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教本资源 培养理性精神
2018-08-23官爱娥
摘 要:培养核心素养,探究落实路径,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课堂无疑是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用好教本资源,发掘其价值的最大化,是佳境。依托哲学课程,培养理性精神,我在不断探索。
关键词:理性精神;领悟哲理;聆听智言;品读哲理诗;课堂思辨
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定位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大要素。理性精神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课尤为重要,这一要素是提升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三大要素的思维前提。理性精神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理性精神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社会现象及自身言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合理的行为选择,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现世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处不闪耀着理性精神的光芒。如何在哲学的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们理性精神?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一直深感身上责任之大,并锲而不舍探索着。我以为,立足教本资源,发挥其价值最大化,不失为明智之举。
一、 深刻领悟哲理,感受理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性的哲学。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汲取其精华,理性精神,尤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教师讲透哲理,学生领悟哲理,是哲学课的灵魂与主线。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到历史唯物论,只要教师充分发掘,就不难发现,在每一次哲理的学习中,都是接受一次理性精神的洗礼。
唯物论原理中,物质与意识、尊重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做事不仅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更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蛮干不可取,巧干方可成。在认识论部分,真理与谬误的原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真理都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教会我们追求真理不可一劳永逸,更不可盲目崇拜,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探索与突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尤其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如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整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开启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那扇门。发挥教材理论知识的力量,引导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理性品质,是哲学课堂应有之义,教师应牢记这一使命。
二、 聆听哲人智慧,提升理性修养
在《生活与哲学》书中,堪称浓缩精华的莫过于书中摘录的古今中外哲人们的名言。在教学中,这些名人名言成为我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品读哲人的名言中,我们又一次感受理性精神的召唤。在课文《意识的本质》中,有一段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无须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口气,一滴水,都能致他死命。但人依然比摧毁者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却对此一无所知。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在课堂上,我首先发挥自己朗读的优势,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一遍,在朗读中,营造一种神圣的课堂氛围,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应自豪,因为自己是一个人,有思想的人,高贵的人,高贵在于我们拥有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思想。为此,我们首先要善待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继而善于思考,丰富思想,感悟人生,才不枉此生。
在第三单元辩证法内容里,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课文引用老子说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天下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皆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没有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世间一切皆如此:自由与法律,阳光与阴影,快乐与悲伤,正义与邪恶,成功与失败等。
当我们今天站在哲學的高度,以哲人先贤们的思想,理性分析身边的人和事时,总感觉有一束光芒照亮了我们眼前的迷雾,顿觉豁然开朗。“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质朴的语言,却是铿锵有力的提醒我们: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哲人们往往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滋养思想和情怀。
三、 品读哲理诗,涵养理性精神
诗词是文化中的瑰宝,以精炼的词句,优美的意境,吟咏世事,指意人生,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在《生活与哲学》课本里,编者们精选的几首哲理诗,为略显抽象与枯燥的哲学课堂增添一抹灵动与深刻的智慧之美。“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深入浅出,把抽象的哲理直观而感性地表达出来,恰到好处地说明对立统一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学会全面分析事物,又要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性质。在教学中,先由学生朗读,再由学生解读诗意,在诗意中体会哲理。由此我要求学生分析:“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利弊”这样一个热议的话题。同学们在畅所欲言中学会了明辨是非,冷静对待,做出正确的选择。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这首《观祈雨》,寥寥几字,却生动、直观而富有画面感地描绘出种田人焦虑万分地吹打着乐器到龙王庙去祈雨,而富人却唯恐天气阴下来乐器发出的声音不悦耳。该诗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的处处歌舞升平相对比,深刻揭露出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现代诗人艾青的《光的赞歌》:“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读来热血澎湃,激发青年人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书中的诗词不多,却决不可忽视或只是“匆匆而过”,我觉得那错过的将是书中最美的风景。
四、 精选辩题,在思辨中提升理性精神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理性思辨,就是通过归纳、演绎、等逻辑推理判断过程,实现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如何让每一次的辩论高效而有趣,我觉得关键是选题!时下的政治课堂似乎觉得不引入课外材料,这节课就无法出彩。我认为,教本材料的无视与浪费,恰恰是一种教学的失败。在选择辩题时,我首先从课文的材料中筛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辩论中学生有话可说的,其次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如唯物论部分,关于物质与精神。从课文材料中,有人说的一句话:“精神不是万能,但是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引出辩题:物质与精神,孰轻孰重?从同学们自身的观念与行为,再到当今社会,一些人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整个社会对于精神追求的缺失,引发的问题与思考。在对话与追问中,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中,同学们思维踊跃,敞开心胸,思想交织,思维碰撞,收益颇丰。在历史唯物论部分,关于谁创造历史?英雄还是群众?课文介绍了梁启超、拿破仑、鲁迅三位哲人的观点。
在没有上课之前,我先亮出几位思想家的观点,然后布置同学们准备好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进行交流。出乎意料的是,在分享和多元声音中,同学们不仅增长知识和见识,更学会聆听与思考。
每一次翻开《生活与哲学》这本书,细读每一段文字,都有对于文字新的诠释,总有一种来自灵魂的触动。我想,一堂好的政治课是不是首先要求教师扎根教材文本,领会教材已表之意?这也不辜负编者们的辛勤付出!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教本资源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0).
[2]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
[3]生活与哲学.
作者简介:官爱娥,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