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树、芦山、九寨沟地震灾区巡诊疾病分析

2018-08-16李志强叶丽娟李运明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芦山伤病员玉树

李志强 ,盛 珺 ,叶丽娟 ,康 夏 ,刘 达 ,李运明 ,郑 伟

我国是地震高发国家,近十年发生7.0级及以上的大地震超过5次[1],如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大地震在短期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地震伤病员大多被后送到医院救治,但大部分当地居民和偏远地区受灾群众,参与抢险救灾的救援人员的医疗保障主要通过巡诊的方式解决[2]。巡诊覆盖面积大,就诊人数多,能及时发现疾病及疫情[3]。震后一周内,受灾群众的生活物资紧张、药品短缺、心理恐慌等因素也决定了巡诊的重要性。玉树、芦山、九寨沟地震的强度相当,同属高海拔山区,巡诊的疾病具备可比性。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成都总医院在三次地震后一周内巡诊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其疾病特点,为高海拔山区的地震救援及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现场灾情情况 2010-0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0 km,2 698人遇难,20余万人受伤;2013-04-20,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 km,196人遇难,11 470人受伤;2017-08-08,四川阿坝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 km,25人遇难,525人受伤。三次地震区域平均海拔均大于3 800 m,均为浅源性地震,破坏性大。

1.2 应急响应过程 三次地震后,成都总医院应急医疗队均迅速响应,约120余人分不同批次携带医疗物资在震后24 h内到达灾区,并开展医疗救治、巡诊、卫生防疫等工作。灾后1 d即安排队员分批次车行、步行巡诊,巡诊区域以震中为中心,包括临时居民安置点、交通堵塞外围区域、偏远地区等,巡诊对象主要包括当地居民、救援人员等,巡诊期间了解有无疫情发生,并收集上报每天的巡诊病例,因不同灾后巡诊时间跨度较大,病例资料取我院一周内的汇总资料。

1.3 资料收集内容与方法 收集标准:采取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伤病员的病因、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进行分类诊断。巡诊到的骨折、跟腱断裂、严重感染等需要手术干预的伤病员不在此统计行列,因这类伤病员就地简单处理后,即尽快后送医治,后送医疗地点不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伤病员的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 玉树地震中,我院共巡诊伤病员4 129人次,其中45.36%为男性(1 873/4 129),54.64%为女性(2 256/4 129),年龄跨度1~96岁,平均(62.6±26.9)岁;芦山地震共巡诊伤病员2 740人,其中47.23%为男性(1 294/2 740),52.77%为女性(1 446/2 740),年龄跨度0.6~98岁,平均(66.3±31.5)岁;九寨沟地震共巡诊伤病员424人,其中48.58%为男性(206/424),51.42%为女性(218/424),年龄跨度 0.3~86岁,平均(60.8±22.3)岁。

2.2 伤病员的病情特点 玉树、芦山、九寨沟地震后2 d,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道感染等,发热患者逐渐出现并增加;震后5 d,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伤病员逐渐增多,在震后1周内的巡诊疾病中,发病人数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急性胃肠道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体见表1。

表1 震后1周玉树、芦山、九寨沟巡诊疾病分类

2.3 急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特点 综合分析1周内巡诊的伤病员情况,三次地震中急性胃肠道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以腹泻为主,均有2~6例伴发热,2~3例伴呕吐等不适。三次地震中急性胃肠道疾病在第2~4天为高发期,其中玉树、芦山地震第2~3天为快速上升期,九寨沟地震第2~3天均居高位;3 d后发病人次减少,至7 d时发病人次同震后1 d相同,见图1。

