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6-09-29王敏玲
王敏玲
摘 要:舞蹈是艺术之母,它融合了音乐、美术、戏剧、文学,作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音乐美术教育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但是舞蹈教育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关各方的重视。笔者作为四川地区一名中学舞蹈老师,针对当前的舞蹈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就舞蹈课在中小学开设的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美育;现状;作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
1.舞蹈教学在学科地位中被忽视
目前四川成都很多中小学都没有开设专门的舞蹈科目,只有少数私立学校开设了舞蹈形体课,部分有条件的公立学校开设了兴趣课。笔者通过与部分学校音乐老师和学生进行交谈发现,其中的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学校领导人或者老师只重视考试科目,一切以考试为重,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②大多数学校没有练功房,没有舞蹈老师,只有比赛的时候才会组织舞蹈团队,请专业舞蹈老师来排练。③教育资源缺乏,导致学生对舞蹈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样必然会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普及。
2.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教育体系
自古以来音乐舞蹈就是姊妹艺术,音乐与舞蹈本是一家。但舞蹈在中小学中却不受重视,原因大概有:①教育工作者对舞蹈的忽视;②教学设备短缺;③缺乏专业的舞蹈老师和科学的教科书。
3.忽视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传承中的重要性
笔者根据调查发现,70%的学生喜欢拉丁、爵士、街舞之类的舞蹈;但有60%的学生连最基本的民族文化知识也不了解;有10%的学生完全排斥民族舞蹈。部分老师一味迎合学生的潮流观念,不加以改变,只是学习并且教学生跳现代舞,使得民族舞蹈的传承越来越困难。
二、对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思考
1.完善教育体制与教育基础设施
笔者对学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孩子对学习舞蹈有兴趣,但因为多方面原因,实施起来很难。如他们缺乏对舞蹈最基本的认识,憧憬学习舞蹈,但却没有学习的机会。舞蹈教育的普及以及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改善目前的农村素质教育和缩小城乡学生素质差距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引进专业的舞蹈教师辅以专业的教科书
目前还有一些农村学校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职上艺术课。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按照《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音乐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成都市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教学实施意见,同时选用了《小学舞蹈课领先教材》,该教材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以舞蹈学习为依托,以趣味手段开发学生对身体语言的认知,是对舞蹈教育普及的一次重要探索。
3.制定考核标准,举行教学研讨和培训学习
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并且定期举行讨论总结,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舞蹈教育质量的提升,更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4.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第一,以情感教育为主。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第二,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男女生对舞蹈课的不同兴趣来安排教学。创编一些简单有趣的民族舞蹈组合,再适时加入一些现代舞元素,使得舞蹈课堂生动活泼。第三,根据各阶段舞蹈教育培养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姿习惯,形成爱美的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中学阶段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全面提高素质水平的关键时期,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而舞蹈学科因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小学生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要更加重视舞蹈在中小学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条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舞蹈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2]梁记安.农村中小学舞蹈教育与对策研究[J].大舞台,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