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 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与思考
2018-08-16于红梅
于红梅
摘 要: “慕课”(MOOC)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创新性等特点。其教学模式在推动教学改革、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情感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从“慕课”的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点,依据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分析“慕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提出“慕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慕课 情感教育 教育思考
“慕课”(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了教学实效,成为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有学者指出,“慕课”平台在线模式将会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然而,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包括塑造性格、品质、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慕课”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本文从“慕课”的特点入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点,依据教育教学规律,深入分析“慕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提出“慕课”时代加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一、“慕课”及其影响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新模式。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慕课”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带来虚拟世界的真实学习体验。因此,它被许多专家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2013年5月21日,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6所亚洲名校赫然在列。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MOOC三大平台之一的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成为加入Coursera的第一所中国内地高校。10月10日,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由清华大学打造出来,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积极引进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高质量在线课程。
所谓“慕课”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程”,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教学活动的全新教学模式[1]。“慕课”教学中有“微课程、小测验、实时解答”三个核心步骤。学生在课前自学课程,通过观看6分钟—10分钟的微视频,再进入练习题的小测试,学生答对之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继续听课,类似于游戏通关的流程,学生如有疑问可通过平台提出,会有师生在线进行讨论和解答。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将围绕学生的疑问和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并通过讨论、辩论、演讲、答疑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慕课”的主要特点一是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課”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界限,在教学人数上没有限制。一门MOOC课程最多达十几万人,人们上课不受地域、时空限制。二是开放性。学习者不分国籍、年龄、民族、种族等,只需注册一个邮箱即可参与学习。三是自主性。“慕课”教学可以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四是互动性。“慕课”在技术层面突破了传统视频讲授的局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师生间的实时互动。此外,低成本、易获取是“慕课”的一大主要特点。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慕课”的兴起,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慕课”优化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社区、论坛讨论等,使学习者能够与教师、其他学习者在线交流、讨论,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化,学习效果更好,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从课堂获取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使更多学生感受体验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大学的课程。“慕课”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多元和立体,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然而,“慕课”在引发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变革的同时,也存在学术诚信隐患、网络依赖过度、情感教育缺失等相关问题。由于网络的虚拟化,网络教育缺乏完善的诚信考核机制,无法鉴别学习者是否真正如实完成学习任务,造成某种程度的学术诚信隐患。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成为重要的娱乐、交流方式。“无网寸步难行”,影响了大学生认知能力、心理品质、积极情感、意志品格的培养。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慕课”这种近乎充分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达不到这一点,有可能造成学习效果差强人意[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主任认为:“慕课本身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现有的慕课课程及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既有明显优势,又有严重不足。”[3]
二、“慕课”教学模式给大学生情感教育带来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基本掌握计算机基础技术,他们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也是“慕课”最主要的参与群体。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智商和知识拥有量显著增加。但同时,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环境变得狭隘,他们的处事能力和情商则大不如从前[4]。“慕课”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习者的情感需求,造成了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传统教学模式是师生以课堂为互动空间,以教材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实现了教师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熏陶、同伴交流浸染的教书育人需要。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及时更新信息,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状况,以便灵活地调整课堂教学的进程。“慕课”以网络平台传播知识为主,为人们提供的只是信息,主要教学手段是“人机对话”,它对学习者自我认知、社会交往、心理情感需求关注不够。缺少师生间面对面的言语交流与心灵沟通,缺少师生间教学相长。特别是没有传统课堂上集体聆听、相互感染、交流讨论可能出现的欢快、激烈气氛,没有临时生成的问题和精彩,没有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教师讲课,面对的不再是一群生龙活虎、求知的渴望眼神,而是机器,讲课的激情锐减,想的、说的、学的都是围绕知识,教师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难以体现。传统教育的特质如思考、挑战、改变的过程,以及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人格、对学生的关爱,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生活、成长的经历、在校园建立的人脉关系、获得的校友资源,等等,是“慕课”教学模式无法提供的。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心理、情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支配他们言行的因素中,情感占有较大比重。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必然要传输情感信息。而且,情感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信息的传输与接受。在“慕课”中,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情绪反映、情感需求而与学生进行现场适时灵活互动,学生的情感变化无法得到关注、激发、表达、倾诉与满足,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切感就难以切身感受。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慕课”仅仅是在线教育,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认为,这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性的手段,真实的大学校园氛围,教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高新技术难以获得的[5]。
