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业环境影响因素

2018-08-06王凯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创业环境改善建议相关研究

王凯

摘要:本文对创业环境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创业环境的界定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维度划分,并且概括了创业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最后提出了我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界定;维度划分;相关研究;改善建议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型企业因此诞生,为我国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理念,提升了经济和技术实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善了更多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创业环境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加强创业环境的研究,促进创业的发展。

一、创业环境的界定

创业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不同的研究者也对创业环境下了不同的定义,比如Gartner(1985)认为它包括能获取有效资源的高等大学及科学研究机构、政府干预、社会人士对创业所持的态度等等要素;而蔡莉等(2007)则认为它包括创业人士创建一个企业的全过程,对该过程形成影响的所有要素及各要素联结的有机整体。

二、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

创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其内部要素在不同的研究者眼中也呈现了不同的格局,比如Bruno 和Tyebjee(1982)所设置的创业环境模型,就将要素归结在风险资本、企业家、技术型劳动力、供应商、顾客市场、政府政策、交通等等方面;而Henri(2004)曾说明,环境要素有感性与理性环境要素的区别,感性类包括社会认可、行业规范等等,理性类则涵盖融资期望值,技术、资金、人才、资本和市场等重要资源的获取等等。

三、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

在环境的维度问题上,最早期的研究者如Thompson曾经用环境的异质性与同质性、稳定性与动态性作为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划分;此后Child (1972)以此为前提,设计出了复杂性、变动性和敌对性三个维度的划分理念。Dess 和Beard(1984)做了进一步的丰富,从动态性、复杂性、敌对性三个维度入手,对环境的内在要素和特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而这种划分方法是相对科学的,此后很多学者的探讨都是以此为主要参考进行的,比如Lumpkin 等(2001)也在综合前期多位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前提下,总结出了具有2个维度的环境特征,也就是环境的动态性、敌对性。

四、创业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

从前文可以看出,有关创业环境的研究在两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到最近几十年更成为该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话题。Busenitz 等(2003)以97 篇1985年到1999 的创业类研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创业的机会、主体、创建方式和整体环境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重点词汇和研究方向,Gartner(1985)认为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对于提升创业的成功几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Wiklund 等(2005)提出了环境的动态性和宽松性对创业导向和小企业绩效的关系所起的调节作用,环境宽松性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Gaur 等(2007)通过对48 个国家的2952 家日本企业及其12997 家外国附属公司来研究东道国的环境如何影响附属公司的员工战略,结果发现外国公司的员工水平对附属公司绩效的积极影响是以东道国和母公司所在的国家上体制差距及附属公司的经验为基础;姚晓芳等(2007)通过对深圳、合肥、安庆三地的调查发现,由于地区间的创业环境与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创业者进行机会评价时的侧重因素存在差异。总之,从围绕创业环境展开的研究看,几百年来,人们对创业环境的具体含义、构成要素、维度分层等进行了框架的界定,并且在此框架下,明确指出了创业环境对创业活动开展效果的重要影响,介绍了影响创业环境变化的各个方面的不同要素;并且联系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创业案例,对创业环境理论做了进一步的丰富。

五、我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建议

(一)完善创业政策體系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相对活跃的时期,因此创业活动层出不穷,但是我国在地域上又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则更显落后等,所以国家应该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台与实际吻合的具体政策。以创业行为的活跃度来看,国内有活跃度极高、一般、相对不足和相对沉寂的不同区域,许多城市尽管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但相关政策却并不够完善,因此不利于地方经济的迅速进步。在目前的市场规律中,政府需要用合理的政策条例,为创业单位做出正确的指引和有力的扶持,不断通过完善金融贷款机制、建立融资平台等方法,对各种新创业的单位采取财税减免等方法加以鼓励,为创业活动带设置科学管理、信息咨询等便捷平台。当然,创业单位往往会面临一系列的技术研发、引进与转移工作,因此政府必须就该工作的开展,为创业单位提供技术通道,满足新单位的技术运用基础,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也能解决部分地区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二)加强创业教育

和许多西方国家比较而言,国内的创业教育并不够系统化与专业化,因此学生未能从小接受创业意识的培养,所以国内群众的创业意识并不高,尽管目前的创业教育开始向更大范围内推广,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框架结构,许多创业学的知识只存在于MBA 教育工作中,鉴于此,国家应该致力于促进创业教学工作的体系化发展,使其成为大学或初高中教育的必修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增强年轻群体的创业意识和专业才能。

(三)注重创业文化建设

做好文化建设,能打造更良好的创业环境,不只是要从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等领域入手,还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基础,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链条。徽商、晋商文化的发展就是利用当地的文化的重要案例。在新的时代,必须保持先进的概念,打造企业友好型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的探讨,意义重大。在探讨中,需要明确创业环境的界定、构成要素、维度划分等等问题,并且在总结创业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业环境的改善建议,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加强创业教育,注重创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蔡莉,崔启国,史琳. 创业环境研究框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7(1):50- 56

[2]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 经济界,2011(3):29- 34

[3] Austin J. Skillern JW.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same, different,or both[J]. ET&P;, 2010:1- 22.118

猜你喜欢

创业环境改善建议相关研究
基于Web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相关研究
大学生创业中的高校协同作用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新时期强化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思考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