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则材料说开去》

2018-08-20授课教师谢澹浙江省绍兴一中教师语文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蓝翔高晓松技校

授课教师:谢澹(浙江省绍兴一中教师语文教师)

【第一环节:通过材料一,讨论——评价观点合理或不合理的路径。】

师:很高兴跟大家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高三的作文课,我们的内容是《从一则材料说开去——高考论述文观点的确立》。

先给大家看一则材料。你发现了什么?(生笑)

师:这是网上一名本、硕、博连读三个阶段的证件照,第一张是本科,然后硕士,然后博士。知识改变命运,学位改变发型。这张照片在网上一出来就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说“知识是把剃头刀”。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请这三组同学想一想这句话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另外三组想一想这句话合理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知识作为一种力量能够丰富自身的发展,知识能够提升自己而不是一把剃头刀,我觉得一把剃头刀的说法比较片面。

师:也就是说剃头刀改变的是外在的,你认为知识应该改变的是——

生1:自身,一种升华自我的力量。

师:好,一种力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张照片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气质还是上来了。

生1:他提升了自己,从硕士到博士,他提升了自己的内涵。

师:对,由内而外的力量。来,请坐。后面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2:我觉得这是不科学的,男性比女性容易秃顶,走在街上就会发现谢顶的女性比男性少,有知识学位高的女性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我就觉得不合理。

师:嗯……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生笑)

生2:就是这个观点不全面,是片面的。

师:哦,你是说它只是一个个案。其实我们读到博士依然长发飘飘,一头秀发的男女博士都有,是吗?请坐,后一位同学。

生3: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身体形态、外貌发生变化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知识丰富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可以内化成生命的力量。

师:知识的作用并非是剃头,脱发原因是多样的。

生3:还可能是自然的。

师:对,还可能是遗传的。我们同学说到了“知识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知识是由内而外提升气质的力量,是能够改善人的力量;又讲了脱发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这个事情只是一个个例,很好。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讲讲合理之处。

生4:认为合理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当他学习知识困难时,会做挠头的动作,会伤害到头皮,造成头发脱落。(生大笑)第二方面他沉迷于学习当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比较邋遢,不打理头发,头发就会受到损害,导致脱发。(生笑)

师:说得很好,第一个理由是由于做挠头的动作,第二个理由是沉迷学习、无心打理头发。好,下一位同学。

生5:从这则材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沉迷于学习会导致身心的疲惫。从三张照片来看,知识是把剃头刀,他挨了一刀又一刀。(生大笑)

生6:因为想得多,思考得多,所以产生了生理反应,用脑过度导致头发的营养缺失。而且学习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知识是把剃头刀”也恰恰说明了学习需要的时间,知识改变人的内在。

师:好,请坐。我们来听一下,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内容。他说学习怎样?

生(七嘴八舌):太累了

师:压力大、比较疲惫。这组证件照一贴出来就引起网上的热议,所以热议的点应该是我们在经受着怎样的学习?

生:压力大、刻苦、烧脑

师:因而一句话说它合理,我们考察的是它在什么环境下说这句话。它是在面对压力、注重脑力劳动的学习环境下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合理之处。说它不合理,我们则是在追问“知识究竟是什么”“脱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考察的是本质。

【第二环节]

通过运用所学路径,分析材料二两个观点的合理或者不合理处。

师:这个方法很有用,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参看两个经常说到的句子。月是故乡明、细节决定成败。运用上面的方法,想想看。

(学生讨论)

生7:“月是故乡明”,我们组讨论的是当他说故乡,也就是说他是客居在外的,他是思乡的,这个时候思乡就会觉得故乡的月亮比较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月亮只有一个,是一样的。

师:月是故乡明,在于它的背景是什么?

生7:客居在外的人

师:客居在外的人看到的主观的月亮,而不合理在于探讨“月”的本质就是一个天体,是客观的。好,下一个“细节决定成败”,哪一个组来说?

生8: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是合理的,因为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是细节决定成败,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是合理的。

师:刚刚我们说合理要考量背景,那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

生8:关键时候、一次一次细节积累决定成败。

师:恩,其他同学想想看这句话的背景可能含有什么?

