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2019-05-08耿亮
耿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接轨与深入融合,装备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对于技能型人才、服务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由此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的蓬勃发展。其中由民间资本创办的民办技校更是因其机制体制灵活、资金来源渠道多样、贴近社会需求等特点在国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促进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办技校教师作为民办技校教育的实施主体,承担着实现民办技校教育价值的重任。本文仅就影响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加以浅析,并提出若干不成熟的对策建议,以求抛砖引玉。
要想厘清影响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就必须首先明了民办技校的特点。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长期以来都是“学历教育”占据了主体地位。“本科生”“研究生”似乎成为了读书人的唯一追求目标,即便是在百姓当中,动辄便问“你是何学历,何文凭”,似乎只要有了一纸文凭,便“万事俱备”,可“衣食无忧”了。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和大众心态,导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长期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得“高分低能”,甚至“有分无能”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便使得技校教育长期处于社会的“视野盲区”和“认识误区”,认为上技校的学生都是差学生,甚至是坏学生,认为在技校教书的教师都不正规、没本事。尤其是民办技校,由于带了“民办”二字,更是长期被排斥于“体制”之外,成为“非主流”“不正规”的代名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技校从业的教师,要想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幸福感,的确是受到了多方的制约。
一、影响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1.体制不同,不是“铁饭碗”
由于民办技校是由民间资本创立,不属国家财政供养的范畴,故而导致民办技校的教师没有“编制”,不属于“吃财政饭”的人员。民办技校这种“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使得民办技校无法像公办技校那样获得稳定的生源和财源。学校的经济效益完全依赖于招生市场,而民办技校教师的个人收益则完全依赖于学校的经济效益,波动幅度较大,没有“托底保障”。当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是所在学校招生情况不理想,则民办技校教师随时面临失去岗位、失去收入来源的窘境。使得民办技校的教师时常为自己的“明天”而担忧,难言“幸福”。
2.老观念根深蒂固,社会认同度低
如上所述,在我国长期以来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全社会对于技能教育的理解度不够,重视度不够,接受度不够。甚至在观念上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首先,学生家长孜孜以求的是孩子能上重点高中,将来考取重点大学,上本科、读硕士、读博士。一旦孩子未能考上高中,总是带着一种不情愿的、无奈的心态来选择上技校,总觉得上了技校,以后就是进工厂做工人,很难出人头地了。其次,由于“学历教育”的主导地位,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也是把关注度放在那些所谓成绩好、分数高的有希望上高中考大学的好学生身上,平时对学生的宣传教育,难免带有轻视技校的色彩。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更加抵触上技校,甚至有些家长在闲谈时,说到自己孩子上技校,总要加上一句“我家孩子成绩差,只能上技校……”。再加上中国人的老观念中,始終觉得“国有的好,公办的好”“私人的不正规,没保障”。这种观念投射到技能教育上,就使得全社会对于民办技校的认可度很低,也使得在民办技校工作的教师不能得到社会正确的认可,一顶莫须有的“不正规”的帽子扣在头上,真的难言“幸福”。
3.“再学习”的机会少,“评优评先”机会少
由于所处的体制不同,民办技校的教师所能获得的资源是相当少的,尤其是“再学习”和“评优评先”的机会很少。很多时候这些机会仅限于公办院校的教师,或者虽然涵盖了民办技校,但分到的名额极其有限,以至于在民办技校内部出现绞尽脑汁争抢各种获得荣誉的名额的现象,这也进一步给民办技校规范化管理带来了困难。这就使得很多民办技校的教师工作多年,仍然无法实现个人的价值。对荣誉的追求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它的强烈程度往往超过对物质的追求,而这种对荣誉的追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心中难免常怀失落感,真的难言“幸福”。
4.工作压力大,身心容易疲惫
说到民办技校教师的工作压力,首先想到的便是由于民办技校那种“自力更生,自负盈亏”的生存模式,使得民办技校始终处于没有固定生源,必须在招生市场上绞尽脑汁抢生源,甚至会出现只要某一次招生不理想,就有可能无法维持下去的窘境。为了扩大生源,增加经济收益,民办技校的实际所有者会要求所有教师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参与到招生工作中,使得民办技校的教师不能仅仅是“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同时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招生市场上左冲右突,奋勇拼杀,哪怕只为了多招一个学生,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与竞争对手进行着旷日持久的拉锯式的争夺。这样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其次由于现有的生源选拔机制,以及固有的社会观点导致对民办技校的不正确看法,使得最终到民办技校上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不理想,在个人行为习惯上有某种欠缺的学生,再加上学生青春期叛逆心理的作用,使得民办技校普遍存在“学生难管难教”的现象。但是千辛万苦招来的学生,是民办技校生存的根本,为了提升学校的品质和社会知名度,民办技校的实际所有者又会对教师提出更多更高的工作要求。这就令每一名民办技校的教师都要同时承担多份责任,扮演多种角色:“教师”“父母”甚至“保姆”等等集于一身,可以说是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了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自身工作的稳定,每天都要绷紧神经,高度戒备,往往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实在难言“幸福”。
二、提高民办技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1.缩小体制上的差异,重视“无差别劳动”
要想提高民办技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首先要承认他们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为增强综合国力是付出了不可忽视的劳动的。这种劳动在本质上与公办技校的教师所付出的是一样的,是无差别的。那么从国家层面,应该大力扶持民办技校,要继续出台相关的政策,让民办技校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与公办教师同样的机会,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使得民办技校的教师没有生存方面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让他们看到,通过自身的劳动和付出,是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梦想的。这样会进一步激发民办技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体会到没有身份差异的幸福感。