三、“慕课”背景下大学生情感教育对策
情感具有调节和感化效应,情感对于思维就像能源对于机器。情感教育是一把很好的钥匙。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6]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把情感看作是影响教育过程的三大动力之一。由此可见,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情感教育行为,更是晓之以理与动之以情的情理相融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作用,把握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弥补网络教学带来的情感教育缺失的不足。
1.把握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个人品德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相互生成的。其中,“知”是基础,“情”是关键,“意”是条件,“行”是归宿。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升华为情感的认知会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并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学者朱小蔓教授指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是个人发展的内在保证,人的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因此,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心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7]“情感是人们完成各项工作任務的催化剂,是思维活动的动力。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执着的学术情怀是熏陶和感染学生的重要因素”[8]。
从学生情感入手,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随着人的认识活动和意识活动表现出来,它既受人的需要所决定,又以它的调节功能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强化作用。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它能引起学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情绪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9]。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是师生情感上最微妙、最细腻的相互影响,无论什么课堂都不能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碰撞。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进行师生面对面的沟通,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新鲜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弥补情感教育缺失的不足。
2.关注学生情感特点,寓理于情。
“90后”大学生是在“后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转型期的多元化社会使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开放、更民主、更独立。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情感教育被严重忽视和弱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既享受着环境、物质生活的优越与富足,又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就业压力;既有多样化文化娱乐需求,又产生心理、情感的低落与空虚;既渴望得到尊重、理解与信任,又面临人际交往的困惑与烦恼;既立志实现自我、努力成才,又往往沉迷网络而难以自拔。随着面临的人生问题日渐增多,生理年龄处于成人阶段、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心理、情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整体看,表现为乐观向上、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朝气蓬勃;情感细腻敏感、体验丰富、开放热情。情绪、情感尚不稳定,波动性强;冲动性、爆发性、矛盾性、复杂性、隐蔽性、想象性并存;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调控自己情绪情感能力较差,负面情感具有普遍性。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人的情感不是来自于理性的灌输,而是来自于心灵的感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就将无法弥补。我国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认为,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有香甜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以下咽;无理,情就失去存在意义。“‘动之以情有时比‘晓之以理更有成效”[10]。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的感化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特点,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的脉搏。因材施教,将对学生的关心关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师生“线下”交流,营造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
在现代教育中,情感是教育教学的润滑剂。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人都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于虚无之中,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真实的情感。诚如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我们周围的高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既顺应“慕课”发展的新潮流,掌握信息技术,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又研究网络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处理好“线上”和“线下”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线上”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但是“线下”教育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因为教育的过程毕竟是有灵魂的,是有情感的,是进行人格培养的,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注重在课外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接触,建立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烦恼。同时,师生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共同参加有益身心的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及其他户外活动等。这种“线下”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及师生共同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亦师亦友情谊,有助于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塑造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主动,从而使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慕课”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顺应网络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情感特点与需求,正确处理好“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情理结合,寓理于情,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尹鐵燕,彭羽.基于“慕课”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22.
[2]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大学怎样应对“慕课”[N].人民日报,2014-06-03.
[3]聚焦“MOOC风暴”(上)MOOC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N].中国教育报,2013-09-23.
[4]孙博.后信息时代大学生情感教育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32.
[5]彭德倩.“慕课”来了,挑战传统大学教育?[N].解放日报,2013-07-09.
[6]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7]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8-99.
[8][10]包国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85.
[9]胡炎松.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NGJGH2016027)阶段性成果,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JG2017023)“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