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018-08-20刘莉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小学教育以人为本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逐级提高,小学教育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小学教育是人生的开端,启蒙学生思想,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于呆板、滞后。故此,在深度剖析小学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便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在最新下达的文件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个人生存能力这些平时被我们淡化的东西,逐渐发展成教育工作的主流。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步过程中,巧妙地融合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个人主题的关键性,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逐渐进步、发展、深度改革、切实实现新课改的方针目标,推动教育管理模式进入新的时代,实现以人为本的宏伟目标,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何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什么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理性的认识了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优势与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存下来的带有主观意识的判断或看法。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对人的一种肯定,确认在任何事物中,人类都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主体,因为人存在情感,我们经常说我们尊重他人、友爱同伴、懂得理解与包容,只有这样的情感才会使我们不断发展,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的主观意识,相信他人与被人相信,承担相应责任与行使相应权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虽然是一个新的话题,但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差异性体现明显,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耐心去引导他们,调动他们的大脑,开发潜能。

二、 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方法仍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工作存在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及家长的普遍关注。

(一) 备受束缚,局限于规章制度

在习惯于高强度学习的体制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并不接受“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方式,固步自封,被各种各样的框架所牵绊。而有些学生也习惯于每天被督促着被动学习,自控力差,逐渐形成惰性,一旦失去督促的人,便无所事事。另外,传统教育过于呆板,文件逐层传达,而最终执行文件的学生老师却没有参与讨论权,有些硬性规定与学生的个性爱好相冲突时,只能选择遵守条条框框,不适宜培养创新意识。

(二) 应试教育,被动学习

自从古代科举开始,应试教育就已经存在,分数之争似乎从未停止。时至今日愈演愈烈,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灌输的思想均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是唯一出路。但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过程中,應以素质教育为主,要求学生应在良好学习氛围中品德、智慧、体育、美术、劳作等多方面综合发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但在应试教育的魔法棒下,部分学校避重就轻,忽视青少年素质教育,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三、 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

由上述问题可见,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呆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我们应该以人为本,破除固有思维,开拓新视野,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彻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

(一) 释放学生天性,破除固有枷锁

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应以服务型企业为定位,一切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特批学校在特定情况下可开展特设班级授课,培养青少年对艺术的兴趣,定向培养,因材施教。其次学校应编撰学生及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增强教师工作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变被动为行动,积极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二) 提升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积极性

打破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将工作重心着重于青少年素质教育,以兴趣爱好为主,培养青少年学习积极性,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只有感受到快乐的情绪,青少年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主动的学习。

(三) 双向监督,共同成长

对于教学而言,所有的教授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习到,所以“学”才是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以往的认知里,老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偏重于学生。老师只是引路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充当着亦师亦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创建一个更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学校应有相应的鼓励政策,推动教师特色化工作,对开展成功的特色案例予以奖励并与大家分享,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未来工作中,我们应致力于建立“以人为本”的小学生教学管理模式,这无论对于学生或者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人是校园工作的主体,让人感觉舒适的校园氛围才是我们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关键所在。我们所要传递的是积极的、富有正能量的思想,润物细无声,将人文关怀在一点一滴间渗透到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骨子里,让他们更加相信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不是一句空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我们长年累月的慢慢渗透。

四、 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育形式在时代的变迁下略显苍白,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便应运而生。但对于这一课题,我们都处在摸索阶段,任重而道远,为学生能够自主的、全面的发展着想,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综合素质考量,尽快构建小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确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卜志广.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3):101.

[2]缪东志.论小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38.

[3]李芳.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四平师院,2016(28):265.

作者简介:

刘莉,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市荆州街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模式小学教育以人为本
开放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研究性学习的“4×3”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