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的理想还是可怕的幻梦

2018-08-13俞超

关键词:文本解读

俞超

摘 要:从《游泰山》组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比较,以及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细读可知: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描述的神仙世界,充满了神秘奇幻绚烂的壮美格调,是李白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是李白所心念神往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权贵作威作福的自由的世界。

关键词:文本解读;《游泰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下简称《梦游》)是一篇经典。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却有着重大的分歧。比如乔象钟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说:“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缥缈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李白笔下的仙境理解为向现实抗争的理想境界。

但是唐诗学研究界的耆老施蛰存先生却在他的经典《唐诗百话》中认为:“把第二段诗句仔细体会一下,可知作者所要表达的不是梦境的虚幻,而是梦境的可怕。游天姥山是一个可怕的梦;在皇帝宫中做翰林供奉,也是一个可怕的梦。”[2]

针对同一个李白《梦游》中的神仙世界,乔和施做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解读,乔认为这是一个瑰奇的理想世界,而施则认为是一个可怕的梦境,是官场和宫廷的投射。

那么,究竟是谁的解读更加合乎这首诗歌的内在逻辑呢?笔者试从文学文本的内部研究,也即文学文本的细读与文学文本的比较入手,对文本中的神仙世界作出一个合乎逻辑的深入探究。

一、文学文本的比较研究:《游泰山》与《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李白《游泰山》组诗: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世界

李白的《游泰山》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四月,这一年李白42岁。这六首诗组成了一个内在自足的世界。第一首写登山过程,经过萦回复杂的山路后终于在雷声中进入了打开的大门。随后诗人受到了热情的招待。这个情景和《古风·西上莲花峰》相似,差异在于该诗中的主人公没有跟着上天。第二首写诗人骑着白鹿上泰山的天门,结果仙人留下鸟虫书就遁去了,剩下诗人独自怅惘遗憾。第三首写登上了日观峰,极目远眺,心胸开阔,遇到了仙童,遭到仙童嘲笑:学仙太晚,以至于岁月蹉跎,年华空逝。第四首写诗人手抄《道德经》,感受到神仙护体,登上日观峰,远眺大海,渴望飞向蓬莱、瀛洲这样的仙山神境。第五首写诗人在日观峰上看到的异于人间的神奇美景,重申第四首所表达的渴望。第六首写夜游泰山,诗人抱着琴,遇见了笙歌作乐的神仙,到了白天,神仙们又都神秘地消失了。

这六首诗描述了李白曾经说过的“寻仙”历程,表达了迷茫、渴望、喜悦和失落。这个组诗中所表现的世界是一个可望而不即的充满神性和自由的理想境界。

(二)《游泰山》与《梦游》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这个《游泰山》组诗与《梦游》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向往仙界,梦中追随着谢灵运的足迹而去往天姥山,这个和《游泰山》是一样的,“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经过寻访,遇见了仙人,《梦游》中的仙人数量众多,列队欢迎,而《游泰山》中则是“方瞳”的“羽人”和降落的“玉女”以及结着“云鬟”的“青童”交替出现,而后夜晚偶遇了在高奏笙箫的群仙。最后回归现实,仙人和仙界都消失了。这是故事结构的一致性。

这种形式上的高度相似性决定了意涵和精神取向上的趋同性。《游泰山》中作者唱道:“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这和《梦游》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表达的出世高蹈、摆脱尘世官场的羁绊、渴望自由的追求是内在一致的。

二、文学文本的内部研究:“梦游”中的神仙世界,是美丽还是可怕

从《梦游》与《游泰山》的比对可以看出来,“向往仙境”说可能更加符合《梦游》这首诗主题的原本所指。但是,比较不能代替细致而精准的内部分析。下面笔者将深入这首诗的文本内部,去一窥究竟。

笔者认为,《梦游》这首诗中的神仙世界非但不是黑暗可怕的朝廷隱喻,反而是诗人精神自由的向往之境的象征。那么诗歌中为什么会出现前述那些引发读者不愉快联想的恐怖要素呢?这乃是因为读者往往惑于词语和意境表面的含义,却未能从诗歌的整体去把握。

(一)因为神兽而奇幻

《梦游》中出现了鸣唱的天鸡、咆哮的熊、吟啸的龙、鼓瑟的虎和拉车的鸾。这不是朝廷的隐喻,而是神仙或者隐逸世界的标配。比如南朝梁代任昉《述异记》卷下记载道:“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述异记》专记神异之事、珍奇之物。西汉刘向《招隐士》诗中唱道:“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隐逸山中的高士与虎豹熊罴相伴,招隐者劝告他赶紧从隐逸的山中回到现实,为朝廷重用。东汉张衡《西京赋》写道:“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这是夸饰西京豪奢生活宛如神仙世界。《太平御览》中引述《白羽经》记载道:“太真丈人登白鸾之车。”这个所谓的“太真丈人”是个仙人。所以,这些神兽的来历就很清楚了,那是李白引用古籍中有关深山仙境的描写构造自己关于仙境的想象。因此,这些神兽出现在诗歌中,造成的正确联想应是梦境的奇幻神秘。

