让我们放慢脚步,引领学生细嚼慢咽,品悟出传统文化的芳香。让我们的精神在阅读中得到愉悦,打通读者和作者的心灵,在精读中实现古今的完美超越和交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到文学作品袅娜盛开的声音,才能实现我们的“悦”读经典文化。

高向明,山东日照莒县第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体悟深度文本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深度观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