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课后练习题进行板书设计

2018-08-08高曲珍

生物学教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节肢动物板书设计课后练习

高曲珍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八中学 710061)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使用的今天,板书在教学中越来越被教师忽视,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放弃板书的使用。教师忽视板书设计的重要原因,是过高地估计了多媒体的作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际上,教材中的课后练习题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本资源,解读生物学课后练习题,笔者发现很多课后练习题可直接或间接地作为板书设计的素材。

那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何结合课后练习题适时进行板书设计,可有以下几个方法:

1 结合练习题突出生物学概念作为主板书

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关键。教师在备课时,应紧密结合课标,加强重要概念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设法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纵观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1],会发现很多课后练习题的安排是别具匠心的,都有助于重要概念的建构。如“生物的特征”课后第2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5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1题和“流动的组织——血液”第1题等。这些练习题都是对本节重要生物学概念的一个检测和呈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或边讲边板书,或在小结时进行板书等。

例如,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5题为例,该题是完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图1)。解读生物学课标会发现,本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①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②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样,教学中可借此以不同色彩的粉笔设计板书突出重要概念。

图1 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

重要概念(即本节的重点)长时间在黑板上停留,有利于学生整理笔记、学会总结,发展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等。

2 结合练习题进行反馈并让学生展演板书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如果过分地依赖课件,会使学生养成光看不想、光听不说和光说不写的习惯。实际上“写”是学生思维“外化”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格式化”的成果[2]。当学生初步掌握了某种知识或方法后,就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结合课后练习题请部分学生上黑板来板演。

例如,“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一节课后第1题: 请你设计一个表格,在表格中依次列出人体消化系统各个结构的名称,以及这些结构各有哪些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课后第2题: 请你设计一个简明的表格或表解,分类记录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主要功能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节课后第2题: 请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现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层次关系等。

在教学中常常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或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类问题。之后,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自己或本小组的成果。在展示与评价中,学生慢慢地学会对知识进行更好的梳理,自我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转化、内化知识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3 结合练习题检测把动态资源作为副板书

副板书,也叫辅助板书。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必列入板书之中,但又与本节课的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并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副板书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是课堂生成的一面镜子。在处理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进行训练时,难免有错误的想法出现。

例如,在“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节课后有一道判断题: 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在做这道题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学生对这道题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建构节肢动物的特征这一概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说明学生并没有把昆虫的代表蝗虫当作节肢动物看待,对于昆虫与节肢动物的关系还是没有厘清。于是,就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具有包含关系的圆(图2),然后让学生思考哪个圆代表昆虫,哪个圆代表节肢动物,为什么?学生思考作答后,又对节肢动物所包含的其他类群的动物作了简单补充。最后,就图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昆虫具有的特征节肢动物一定具备。由于借助了这样的副板书,学生对于有关昆虫知识印象深刻,就很容易对这道题有了正确的判断。

图2 节肢动物与昆虫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课堂资源始终处于动态生成之中,立足于满足学情而出现的“副板书”,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开启了学生的思路,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以后各节的教学提供了预设,具有一定的重建性。

猜你喜欢

节肢动物板书设计课后练习
三眼巨虾化石揭示节肢动物演化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蝉为什么会蜕皮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古老的节肢动物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贵阳学院不同植被上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