(二)因为巨响而震撼

《梦游》中的那声巨大的霹雳声,确实动人心魄,特别是在巨响到来之前,李白故意地将气氛表现得极为安静。但是,隐藏在深山中的神秘仙境的出场,难道不应当是非凡的,神奇的,富有震撼力的吗?巨大的震响过后,石门訇然洞开,那个难以在现实世界里找到的奇幻仙境便猛然间出现在眼前。这种处理方法,既符合仙境的特点,也符合梦境的特点。当然,李白这里的“列缺霹雳”,是化用了西汉辞赋家扬雄的《羽猎赋》:“霹雳列缺,吐火施鞭。”扬雄以霹雳闪电为喻是为了形容打猎的雄壮场面。巨大的声响可以突出声势,令读者震撼。

(三)因为色彩而绚烂

《梦游》写梦境结束时的感受:“失向来之烟霞”。李白将刚刚逝去的梦境写成“烟霞”之境。“烟霞”,原来是烟雾、云霞的意思。由于它们的美丽色彩,而被文人们美化为隐逸的所在。古人以“栖息烟霞”为“高想”。南朝梁代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代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在梦境之中,自然也有满是美丽色彩的意象,让这个梦变得美轮美奂。“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空阔浩荡的青天之中,矗立着被日月之光所照亮的高台。驾着清风,穿着霓虹的仙人飘飘降下。石门打开后,展现在主人公眼前的是这样一番场景:色彩神奇绚烂,境界悠邈宏阔。屈原《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这个屈原歌颂的“东君”,正是太阳神,他的颜色自然是光彩夺目的。这样一个场景,难道不是非常绚烂而令人神往的吗?

(四)因为数量而壮丽

《梦游》中的壮丽奇幻还体现在李白对于数量的夸张之上。一开始对于天姥山高度的夸张就已经构造了奇幻的感觉。“天台一万八千丈”,或曰“四万八千丈”。这种尺度无疑是极度夸张的,即便是一万八千丈,也已经高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四倍了。而这个极高的天台山却要倾倒在天姥山的脚下,则天姥山的高峻就已经不可言喻,只能脑补了。在具体描写梦境的时候,李白继续极尽夸张之能事:“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数量众多的仙人在虚空中飞降下来。这和李白其他诗歌中想象的仙人场景是有所不同的。《古风·西上莲花峰》里是一位仙子降临迎接李白上天,《游泰山》中数量稍多。而《梦游》中则是“纷纷”而下,是“列如麻”。如麻而列,麻株密植,意谓众多。这么多仙人降下来做什么呢?这里需要细心的读者高度关注“列”字。如此众多的仙人飞来,密密排列,似乎在举办隆重的仪式典礼。而这个神奇的洞天的石扉刚刚打开,这个仙境的洞口正站立着一个凡人:李白。这些仙人列阵迎接的就不会是旁人了。这是一个无比盛大的欢迎仪式,李白马上就要进入到超脱红尘的极乐的自由的仙界去了。就在高潮即將来临之际,梦在悸动中醒来。只见枕席,无有烟霞了。越是兴奋,越是高潮,失去了,就越发遗憾。

(五)因为谢公而美好

其实,天姥山是李白朝拜的圣地。《梦游》中说道“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谢灵运是李白心中的古贤,谢灵运肆意山水,最终失意官场的性格和命运,让李白感同身受,而且由于时间离得不算遥远,因而膜拜变得具有现实感,而现实中,也处处留着谢公的痕迹。李白《游谢氏山亭》:“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李白《劳劳亭歌》:“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现在,李白真的要东游会稽而去了,为了这个理想,先做上一个美梦。踏着谢公的足迹,只会是寻山访水,怎么能够把山水变成了朝廷呢?本诗当然是写自己追随谢公足迹而去。

综上所述,李白在《梦游》中所描述的神仙世界,充满了神秘奇幻绚烂的壮美格调,是李白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是李白所心念神往的世界。这是一个没有权贵作威作福的自由的世界。李白在《山中问答》(这首诗创作于开元十七年)中说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碧山中非人间的别有天地究竟如何,在《山中问答》中留了空白,让读者去想象,但是在别处,比如在李白那些游仙诗特别是《梦游》中,却有了非常具体的展现。

写《山中问答》的李白方才29岁,经过十多年,写《梦游》的李白已然46岁,又经过了十多年,写《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李白已经60岁,事随时异,大唐的国运和李白的命运一样多舛,尽管如此,却没有泯灭李白一辈子藏在心中的梦:自由。在该诗中,李白唱道:“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还是要寻访谢公的足迹,还是泯灭了世俗的情怀,还是下凡的仙人前来邀约。这样看来,李白也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了。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修订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70.

[2]施蛰存.唐诗百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34.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