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2018-08-20张其相畅慧君郭慧王梅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氯雷风团荨麻疹

张其相,畅慧君,郭慧,王梅香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荨麻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在皮肤科中属常见病和多发病,荨麻疹会先引发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皮肤色、或者是苍白色,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的时间也不固定[2]。荨麻疹病程长,且容易复发,治愈难度较大,目前国外对荨麻疹治疗所采取的药物主要为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研究报道称[1],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有一定效果。本研究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8例,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荨麻疹,且在入组前24 h出现明显的荨麻疹体征和症状;②入组前两周内未应用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阿司匹林类药物,抗胆碱能药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③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患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其他类型荨麻疹患者,如胆碱能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等。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4.6±5.1) 岁;观察组男19例,女25例,年龄13~64岁,平均年龄(34.2±4.8) 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吉林美仑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686485)10 mg,qd,po;观察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海南敦豪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586582)8.8 mg,qd,po。两组均治疗28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28 d,对两组症状进行积分,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尿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积分,采用荨麻疹活动度评分(由欧洲皮肤病论坛、世界变态反应组织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评分细则为:风团评分:风团数量不足20个/d,则记录1分;风团数量为20~50个/d,则记录2分;风团数量超过50个/d,或者是呈现为大片融合,则记录3分。瘙痒评分:不存在瘙痒症状,则记录0分;存在轻微瘙痒症状,但不会对患者生活产生影响,则记录1分;存在瘙痒症状,同时瘙痒已经引起患者烦恼,但不会对患者的睡眠或日常活动产生影响,则记录2分;存在瘙痒症状,同时对患者的睡眠或日常活动产生影响,则记录3分[3]。

总积分=风团评分+瘙痒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4]:计算疗效指数,即治疗前总积分减去治疗后总积分之差与治疗前总积分的比值。疗效指数在90%及以上,则为治愈;疗效指数在60%及以上,但不超过90%,则为显效;疗效指数在30%及以上,但不超过60%,则为有效;疗效指数不超过30%,则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轻度口干、困倦、乏力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14 d、28 d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4 d,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14 d、28 d临床疗效比较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一般情况下会在2~24 h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达数日或数月[5]。如果患者连续6周以上,每周反复发作两次或以上则为慢性荨麻疹[6]。荨麻疹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瘙痒,而瘙痒的主要原因为组胺。近年来,荨麻疹治疗多为对症治疗,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7]。

枸地氯雷他定属于第三代抗组胺药物,是地氯雷他定和吡啶枸橼酸二钠盐的结合形式,具备优异的水溶性,在体内可快速转化为地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为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物,药效发挥速度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8]。地氯雷他定可选择性竞争抑制外周H1受体,从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缓解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同时地氯雷他定可抑制炎症初期和进展期多个环节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趋化、黏附以及超氧化物的产生。

枸地氯雷他定口服可快速被机体吸收,起效迅速[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28 d后,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枸地氯雷他定片的起效时间更短,这也和前人研究结果相符[10]。观察组与对照组都有轻度口干、困倦、乏力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枸地氯雷他定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提示枸地氯雷他定片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起效速度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氯雷风团荨麻疹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氯雷他定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评价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