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2018-08-21郭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7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支原体

郭鹏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病变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伴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1-2]。大环内脂类、四环素类抗菌药是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部分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1周左右,病情未见好转,甚至持续恶化,迁延不愈,进展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3]。因存在混合感染和药物耐药的因素,临床治疗RMPP需联合用药。本文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RMPP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64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82±2.10)岁,病程3~12周,平均病程(5.03±0.47)周;对照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03±2.17)岁,病程2~10周,平均病程(5.14±0.5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4]中RMPP诊断标准,并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确诊,使用大环内酯抗菌药治疗1周无好转,合并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病程不低于2周。排除标准:有免疫调节药剂、糖皮质激素服药史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疾病者;合并支气管哮喘或肺结核者;非感染性肺炎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化痰、退热、平喘、吸氧、水电解质纠正等。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89, 规 格 :0.25 g)10 mg/kg,qd,ivgtt,连续治疗3~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强龙(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for Injection,国药准字:H20080285,规格:0.5 g)2 mg/kg,qd,ivgtt,联合丙种球蛋白(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4004,规格:2.5 g/瓶)400 mg/kg,qd,ivgtt,连续治疗3~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均于治疗后取5 mL空腹静脉血,无需抗凝,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取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C)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好转,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正常,肺部听诊正常,胸CT检查未显示阴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胸CT显示阴影变小;有效:症状、体征略有好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水平降低;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WBC、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药物过敏2例、胃肠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9%;对照组出现消化不良1例、头晕2例、嗜睡1例、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关于RMPP的发病机制暂无具体解释,临床普遍认为与支原体的耐药、免疫反应、延迟治疗及混合感染等因素相关[5-6]。心、脑、肾、肺、肝等器官组织中存在少量MP共同抗原,小儿感染MP后,组织释放自身抗体,造成免疫损害,致使肺外靶器官病变,表现出一系列肺炎症状[7]。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IL)-4、IL-6、IL-18等多种细胞因子可加重RMPP的发生和发展[8]。RMPP的病原体为MP,临床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常用药为阿奇霉素,抗菌范围广、效果强,可有效灭杀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RMPP的效果并不理想[9]。

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抗感染,抑制炎症细胞的分泌、产生,调节免疫功能,缓解炎性反应[10]。甲强龙为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静滴给药可在靶器官中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加快药效发挥速度。甲强龙能缓解气道、肺泡水肿,减少呼吸道异物分泌,解除毛细支气管封闭,改善肺部通气;同时,代谢无需经肝脏转化,对肾上腺垂体轴、水钠潴留的抑制作用较弱,故安全性高[11-12]。丙种球蛋白为免疫抗体制剂,含有人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免疫水平,使之从低免疫状态很快转为暂时免疫保护状态,与抗原相互作用,直接灭杀细菌、病毒,并可阻止感染扩散,增强外源性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促进预后[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MPP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改善。CRP属急性时相蛋白,可反映炎症反应的严重性;WBC、LC均为免疫细胞,可用于监测炎症感染程度[15]。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CRP、WBC、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RP、WBC、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MPP可减轻体内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转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MPP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RMPP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皮质激素支原体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