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研究
2018-08-14杨永琴
杨永琴
[摘 要]如今,微课已经走入了课堂中,成为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学生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微课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与我国如今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相一致的。因此,教师应不断深化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对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微课
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下,微课这一外来的教学理念开始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教师应认识到微课的诸多优势,将这一自主化、高效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起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这样一门重要的科目来说,更应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率先在教学中将微课利用起来。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播放为主要形式,重点用于攻克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模式。视频时长较短,针对性较强,内容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学生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微课视频展开自主学习,具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饋、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相对于其他的多媒体而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微课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有着丰富性的特点,能够延伸学习内容,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辅助作用。针对学生在课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搜集课外内容,制成微课,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拓宽眼界,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学更加的趣味化,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致。
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而且课本上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苏州园林》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于一体。学生一边听着缓慢的配乐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园林图画视频,研究它们的布局、色彩、搭配、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园林景色的实体感受,又经过分析、解说等过程,学生终于体会到苏州园林画意美的特点,领略了设计者及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二)利用微课,解决课文疑难
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是疑问的生成,教师提出的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是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激发矛盾,提出一些紧贴主题的,与学生兴趣点相一致的问题。做到巧提问题,力求新颖,发人深思。于无疑处生疑,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启发。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课文中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能否删掉、有何作用,是学生常常存在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找出文中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然后配上色彩对比鲜明的大海背景图,一幅天空蔚蓝,大海呈现出碧绿的颜色;另一幅天空阴暗,大海呈现灰白的色彩。在学生积思求解之时,及时出示微课,通过背景的对比,结合课文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第一幅图与海面的平静清雅相映衬,暗示了他们当时渴盼与兴奋的心情;第二幅图,通过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两处环境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勾画了人物的不同心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让人们直观地透视到人物的灵魂,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丰满。这样借助微课展示,由文到图,对比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不同环境描写的作用,这样也改变了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及时得到启发,从而学得兴趣盎然。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课文的难点。
(三)利用微课,感受诗歌意境
微课能够包含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能够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利用学生们的真实感受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产生与作者的强烈共鸣。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情感才能理解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启发情趣,营造氛围,突破学生想象的极限,将自身带入其中,在感知中体悟,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文章内涵。
如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时,可以用微课展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突兀耸立的山岛,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秋风萧瑟,草木摇落,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诗中的动景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实景和虚景均能以流动的视频画面一一展现;豪迈奔放的配乐还能表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同时诗中豪放的格调,通过教师在微课制作中与画面和背景音乐搭配的激情朗诵,也能以此一一抒发出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享受,理解诗词的不同意境。
三、结语
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微课在语文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涵拓展、意境营造理解和写作兴趣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并在教学中充分运用。
参考文献:
[1]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47-48.
[2]吴莹.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语文,2015,(36):111-112.
[3]陈瑜.浅谈初中语文借助“微课”教学的“攻势”与“守势”[J].七彩语文,2015,(04):106-109.
[4]覃燕.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发挥微课“点化”作用[J].广西教育,2015,(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