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8-06冉映琳

关键词:差值人性化例数

冉映琳

(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贵州 瓮安 550400)

在老龄化的社会下,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在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综合性疾病,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会使蛋白质、脂肪等随之出现异常[1]。糖尿病它是一种终身的疾病,病程长,病情不容易控制,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疾病,仅仅做好治疗工作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工作。本次对60例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影响效果,将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例数为30例,对照组,例数为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1到81岁,平均年龄为(67.12±11.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0到83岁,平均年龄为(66.02±10.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签署许可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指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常人性化护理服务,其主要步骤如下:一是人性化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长时间的治疗,而且对该疾病也缺乏一定认识和理解,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恐惧负面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疏导,多鼓励、激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二是人性化关怀。护理人员要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要用始真诚、温和的态度进行讲解,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要进行及时的解答。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注意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2]。三是人性化环境护理: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非常安静的病房环境,保证住院环境的舒适、安静、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护理人员可以在病房中设置天气提醒,提醒天气的变化,防止患者出现感冒。另外,还可以在病房中放置时钟[3]。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四是人性化饮食护理。要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在饮食过程中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一定要告知患者忌烟酒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清淡、营养、低盐、低糖、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事物,并合理控制患者每天的饮水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其中包括:空腹血糖差值,餐后2 h血糖差值。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情况,其中包括:焦虑评分差值、抑郁评分差值,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为非常满意,25~40分为一般满意,小于25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检验;实验样本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值和抑郁评分差值分别为,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分组 n 空腹血糖差值(mmol/L) 餐后2 h血糖差值(mmol/L)观察组 30 1.71±0.78 2.28±1.05对照组 30 2.61±0.84 3.94±1.59 t 4.300 4.772 P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s)

分组 n 焦虑评分差值 抑郁评分差值观察组 30 30.16±3.87 31.16±3.84对照组 30 51.21±3.79 52.12±3.72 t 21.285 21.473 P P<0.05 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是96.6%,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是6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在共同作用下而引发的综合性疾病,由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会使蛋白质、脂肪等随之出现异常,所导致的内分泌疾病。这种病症会引起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缺乏一定的认知程度,在加上疾病的因素,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治疗[4]。经过研究,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其效果非常显著。该护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优化患者的治疗、康复环境,使患者的身心可以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医患的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在患者享受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控制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差值人性化例数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日照计和暗筒式日照计资料对比分析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关注