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18-08-23张阳于冰张硕
张阳 于冰 张硕
摘 要:2017年,国家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要求。目前,地方民办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模糊、管理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文章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見》(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并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含义
目前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其实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些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有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而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即“双证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有非教师职称系列及教师职称系列证书的教师,非教师职称系列指的是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等。第三种说法是双师型即教学能力加之行业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保持对行业信息的实时把握与更新。
二、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
1.无明确的双师型团队建设的评价标准及内涵定义
绝大多数高校虽然已经把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提上日程,但是,针对到底什么是双师型团队、如何建设、如何评价,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的内涵表述。仅是对上面我们提到的拥有双证或者双岗等教师定为双师,但是,其中不同的双证含金量不同,双岗的岗位职责也不同,显而易见,这种认知是很不客观不全面的。因此,在这种错误的定位下,双师型团队建设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现象,即教师拼命考证,或者走形式在企事业单位托关系挂职等。
2.激励机制并不明确
在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双师型团队建设仅是在学校的总结报告中的文字体现,对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团队教师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待遇没有明确的表述。因此,教师并不积极地培养自己成为双师型人才,而是可有可无,因为与自身的职称评聘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3.民办高校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民办高校师资本来就是很匮乏,同时从专兼职师资比例看,兼职教师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很多专职教师毕业就直接走向讲台,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及岗位经验。讲授课程以为强调理论,而对实践却知之甚少。另外,兼职教授一方面经验丰富,但是又不固定,缺乏责任心,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授课能力的培养,上课随心所欲,没有教学大纲,不懂课堂把控能力等。最终的结果是严重降低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4.教师个人因素制约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量较小,无长期双师型团队建设的战略发展。没有积极的奖励政策及激励考核政策是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重理论轻视实践教学模式,对双师型不重视甚至出现了认为双师型就是考证的错误认知。
三、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建议
1.寻求政府及社会企业的支持
民办高校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中应该遵循政府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支持,将在教育部门相关的文件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传达给高校教师。
2.高校应该真正把双师型教师团队提上日程并落实建设
高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是要建设好评价体系。培养体系与认证体系。三个体系共同作用,帮助双师型团队建设更加完善。在培养教师的时候,应该统一双师型团队的定义与内涵,根据自身学校的环境拟定评价与认证标准。其次就是激励机制。双师型团队的建设需要激励机制。对于教师需要知道评上双师型教师的切身利益是什么,这样,不用学校推广,教师自己就会积极主动地准备把自己转变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桂红.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9):97-100.
[2]张建芳,虞晓君.民办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内涵及认定标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