图1 急性胃肠道疾病在地震后1周内的变化趋势

3 讨 论

成都总医院作为一支重要救援力量,在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的医疗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4-6]。医疗队安排的巡诊任务可高效处理大量散在的伤病员,对高海拔山区地震后早期疾病的防治及药品补给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三次地震中伤病员的男女构成比基本一致,但年龄平均高于60岁,说明老年人居多,这可能与老年人在地震时躲避能力及抗震意识较弱有关[3];在巡诊中,慢性疾病比例分别为:玉树40.54%、芦山39.96%、九寨沟29.01%,也间接说明老年人的比例较大。巡诊中大多数慢性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在坍塌房屋内无法取出,导致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或加重趋势明显,提示震后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疗及预防保障任务较重。在急性发作的慢性疾病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少数可能诱发生命危险的疾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哮喘的急性发作[7],在九寨沟的首次巡诊中,发现1例急性发作的哮喘患者,因特效药物准备不足,只能将患者带回医院治疗。同时,也要关注少数区别于地震外伤的特殊类型的疼痛,如痛风的急性发作[8],在玉树的巡诊中,发现2例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在余震不断、检验检查结果缺失的环境下,需要结合病史、同关节损伤等鉴别,尽早减轻伤病员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巡诊的其他疾病主要包括:皮肤病、蜂蛰伤、高原反应等,其中比较有地域特点的急性高原病,大多是救援人员的急性高原反应[9,10],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经休息、吸氧等对症处理后明显好转。急性高原病发病率较低,可能与时间、气温、特定环境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多数救援人员的任务要求、心理期待、预防措施等也可能暗示其继续坚持工作,隐匿高原反应症状。

震后早期急性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尤其重要。急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人次在三次地震中均为最高,以腹泻为主,经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明显。震后第2~4天为急性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三次不同的地震区域均出现相同的发病趋势,分析原因可能为:(1)水质异常,强震导致自来水厂、农村自给水等供水系统破坏,正常供水中断,或地下水源可能出现感染或污染[11];(2)饮水量不足,水源缺乏,饮水量严重不足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3)生活卫生不良,集中帐篷安置后,受灾群众的生活习惯发生较大改变,饮食、生活卫生有一定影响。巡诊第6~7天,由于交通疏通,水源恢复,政府提供了充足的纯净饮用水,结合前几天的药物治疗,胃肠道疾病控制明显,新发病数急剧下降。因此,灾后早期预防胃肠道疾病至关重要,应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水源,检测用水,合理规划饮用水卫生防护区,彻底清除各种可能的污染物,尤其是垃圾、粪便等,杜绝在防护区附近建临时厕所,严防水源污染,水源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2)尽可能多提供纯净饮用水,保证受灾群众的最低饮用水需求[15~20 L /(人·d)]。(3)加强饮用水卫生宣传教育,使受灾群众养成“吃熟食、喝开水、洗净手”的良好卫生习惯[12]。虽然急性胃肠道疾病发病人次较多,但未出现集体性发热、腹泻等可疑疫情,伤病员经对症处理后短期内恢复良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三次地震后的构成比均在10.00%左右,虽然低于急性胃肠道疾病,但高于部分慢性系统性疾病,与相关报道一致[13,14]。分析原因可能同山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相关。山区夜间潮湿阴冷,外加余震不断,帐篷内睡眠欠佳等外部条件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15]。因此,疾病的预防包括夜间的保暖防护、热水的供应、个人的呼吸道防护等也值得重视。

强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疾病人次正迅速递减。地震的破坏性与强度、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但居民的防震意识、救援方式及时间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对比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高达6.9万多人遇难、37万人受伤,这三次地震的伤亡人数迅速递减,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伤亡更小。分析主要归结于以下几点。(1)国家的防震抗震教育普及,人民自救能力迅速提高;开展防震抗震教育及演练,人民充分意识到地震的危害及防震方法,如房屋抗震质量较好、地震时躲避及时、自救措施得当等;但对比发达国家如日本,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6,17]。(2)国家与地方政府的联动机制,使抗震应急系统发挥高效的作用,如面对九寨沟地震后大量游客滞留、余震不断、交通堵塞等复杂情况,当地政府迅速协调周边区县,实时发布交通管制,疏通道路,震后48 h内将约3万余名游客安全撤离灾区[18-20]。(3)医疗力量的高效及时干预,三次地震后各种医疗队第一时间进入灾区,灾区医疗机构也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

由于交通、通讯、医疗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地震灾害后的巡诊可及时大范围地满足受灾群众的医疗需求及心理需求[21,22],保障慢性病伤病员的及时有效持续治疗,尽早地发现易感疾病及易感人群,可有效预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因此在地震的救援环节中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芦山伤病员玉树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玉树花开、鸡鸣东白
新形势下军人病区住院伤病员管理模式探讨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
春回芦山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中等地震密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