生9:细节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决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

师:也就是说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说细节决定成败,大节也能决定成败,机遇、心态都可能决定成败。所以说成败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在说这个句子的不合理性。在合理性上请同学们再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会这么有名,你觉得这句话是对谁说的?

生10:针对因为细节而失败的人说的。

师:这种人在数量上是多还是少?

生10:我觉得是大多数,这句话是针对因为细节导致失败的大多数人说的。

师:是啊,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注重细节,所以我要警示大多数人,细节决定成败。

【第三环节]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通过材料三的写作,探索议论文观点从“准确”走向“深入”的具体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次请同学辨析的素材。

著名音乐人、制片人、清华大学校友高晓松在《奇葩说》说: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家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否则我们清华和蓝翔技校有什么区别?

山东蓝翔技校校长、董事长荣兰祥在学生毕业典礼时说:同学们。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地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师:读材料,可以从抓关键词入手,请同学把两个材料的关键词找出来。

生11:我觉得关键词是理想,不是只有清华大学大学的学生有理想,蓝翔技校的学生也可以有理想。

生12:我觉得关键词应该是远大理想,对个人而言理想都是远大的。

师:哦,你比刚才这个同学多了一个词“远大”,我想问问,什么叫“不远大的理想”?

生12:……

师:好像很难说,是不是,所以关键词可能只要“理想”就可以了。大家在看看,除了“理想”外,这则材料里还有没有重要的词语?

生13:我觉得还有“职业”,从事的职业不同。

生14:我觉得关键词是“理想”和“职业”。

师:好,同学们都找到了“理想”和“职业”。当然,这里另外还有一个关键词可以说是“清华”,“清华”代表的是名校,“蓝翔”代表的是技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蓝翔的选择。

生15:我们提炼出来的关键词是“踏实”,踏踏实实学本领。

生16:我们认为是“虚”和“实”,实打实学本领,不来“虚”的;技术、动手能力是“实”的。

生17:我觉得还有一个关键词是“技术”

师:好,我们同学找到了“虚”“踏实”。

师:刚才两组同学提炼了关键词,板书:

名校:理想(虚)、职业

技校:踏实、技术

这里包含了几组对比?同学们能看出来吗?

生(七嘴八舌):理想的“虚”和学本领的“实”,“理想”和“职业”

师:我们概括一下,第一组:踏实作风和理想的虚,第二组:理想情怀与实际工作。好,三分之一同学都选了“踏实”和“理想”这组词来写。大部分同学选的观点都是两者说的都是不合理的,我们说不合理就要考量其本质,也就是说理想的本质是不是虚的?踏实的本质是不是只要技校具备就可以了?那么从这个角度看,大家觉得他们的话为什么是不合理的?

生18:我觉得理想和踏实都很重要,应该兼顾。

师:为什么要兼顾?

生18:如果只有理想,不去踏实做就不能成大事。

师:空有理想是不够的,要去做。那光有踏实够不够呢?

生19:没有理想,何必远方。

师:恩,很好,两个同学的回答合起来就是:只有理想没有踏实,不能做成事;只有踏实,没有理想也成不了事。这是很多同学都写到的。但这样的观点我们如何让它再深入进去一点呢?如何让文章写得再深刻一点?我变换一个方式来问你们,看你们能回答吗?既然两者那么重要,为什么清华和蓝翔各执一词呢?

生20:我觉得有本质区别,清华作为名校,培养出来的都是有理想、有梦想的人才,拥有国家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蓝翔作为技校,谋求职业,注重技术,有一技之长。

师:尽管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像你所说的,清华学子高晓松只要说:“我们要培养的是国之重器”,蓝翔校长只要说:“我们要踏踏实实学本领”。他们为什么要说“我们和蓝翔有区别”“我们和清华大学有区别”?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21:培育人才的目的不同。

师:这一句话里还有点什么其他的味道呢?我在改你们作文的时候,发现一个同学和我们其他同学写得都不一样。来,告诉大家你所写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生22:《不以诋毁为基石》

师:你想说的是不以诋毁作为什么的基石?