2.进一步加大宣传,改变社会上对民办技校的偏见
民办技校这些年来,确实有了相当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相当不易的。回想民办技校刚刚起步阶段,由于公办院校绝对的主导地位和社会认同度的缺失,民办技校当时真可谓是“爹不疼娘不爱”,甚至可以说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家逐步开始重视技能教育,尤其是开始大力扶持民办技校,在政策层面为民办技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同时也由于一批又一批的民办技校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在实际工作中用自己踏实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展现出了民办技校教育的成果,也为民办技校在我国国民教育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为了彻底扭转社会对民办技校的偏见,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技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到民办技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技能强国的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让广大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在民办技校就读,非但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反而是一条成才的高速路,要让他们认识到,如今的“蓝领工人”,早已不是以前那种“一身臭汗,两手油污”的体力劳动者的形象,而是知识和技术的结合。“高级蓝领”是比所谓“白领”更令人敬佩,更令人羡慕的称谓。当人们改变了对民办技校的偏见,自然会对民办技校教师投以认可的目光。被尊重是一个人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普遍开始尊重民办技校教师时,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3.练好内功,加强民办技校自身的规范化管理
当社会对民办技校的看法发生转变,那么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愿意走技能成才的道路,愿意主动选择进入民办技校就讀。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民办技校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客观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会使民办技校的招生工作更加规范和合理,使得民办技校的经济效益更有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技校的所有者应在改善民办技校教师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比如为民办技校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办公环境,住宿条件,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逐步实现带薪休假等,争取在民办技校内部形成一种对岗位的喜爱和热爱,使得民办技校的教师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能产生一种满足的感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民办技校应当努力加强自身内部的管理和正规化的企业建设,比如聘用懂得企业管理并有相当的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来为民办技校的管理做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并在内部各个管理层级任用工作踏实、有经验懂管理的人来推进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民办技校能成为“正规”的代名词,在学校内形成“用专业的人做事,用标准的制度管人”的良好风气。总而言之,民办技校一定要深挖自身潜力,查找不足之处,练好内功,使民办技校对教师更具有吸引力,能让民办技校教师更有归属感,让他们在工作中体会到家的温暖,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为民办技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坚定信念,努力工作,不懈奋斗
幸福感的获得,既少不了外部环境的配合,更少不了当事者自身的内在因素。作为一名民办技校的教师,在追求职业幸福感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提高自身能力作为首要的关注点。何为提高自身能力?具体来说:民办技校的教师,无论目前在体制机制、工资待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与公办教师有多大差距,但是作为教师的职责是一致的一一那就是教书育人。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踏踏实实完成每一天的教学任务。抓住一切机会向书本学习,向其他教师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授课水平,让每一位在你课堂上的学生都能学到足够他们今后面对社会、面对工作所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由于民办技校学生管理上的特殊性,每一位民办技校的教师都应该在钻研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因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是学校教育两大主要任务之一。只有培养出技能过硬,同时又品行优良的学生,才能真正为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长期以来为师者自身基本价值的主要体现。当然,如前所述,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民办技校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自力更生”的生存模式。因此,民办技校的教师在完成上述两项作为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的同时,更要学习如何为自身所在的学校的生存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方面便是招生。生源是民办技校的根本,没有生源,任何一所民办技校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当学校的生存都难以为继的时候,在这所学校工作的民办技校教师,又如何获得幸福感呢?因此,民办技校的教师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想方设法参与到学校的招生工作之中,为学校广开生源,稳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学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教师的岗位才能稳定,收入才能增加,待遇才能提高,幸福感也才有了稳固的基础。
三、小结
总而言之,民办技校教师要想提升职业幸福感,就要从自我做起,就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爱岗敬业,切实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对民办技校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坚定信念,不懈奋斗。须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将学校的发展、个人的进步融为一体,在不断地努力奋斗中,享受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喜悦,享受职业理想得以达成的快乐,同时也享受着源源不断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