生22:成功的基石,高晓松认为蓝翔技校只有技术没有知识,荣兰翔认为清华光说不做。

师:所以他们两个在互相诋毁,互相看不起。如果我们看到这一层的话,我们的作文该如何去写呢?

(出示范文)

高晓松高谈“家国情怀”,要以此与蓝翔技工相区别。这看似理直气壮的逻辑却有荒谬的前提——技工没有也不可以有“家国情怀”。高晓松用带有偏见的手段将“情怀”的“可以拥有群体”缩小,硬是将“家国情怀”从技工里抽离,从而让“家国情怀”带上了身份的辨识度。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潜意识中他已经将“家国情怀”霸占了。……双方看似赌气的针锋相对,其实是有着相同的目的,即通过对“美德”的占有在对方面前体现优越,所以,从这个层次上说,“家国情怀”与“踏实”的斗争,其实是群体利益,在道德层面上的延续。

绍兴一中315班孙宇超《别给道德贴标签》

大家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齐答:有),也就是说这个美德是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的,高晓松和荣兰翔在讲美德时却在秀优越,我比你厉害,我比你好。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篇文章在写“理想”与“踏实”的时候,还可以往哪个方向想下去。两者言论有没有相同之处?

生23: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师:那我再问你们,教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除了“有用”以外,教育还担负什么?

生24:不仅仅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还培养不危害社会的人、培养有道德的人。

师:你讲到对人道德的完善,教育的目的让人更向善、更美好。还有吗?

生2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辨别是非。

师:就是让我们有火眼金睛,看得清事情的真伪,提高自己的辨别力。

生26:不仅仅是社会,还有人本身。

师:哦,你的意思是教育的作用可能不仅是对社会,还是指向人本身。我们除了培养一个“有用”的人以外,教育还让我们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人、一个“有意义”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这就不一定是对社会有用,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个角度高晓松和荣兰翔他们都把教育的本质定位在“把人变成工具”。高晓松虽然说的是情怀,但是也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只不过这颗螺丝钉大一点,所以还是功利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写出深刻一点的文章。(出示范文)

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当代的教育应该是“人本的教育”,它指向社会中每一个平凡的个体,使人拥有完善的自我,无限趋向完美的权利,伸展天赋,发扬才华,扩大差异,尊重创新,宽容失败,使人回归独属于“人”的本位价值。以此反观如今我们的中国教育,蓝翔校长强调人要学会实打实的本领,固然不错;高晓松直言大学生要心怀天下,成为国家栋梁,更是有节有理;但是,他们的关注点都不是“人”,不是有尊严有情感会思考的人,前者陷入了工具主义的泥淖,后者又沉迷于功利主义的狂热。

绍兴一中315班王启文《中国教育是在浪费时间吗》

看了这两个范文,你是不是觉得这样想会深入一些,比你之前写的那些空谈理想没有踏实会怎样,空有踏实没有理想会怎样的文章更深入一些。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这节课讲了两个点,第一、我们讲到了观点合理从背景去考量,不合理从本质去考量,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进行思考,这告诉我们什么呢?观点的确立要准确。第二、我刚才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有没有?是不是?比如:他们为什么要各执一词?教育除了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没有其他作用?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思考走向深入。

【第四环节]

给出材料三的真相,激发课后进一步思考。

师:这个材料我们讲完了,大家觉得它是真的吗?(生错愕,无言以对)哈哈!那么,我就来揭示一些真相吧。

真相一:高晓松节目中提到的是“技校”,本意也并不是贬低技校,而是对名校沦为职业培训所的批评;

真相二:荣兰祥只是勉励学生要学好一门手艺,根本没提到过清华北大;(生笑,热烈讨论)

所以,刚才我们探讨的这个话题其实是“网上炮制的一个段子”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好,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思考。我们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PART 2

教学反思

让思考更深入

谢澹/浙江省绍兴一中语文教师

12月初,接到要去贵州六盘水上一堂高三作文复习课的任务时,内心既向往又忐忑,因为这将是一场跨越近1700公里的交流。

于我而言,我首先想到的是两地学情的差异。近年来,浙江省高考作文基本上都是要求写论述类文章,比如今年是对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谈思考,去年是对虚拟与现实谈看法,而贵州使用的是全国三卷,今年的作文题是“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对文体的要求是“明确”,即明确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我将本课定位在论述类文章的写作指导上,因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应是高中语文的主要任务。

随即而来的问题是,高三作文复习课能上什么?这其实是困扰高三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相对于作文的崇高地位,写作教学却往往是无力的。纯粹技巧的教学,作用有限;引导思维的教学,全看悟性,作文教学在“需教”和“能教”之间徘徊,何况只有45分钟时间,教什么呢?

我想,尽管思维教学是难的,但是论述文写作的核心就是思维,离开这个核心,其他问题即使能部分突破,但也只能流于表面。于是决定课堂还是从思维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想,无论教什么,最主要的还是了解学生写作的“起点”。课堂中的他们不是一张张白纸,他们带着以往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如果我对此一无所知,又何谈这堂课的学习效率呢?于是,我决定让贵州的学生也写一写我自己班里正在写的“高晓松和荣兰祥”这则材料。

此时,离上课的日子已经很近了,快递作文也已经不可能,只能到贵州之后再看他们的作文。这就决定了我只能准备半节课,还有半节课得到贵州才能完成。

我把上课的方向收束到“如何使观点更准确更深入”这一点上,我发现在辨析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上还是有一定的路径可循,其合理性主要考量的是观点提出的背景,也就是观点产生的土壤,这样说的动机等;其不合理性则主要考量的是观点中概念的本质。这个方法当然可以由我来讲给学生听,但我希望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发现方法,因为探索方法的过程也许比方法本身更具价值。所以,我用材料一,也就是本硕博连读生的三阶段照片以及网友评论“知识是把剃头刀”作为这堂课的引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这两条路径。

正如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所说: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一生。写作上,学生同样是“懂了很多道理,却仍然写不好一篇作文”。究其原因,我认为在于“道理”与“实践”的脱节,所以我想总结出两条路径之后应该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选择“经典语言再审视”这一活动。“经典”的权威性,往往使人“服膺”真理而缺失审辨的意识与能力,这就给“再审视”提供了重新发现的可能。但是学生很可能在这一环节中依然囿于个人经验等惯性思维,而不是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再审视”。对于这一点,教学中要特别警惕。总之,这一环节应该是路径的运用,是效果的验证,更是惯性的修正。

带着这半节课,我飞到了贵州。在贵州机场附近的饭店里,我看到了学生的36篇作文。他们工整的书写暗示着学习的渴望,他们犹豫的立论明示了课堂的方向。

翻完所有文章,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的确在“立论”上。从准确性上来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同学的作文和给的材料中心是有关联的,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处在材料边缘;从深刻性上来说,只有一位学生的立论给出了新颖而恰切的角度。

这是上课的起点。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准确找到材料的中心呢?我发现学生通常只抓到了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他们看到的是“部分材料”,而缺少对材料的整体阅读和整体理解,我打算用“找关键词”的方法首先解决“放准眼光”的问题;

如何提出新鲜深刻的观点呢?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但也许追问一个“为什么”“是不是”“有没有”,可以让论点前进哪怕只是一步。

这就是第三环节的设计理由。

在课堂的最后,我给出了这个材料的“真相”,希望它能激发出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火花,比如网友制作的这条“鄙视链”为什么看起来像真的一样,这条“鄙视链”背后藏着什么,“真相”在互联网时代有多贵,等等。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未经审视的作文同样也是不值得写的。绍兴、贵州的两地备课共同构成了这一堂课。

猜你喜欢

蓝翔高晓松技校
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友情
试论影响技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对策
高晓松将客串《白夜追凶》第二部
找个理由帮朋友
技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蓝翔灰色帝国
蓝翔技校:一所“神奇”学校的江湖气质
高晓松醉驾的反响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